丁家杰, 談定生,2, 王俊杰, 陳哲, 李啟文, 楊健,2, 丁偉中,2
1.上海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444;2.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制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444
鋅鐵的濕法分離在濕法煉鋅[1-2]、鋼鐵冶金含鋅塵泥的資源化利用[3-4]、鍍鋅行業(yè)廢液治理[5-6]等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分離方法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還能提高金屬資源的利用率并解決廢渣廢液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溶液中的鋅鐵分離主要有化學沉淀法[7]、離子交換法[8-9]和溶劑萃取法[10-11]等。由于共沉淀的存在,除非多次沉淀,否則化學沉淀分離效果難以令人滿意。離子交換法分離程度較好,但受制于交換容量,該法難以滿足工業(yè)上處理量大、金屬含量高的需要。溶劑萃取法由于具有金屬回收率高、處理能力大、分離效果好、設備簡單和易于自動化操作等優(yōu)點,最具工業(yè)應用前景。
Mansur等[12]比較了TBP、Cyanex301和Cyanex302三種萃取劑對鋅的萃取能力,發(fā)現(xiàn)TBP和Cyanex301的萃取分離效果較好,但是TBP萃取時會將一定量的水帶入有機相,Cyanex301在溶液中存在Fe3+時不穩(wěn)定。Long等[13]以P204為萃取劑研究了從硫酸鋅溶液中萃取鋅,對比了P204皂化前后的萃取能力,發(fā)現(xiàn)皂化前鋅的萃取率僅為37.88%,皂化后萃取率達到75%,用2mol/L硫酸可將88.60%的鋅反萃出來,但是鐵的反萃率僅為1.76%,鐵留在有機相中,會降低有機相的負載能力,不利于萃取劑的循環(huán)使用。Marszalkowska等[14]比較了四種季膦鹽離子液體在鹽酸介質中萃取分離鋅和鐵的性能,結果發(fā)現(xiàn)Cyphos IL 101和Cyphos IL 104較Cyphos IL 109和Cyphos IL 111有好的分離效果。但是目前離子液體價格昂貴,并不適宜工業(yè)應用。
N263屬于季銨鹽類萃取劑,主要應用于釩的萃取[15-16]和鎢與鉬的分離[17]等方面。本文以熱鍍鋅工業(yè)產生的酸洗廢液處理為研究背景,采用N263從鹽酸體系中選擇性萃取鋅和鐵,探究最佳的萃取分離條件。分析了N263萃取鋅和鐵的機理,并通過研究溫度對萃取反應的影響,計算鋅鐵萃取反應的熱力學函數(shù),以期為熱鍍鋅酸洗廢液萃取法處置工藝的應用提供參考。
試驗料液:根據(jù)某熱鍍鋅廠排出廢液的組成配制模擬液,其大致組成為Zn2+10 g/L,F(xiàn)e2+50 g/L,F(xiàn)e3+5 g/L,HCl濃度(質量濃度,下同)為2%。
主要試劑:萃取劑N263購自廈門先端科技有限公司,純度為99%;稀釋劑260#溶劑油購自上海萊雅仕化工有限公司;改性劑正己醇、鹽酸、氯化鋅、氯化亞鐵和氯化鐵等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主要儀器:MYP11-2A磁力攪拌器(上海梅穎浦儀器儀表制造有限公司),氣浴恒溫振蕩器(常州澳華儀器有限公司),YP1002N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級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上海浦東榮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將含有萃取劑N263的有機相和含鋅鐵離子的水相按一定體積比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并置于氣浴恒溫振蕩器,振蕩混合一定時間后,靜置至兩相分層,取下層水相分析,測定其中Zn2+、Fe2+、Fe3+離子的濃度。用差減法求出兩相中相應離子濃度,根據(jù)式(1)~(3)計算Zn2+、Fe2+、Fe3+的分配比(D)、萃取率(E)和分離系數(shù)(βa/b)。
(1)
(2)
(3)
式中:
CO——負載有機相金屬離子濃度,g/L;
CR——萃余液中金屬離子濃度,g/L;
VA——水相體積,mL;
VO——有機相體積,mL;
βa/b——a、b離子間的分離系數(shù)。
水相中Fe2+采用重鉻酸鉀滴定法測定,F(xiàn)e3+、Zn2+通過控制溶液的pH采用EDTA絡合滴定法連續(xù)測定[18]。
本試驗使用的萃取劑為常用的季銨鹽類萃取劑N263(R3CH3NCl),N263屬于強堿性萃取劑,其自身含有R3CH3N+,能夠直接與金屬絡合陰離子結合形成疏水性萃合物[19]。在氯化物體系中,Zn2+、Fe3+可以和Cl-形成絡陰離子,而Fe2+很難和Cl-絡合,仍以陽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20]。并且對于不同金屬離子,萃取反應平衡常數(shù)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進入到有機相中。因此,在氯化物體系中可控制適當條件進行鋅鐵離子的分離。萃取反應方程式如下:
