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
【摘 要】 勞動素養(yǎng)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勞動價值觀,二是勞動知識,三是勞動能力。在進行勞動評價方面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切入,對于實踐研究科學合理的勞動評價體系,促進高中生勞動素養(yǎng)提高,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高中生教育;勞動評價;勞動教育
勞動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都與勞動相關。新時代的高中生教育中,勞動教育也成為教師需要重點探索的內容。高中勞動教育包含多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缺少。本文就高中勞動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探索,提出了從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勞動結果三個維度進行評價的策略,希望可以為高中勞動教育起到促進作用。
一、從勞動知識進行評價
勞動知識包含多個方面,主要是對勞動的價值、目的和勞動技巧進行闡述。對勞動知識的評價,雖然主要是理論的方式,但如果沒有進行勞動實踐,也很難在評價中獲得好成績。勞動知識方面,一部分是課本中的勞動理論,比如勞動法和勞動的價值意義,這部分可以背誦完成。還有一部分是勞動技巧與勞動活動的實施方面,在具體實踐時,這部分內容受現實條件的限制,在不同勞動工具,不同勞動者身上,都會有所變化。很多勞動技巧學習,必須結合實踐進行理解。學生只有實現勞動實踐與理論的融合,才能在勞動知識評價中獲得好的成績。在高中生勞動課程中,后者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延展性,考察比例是遠多于前者的。
比如考察高中生進行家務勞動時的注意事項時,沒有實踐過的學生普遍會回答注意用電安全與地面濕滑,關注點放在安全方面,有過實踐的學生會對防蟲防潮等方面有所了解。比如在考察高中生拖地勞動內容時,不同拖把使用時的發(fā)力點是不同的,適用范圍和動作也有區(qū)別。通過進行拖地實踐,學生可以學習到勞動技巧。通過對不同拖地工具的運用對比,學生會記住最好用的工具類別,通過自主性探究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二、從勞動觀念進行評價
正確的勞動觀念,是正向價值觀的體現。在從勞動觀念進行評價時,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學生對待勞動的態(tài)度是積極還是消極。對待勞動的不同態(tài)度,體現了學生內心對于勞動是接納還是排斥,勞動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往往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也較為積極。學生的不同勞動態(tài)度,也是對勞動教育與班級管理的反饋,有助于班主任進行自我反思,對現有教育方式進行持續(xù)探索。第二,學生對待勞動者的態(tài)度是是否尊重。學生對勞動者的尊重程度,體現的是學生的個人素質,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父母的家庭教育現狀。尊重每一位勞動者,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第三,學生對待勞動崗位的態(tài)度是否平等。這一點是許多家長都難以做到的,家長們習慣在生活中以底層勞動崗位為反例去敦促孩子好好學習,不斷暗示孩子“勞動分為高低貴賤”。無法平等看待勞動崗位的學生,也很難做到去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無法平等看待勞動崗位的學生,背后必然有家長的影響。通過對勞動觀念進行評價,班主任可以明確獲知高中生的家庭教育與個人素質情況,有助于班主任進行后續(xù)的班級管理與勞動教育。
比如在進行班級大掃除時,班上所有同學的態(tài)度都不積極,那么就需要班主任進行自我反思,對現有的勞動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在以勞動為主題的團日活動中,大多數同學在勞動中表現較為積極,那么證明現有的勞動教育方向是對的,只需要對當中存在問題的細節(jié)進行完善即可。
三、從勞動結果進行評價
勞動結果,指的是勞動最終的價值,其中包含勞動對人的影響,勞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勞動對社會的影響等。勞動的內容與情境不同,勞動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對高中生而言,目前的勞動實踐主要以家務勞動和校園勞動為主,帶來的結果就是美化環(huán)境,促進校園和諧與家庭和諧,從學生個人來講,增加了勞動體驗。如果高中生去福利院打掃衛(wèi)生,勞動內容雖然與做家務相同,但在福利院勞動對實踐研究和諧社會能起到促進作用。比如高中生在特殊防控期間,在社區(qū)當志愿者,勞動后的結果又與前兩次有區(qū)別,除了實踐研究和諧社會外,也是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行為。
勞動帶來的影響與學生進行勞動活動的實踐程度是深度關聯的。學生實踐的程度越深刻,勞動越認真,帶來的勞動結果也就越好。學生如果在勞動實踐中敷衍了事,帶來的勞動結果也就不盡如人意。上面的例子中,不管是何種勞動內容,何種勞動情境,學生都只有堅持了深度實踐,才能造成對環(huán)境與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如果學生在成為抗疫志愿者期間敷衍了事,不僅不會實踐研究和諧社會,還會給抗疫工作帶來隱患,學生雖然也參與了勞動,但帶來的結果是不及格的,這樣的勞動是沒有意義的。從勞動結果進行評價,是對學生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能力的綜合反應,是提高高中生勞動意識教育的重要參考。
結束語:
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只是高中勞動評價體系中幾個分支。在進行實際勞動評價時,還應當從全局出發(fā),實踐研究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本文內容主要是評價標準方面的論述,還應當實踐研究一套完整的評分規(guī)則,才能最終讓評價體系得以落實。
參考文獻:
[1]馬春暉.基于綜合評價的勞動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建構[J].福建教育,2021(06):16-17.
[2]艾娟. 實踐研究高校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的原則[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0-19(005).
[3]紀德奎,陳璐瑤.勞動素養(yǎng)的內涵、結構體系及培養(yǎng)路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2(0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