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挺
(博白縣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廣西 玉林 537600)
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內科常見急癥,以劇烈腹痛、嘔血為典型表現(xiàn),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占比較高,目前臨床治療以藥物干預為主。血凝酶可用于需減少流血或者止血的各種醫(yī)療情況,但易引發(fā)過敏反應,甚至出現(xiàn)不可逆性視覺損傷,單獨應用效果不佳;奧美拉唑鈉具有很強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兩者是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治療藥物,但對于部分患者其止血效果與改善胃腸功能效果并不理想[1]。奧曲肽為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長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可選擇性地減少循環(huán)血流量和壓力,抑制血管擴張,常用于食管靜脈出血、潰瘍出血等治療,已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討奧曲肽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腸激素及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博白縣人民醫(yī)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8例;年齡60~82歲,平均(68.38±5.02)歲;病程1~5年,平均(2.21±0.48)年;潰瘍面積45~78 mm2,平均(59.04±6.34) mm2。研究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齡60~83歲,平均(67.91±4.72)歲;病程1~5年,平均(2.23±0.53)年;潰瘍面積46~77 mm2,平均(60.19±5.93) m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經胃鏡檢查確診者;近3個月未服用過抑制胃酸分泌藥物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消化系統(tǒng)其他類型病變者;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惡性疾病者等。本研究已經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0,規(guī)格:2 U)聯(lián)合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海南靈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389,規(guī)格:40 mg)治療,將2 U血凝酶于10 mL氯化鈉注射液(0.9%)中溶解后進行靜脈推注,1次/d;奧美拉唑鈉單次40 mg,混入100 mL氯化鈉注射液(0.9%)中靜滴,1次/12 h,連續(xù)給藥6次。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浙江震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343,規(guī)格:1 mL∶0.1 mg)干預,劑量0.3 mg,混入500 mL溶度為5%葡萄糖中,微量泵持續(xù)注入,以 25 μg/h維持12 h,1次/d,治療5 d。出血有效控制后,可少量進食清淡流食,視臨床治療情況逐步增加每日進食量。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治療后止血效果進行評估,即時止血:給藥24 h內活動性出血控制,嘔血消失;有效止血:給藥24~72 h活動性出血控制,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無效止血:給藥72 h后仍有活動性出血現(xiàn)象存在,癥狀未見消失,同時對給藥72 h后再出血情況進行統(tǒng)計。②治療前后胃泌素、胃動素水平比較,在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胃泌素、胃動素水平。③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血液采集方法同②,常規(guī)抗凝后,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用自動血凝檢測儀檢測PT、APTT、TT水平。④治療后生活質量比較,用15項恢復質量量表(QoR-15)[4]評定,共A、B兩卷,A卷100分,B卷50分,總分15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止血效果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即時止血率高于對照組,有效止血率、72 h后再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止血效果比較[例(%)]
2.2 胃泌素、胃動素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比較(±s, pg/mL)
表2 兩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比較(±s, pg/mL)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
組別 例數(shù)胃泌素 胃動素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7 143.20±15.04 106.71±11.27*445.71±29.47 387.94±21.46*研究組 57 140.28±14.82 87.46±7.12*449.72±31.20 336.79±19.32*t值 1.044 10.902 0.705 13.37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凝血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PT、TT、APTT均短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s)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T:凝血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組別 例數(shù) TT PT APTT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7 19.71±1.49 15.48±1.29* 14.01±1.31 11.02±0.84* 32.17±1.96 27.19±1.27*研究組 57 19.38±1.54 12.21±1.19* 13.84±1.29 9.38±0.45* 31.94±1.94 22.74±0.94*t值 1.163 14.067 0.698 12.993 0.630 21.26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QoR-15量表評分 治療后兩組患者QoR-15量表A、B卷評分及總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QoR-15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表4 兩組患者QoR-15量表評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QoR-15:15項恢復質量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A卷 B卷 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7 67.19±5.61 77.15±5.18* 25.10±2.31 34.27±2.73* 92.29±3.96 111.42±3.96*研究組 57 66.58±5.34 84.29±4.20* 24.83±2.39 39.52±2.10* 91.41±3.87 123.81±3.15*t值 0.595 8.083 0.613 11.508 1.200 18.4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胃黏膜受胃蛋白酶、胃酸持續(xù)性侵襲為主要病理特點,其多見于老年患者,且病情進展迅速。奧美拉唑鈉具有較好的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血凝酶能促活動性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發(fā)揮止血效果,但部分重癥患者易出現(xiàn)視力損傷,效果欠佳。
奧曲肽具有多種生理活性,能夠抑制生長激素、促進甲狀腺激素、胃酸、胰島素的分泌,同時奧曲肽是人工合成類化合物,其效果與機體內源性生長抑素相近,能夠有效調控胃酸分泌,從而改善患者消化道功能,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其還可降低側支循環(huán)與門靜脈壓力,降低內臟血流,提升止血效果[5-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即時止血率與有效止血率高于對照組,有效止血率、72 h后再出血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末次隨訪時研究組患者QoR-15量表分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奧曲肽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PT主要反映身體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其時間延長,機體易發(fā)生出血現(xiàn)象;TT是指血漿中加入標準凝血酶后,血液凝固時間,其時間越長,出血越嚴重;消化道潰瘍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PT、TT、APTT時間延長,導致凝血功能發(fā)生異常,出血嚴重。奧曲肽能直接收縮內臟血管平滑肌,阻斷內臟血管擴張,減少門脈血管血液回流,同時具有促進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通過激活凝血因子,從而改善凝血功能[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PT、TT、APTT與對照組比均縮短,提示奧曲肽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有顯著改善作用。
綜上,奧曲肽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顯著,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與凝血功能,有利于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