(4)
(5)
式中,Mn+為Zn2+或Fe3+,且n 2.1.1 振蕩時間的確定 在室溫,料液中Zn2+、Fe2+、Fe3+濃度分別為9.51 g/L、50.29 g/L和4.35 g/L,HCl濃度為2%,有機相組成為20%N263+20%正己醇+60%260#溶劑油,相比(O/A)為11的條件下,考察了振蕩時間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振蕩時間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mixing time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由圖1可知,Zn2+、Fe3+萃取反應進行得很快,F(xiàn)e2+基本不萃取,2 min后,Zn2+、Fe3+的萃取率基本保持不變,表明Zn2+、Fe3+的萃取已經達到平衡,繼續(xù)增加振蕩時間對萃取率基本沒有影響,為確保N263萃取鋅、鐵離子的反應充分并達到平衡,振蕩時間確定為5 min。 2.1.2 N263濃度的影響 在室溫,料液中Zn2+、Fe2+、Fe3+濃度分別為9.51 g/L、50.29 g/L和4.35 g/L,HCl濃度為2%,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的條件下,考察了萃取劑濃度對鋅鐵萃取率和分離系數(shù)的影響,結果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萃取劑濃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N263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由圖2可知,隨著N263濃度的增大,Zn2+、Fe3+的萃取率逐漸增大,F(xiàn)e2+的萃取率基本保持不變。隨著萃取劑濃度增加,Zn2+、Fe3+的萃取率逐漸上升,因此,N263濃度的增大有利于金屬離子進入有機相。但試驗中發(fā)現(xiàn),N263在有機相中的比例越高,有機相的黏度越大,從而增加分相的難度。 圖3 N263濃度對鋅鐵分離系數(shù)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N263 concentration on separation coefficient of zinc over iron 2.1.3 正己醇濃度的影響 在料液中Zn2+、Fe2+、Fe3+濃度分別為9.65 g/L、50.23 g/L和4.33 g/L,HCl濃度為2%,有機相組成為20%N263+正己醇+260#溶劑油,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以及室溫條件下考察了改性劑正己醇濃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濃度正己醇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n-Hexanol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260#溶劑油作為稀釋劑可以改善分相性能,但萃取劑或萃合物和稀釋劑不匹配時,會降低它們在稀釋劑中的溶解度,通過加入極性改善劑可以提高N263在260#溶劑油中的溶解性能,并且有助于消除萃取時產生的三相[23]。從表1中可看出,加入正己醇濃度較低時,萃取后生成三相,這是因為反應生成的萃合物極性較大,在極性很小的260#溶劑油中溶解度較小,所以析出產生第三相。當正己醇濃度大于10%后,三相消失,兩相清澈透亮,而正己醇與N263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了N263的萃取性能[24],導致Zn2+、Fe3+的萃取率逐漸降低。根據(jù)萃取后的分相情況以及萃取效果,確定正己醇的濃度為20%。 2.1.4 相比的影響 在有機相組成20%N263+20%正己醇+60%260# 溶劑油,料液中Zn2+、Fe2+和Fe3+濃度分別為9.59 g/L、50.47 g/L和4.09 g/L,HCl濃度為2%,振蕩時間5 min,室溫條件下,考察了相比對鋅鐵萃取率和分離系數(shù)的影響,結果分別見圖4和圖5。 圖4 相比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phase ratio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圖5 相比(O/A)對鋅鐵分離系數(shù)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phase ratio(O/A) on separation coefficient of zinc over iron 從圖4可以看出,Zn2+、Fe3+的萃取率隨著相比的增大而逐漸升高,這是由于萃取等體積水相時,有機相的體積增大,則其中N263的量增多,有利于萃取反應的正向進行。