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霜
孩子的童年多半是在學校度過的,小學班主任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是孩子的朋友,更是孩子未來的引路人。
做學生的知心人
每當班里最調皮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矛盾時,教師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多半又是那個調皮的孩子的錯”。其實,教師這樣想的時候,就已經犯錯了,因為此時教師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調皮學生的。
去年我剛帶這個班不久,就發(fā)生了一件讓我感慨頗深的事情:小A是班里的刺頭,他經常上課下座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還給別人起綽號,我對他頭疼不已。有一天放學后,小B的家長非常生氣地給我打電話,說小A把小B推到了廁所的小便池里,弄得小B一身尿騷味。我聽到后,頓時火冒三丈,但還是強壓住心中的怒火,耐心地問了小A很多次,小A開始一直說這件事不是他做的,后來問他問得多了,他就承認是他推的,但是我隱隱約約覺得哪里不對勁。第二天早上,我找來當時的旁觀者問清了事情經過。原來是小B上廁所時,自己不小心把腳崴了,沒站穩(wěn),掉進小便池里了,一旁的小A笑話他,他覺得自尊心受損,就告訴家長是小A把他推下去的。對于這件事,其實最開始我是偏向小B的,因為小B平時很文靜,學習成績也很突出,我主觀認為他不會撒謊,而調皮搗蛋的小A當然是撒謊的那一個。幸好我當時沒有武斷地批評小A,不然小A肯定會覺得老師冤枉了他。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任何時候都要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學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做一個“懶”教師
做一個“懶”教師,不是真的“躺平”,而是更相信孩子的自主能力,給他們更多機會去自由探索。
比如換座位這件事,我在制訂了換位規(guī)則之后,就放手交給學生。班級換座位的規(guī)則如下:每周換一次,一組換到二組,二組換到三組,然后每個人向前調動兩排,再左右交換位置。這個規(guī)則開始實施起來有點困難,但換了幾次后,孩子們對規(guī)則越來越熟悉,自己就可以換好座位了,不需要我去一一指點。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扮演旁觀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授他們學習方法,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學、去干,在實踐中成長。
做快樂的“孩子王”
別人常常開玩笑:每個班的孩子最像他們的班主任。如果你是嚴謹?shù)陌嘀魅?,那么班上的孩子也會是嚴謹?shù)?如果你是勤奮的班主任,那么班上的孩子也會是勤奮的;而我是一個將笑容常常掛在臉上的人,那么我的學生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名好教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不管工作多辛苦,但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我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一個幸??鞓返娜耍晕乙鲆粋€快樂的“孩子王”,帶著他們快樂成長。
為了讓學生快樂成長,我有時也會帶他們“離經叛道”:午休睡不著的時候,我會帶他們去操場上玩丟手絹兒、“老狼老狼幾點鐘”等小游戲。另外,我還會為他們記錄成長的點點滴滴,和他們一起拍攝搞怪照片和視頻。
童年很短暫,愿孩子們都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教師就是他們幸福童年的引路人,陪伴他們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