當相比O/A=11時,Zn2+的萃取率為90.93%,繼續(xù)增大相比對其萃取率的增加幾乎沒影響,而Fe3+的萃取率在相比大于1.251后基本保持不變。圖5中,隨著相比的增大,βZn2+/Fe2+呈增大趨勢,在相比大于11后,βZn2+/Fe2+增大得不明顯,而βZn2+/Fe2+在相比為11時達到最大。因此,為獲得較高的Zn2+的萃取率,盡量少萃取Fe3+,以提高鋅和鐵的分離系數(shù),萃取相比確定為11較為合適。 2.1.5 HCl濃度的影響 在有機相組成為20%N263+20%正己醇+60%260#溶劑油,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和室溫條件下,考察了溶液中HCl濃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結果見圖6。 圖6 HCl濃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HCl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由圖6可知,隨著HCl濃度的增大,Zn2+的萃取率基本保持不變,F(xiàn)e3+的萃取率逐漸升高。HCl濃度較低時,部分Fe3+由于水解作用以Fe(OH)2+和Fe(OH)2+的形式存在[25],而N263萃取是與金屬絡陰離子結合,故此時Fe3+的萃取率較低;隨著HCl濃度逐漸增大,溶液pH降低,更多的Fe3+與Cl-結合形成FeCl4-,使得Fe3+萃取率逐漸升高。因此,溶液中適宜的HCl濃度范圍為0.365%~2%。 2.1.6 串級模擬試驗 為達到滿意的萃取分離效果,工業(yè)上一般需進行多級逆流萃取,本文采用實驗室常用的分液漏斗模擬法進行多級逆流萃取試驗。 多級逆流萃取的理論級數(shù)可由公式法計算得出,由克雷姆塞方程可得逆流萃取理論級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26]: (6) 式中: n——多級逆流萃取的理論級數(shù); EA——易萃組分A的萃取因數(shù); qAn——經過n級逆流萃取后萃余液中易萃組分A的萃余分數(shù)。 其中,EA與易萃組分A的分配比DA和相比R存在如下關系: EA=DA×R (7) 料液中Zn2+濃度約為10 g/L,經n級逆流萃取后,萃余液中Zn2+濃度須小于0.5 g/L,根據(jù)單級萃取試驗結果,取Zn2+的分配比為10,相比為1,由式(6)和式(7)可計算得出n=1.26,取整數(shù)為2級。 在有機相組成為20%N263+20%正己醇+60%260#溶劑油,料液中Zn2+、Fe2+和Fe3+的濃度分別為9.61 g/L、49.70 g/L和4.26 g/L,HCl濃度為2%,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室溫25 ℃的條件下用分液漏斗模擬2級逆流萃取。當萃取達到平衡時,萃余液中Zn2+濃度低至0.36 g/L,Zn2+占金屬離子的含量從料液中的15.06%降至萃余液中的0.72%。 2.1.7 反萃試驗 在完整的萃取工藝中,為使金屬離子得到利用及萃取劑重復使用,反萃取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因為只有很少量的Fe2+進入了有機相,故在反萃試驗中只考慮Zn2+和Fe3+的反萃效果。在室溫25 ℃,負載有機相中Zn2+、Fe3+的濃度分別為8.04 g/L、2.81 g/L,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的條件下,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反萃劑的反萃效果Table 2 Stripping effect of different reagents 由表2可知,NH3·H2O和NaOH與Fe3+易生成氫氧化物沉淀,使得水相呈紅褐色。用草酸反萃時,易生成草酸鋅沉淀,阻礙反萃過程的正常進行。水、稀鹽酸和稀硫酸均能將Zn2+和Fe3+反萃出來,且Fe3+的反萃率始終高于Zn2+,其中0.5 mol/L的H2SO4反萃效果最佳。考慮到為避免反萃時出現(xiàn)金屬離子的水解,以0.5 mol/L的H2SO4作為反萃劑為宜。 2.2.1 N263萃取金屬離子的反應方程 為了闡明N263萃取Zn2+、Fe2+和Fe3+的機理,在25 ℃,有機相組成為20%N263+10%正己醇+70%260#溶劑油,HCl濃度為2%,相比O/A=11,振蕩時間為5分鐘的條件下,采用系列濃度法分別測定了N263對單一Zn2+、Fe2+和Fe3+溶液的萃取飽和容量,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金屬離子的萃取平衡等溫線Fig. 7 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 of metal ions 由圖7可知,隨著水相中Zn2+、Fe3+濃度增大,有機相中Zn2+、Fe3+濃度也隨之增加,后續(xù)逐漸平緩,最終有機相中金屬離子濃度基本不升高,表明N263萃取Zn2+、Fe3+達到飽和,而Fe2+在有機相中的濃度隨水相中Fe2+濃度增加變化很小。由圖可知,20%的N263萃取Zn2+、Fe3+、Fe2+的飽和容量分別為15.49 g/L、19.55 g/L和0.99 g/L。因此,Zn2+與N263的摩爾比為1.75,接近于2;Fe3+與N263的摩爾比為1.19,接近于1。 在氯化物體系中,當Cl-濃度較高時,Zn2+主要以ZnCl42-存在,F(xiàn)e3+主要以FeCl4-存在,F(xiàn)e2+主要以FeCl+形式存在[27],根據(jù)萃取反應機理,F(xiàn)e2+不參與反應。所以萃取反應方程式為: ZnCl42-+2R3CH3N(O)+=(R3CH3N)2·(ZnCl4)(O) (8) FeCl4-+R3CH3N(O)+=(R3CH3N)·(FeCl4)(O) (9) 2.2.2 N263萃取鋅、鐵離子的熱力學 為了探究溫度對N263萃取鋅、鐵離子的影響,分別配制了單一的Zn2+、Fe2+和Fe3+溶液,濃度分別為9.71 g/L、70.71 g/L和9.82 g/L,HCl濃度為2%,在有機相組成為20%N263+10%正己醇+70%260#溶劑油,相比O/A=11,振蕩時間為5 min的條件下,考察了溫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溫度對鋅鐵萃取率的影響Fig. 8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根據(jù)萃取反應熱力學,溫度、分配比和熱焓之間的關系為[28]: (10) 通過不同溫度下各金屬離子的分配比D,由公式(10)可知,以lgD對T-1作圖得到圖9。各擬合曲線所對應方程及相關參數(shù)見表3。 圖9 lgD與T-1的關系Fig. 9 The relationbetweenlgD and T-1 擬合曲線所對應方程及相關參數(shù)見表3。 表3 萃取時的lgD和T-1之間的擬合直線方程Table 3 The equation of fitting line between lgD and T-1 由公式(10)和表3方程計算得出,N263萃取Zn2+和Fe3+的熱焓分別為-2.36 kJ/mol和32.34 kJ/mol,表明N263萃取Zn2+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不利于反應的進行;Fe3+的萃取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有利于反應的進行。因此,為提高Zn2+的萃取率,并使Zn2+與Fe3+之間更好地分離,萃取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為宜。 根據(jù)熱力學原理,萃取反應自由能ΔG0與溫度、平衡常數(shù)Kex的關系為: ΔG0=-RTlnKex (11) 結合前述萃取反應式(8)和式(9),Kex可表示為: (12) (13) 根據(jù)分配比D的定義: (14) (15) 將式(14)和式(15)分別帶入式(12)和式(13),則有: (16) (17) 根據(jù)本試驗結果,由式(16)、(17)可計算出在298.15 K時,N263萃取Zn2+、Fe3+的表觀平衡常數(shù)Kex,再代入式(11)可計算出ΔG0。 根據(jù)熱力學基本方程,萃取熵變ΔS0與ΔG0、ΔH0和溫度T的關系式為: (18) 由此得到N263萃取Zn2+、Fe3+的相關熱力學數(shù)值,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N263萃取鋅鐵的熱力學數(shù)值Table 4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of N263 extraction of zinc and iron 由表4可知,當溫度為298.15 K時,兩金屬離子萃取反應的ΔG0均為負值,說明在此條件下,Zn2+和Fe3+的萃取均可自發(fā)進行。 (1)采用N263在氯化物體系中萃取分離鋅和鐵時,在室溫25 ℃,有機相組成為20%N263+20%正己醇+60%260#溶劑油,相比O/A=11,振蕩時間5 min的條件下,采用2級逆流萃取,水相中Zn2+濃度從9.61 g/L降至0.36 g/L,Zn2+占金屬離子的百分含量從料液中的15.06%降至萃余液中的0.72%,鋅鐵分離效果較好。以0.5 mol/L的H2SO4作為反萃劑有較好的反萃效果,Zn2+的反萃率為41.86%,F(xiàn)e3+反萃率超過97%。 (2)N263與Zn2+和Fe3+萃取反應的摩爾比分別為21和11。N263萃取Zn2+為熱效應較小的放熱反應,萃取Fe3+為熱效應較大的吸熱反應,低溫下有利于鋅和鐵的分離。在室溫下,Zn2+和Fe3+的萃取均可自發(fā)進行。2 試驗結果和討論
2.1 鋅鐵萃取影響因素
2.2 萃取熱力學研究
3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