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要:語文科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課程之一,也是學生的必修科目,老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不應該將全部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還要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體驗到語文課程的魅力,同時還要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成長,本文將圍繞小學語文寓教于樂探索為話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寓教于樂;教育成果;情景設計
前言
寓教于樂就是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和進步,讓學生能夠少走彎路,快速接受知識的傳遞,語文文科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啟蒙的作用,能夠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快樂成長,在游戲中獲取知識,不能將寓教于樂簡單地理解為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也不要局限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而是要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學習,讓興趣可以貫穿學生學習的始終,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情境設計,樂享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老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如果學生具備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全神貫注聽講,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即使老師講解得天花亂墜,學生也會無動于衷,因此,老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首要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情境教學無疑是最直接的方式,所謂的情境教學法,就是老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
例如老師在講解“找春天”的時候,老師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要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豐富多彩,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預習,提前找到學習過程中需要的材料,同時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可以討論和互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的印象,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開發(fā)和利用,多媒體在教學中德得到了廣泛應用,老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工作,刺激學生的感官,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2游戲出新,高效課堂
所謂的寓教于樂不僅僅是需要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最重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老師在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基本上會過分看重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除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之外,老師還可以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游戲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樂趣,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例如老師在講解“開滿鮮花的小路”的時候,如果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一定會按照教材中的內(nèi)容按部就班進行講解,久而久之,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了改善這一問題,老師在講解語文課程的時候,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到活動中,使得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會理論知識,游戲教學方式一方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要求,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讓寓教于樂有更加肥沃的土壤。
3借助實踐,感悟生活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可以幫助學生表達思想感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緊密相連的,而且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基本上來源于生活,如果是善于觀察的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觀察能力將語文課程和生活實際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起來,讓語文知識更加具有生命力。
4課外實踐,獲取真知、實踐出真知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理論知識而已,還需要學生將知識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老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學場所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室內(nèi),還可以進行一定的延伸,讓學生走出教室,去社會或者大自然中進行觀察,知識的獲取也不只是書本上,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來獲取。
例如老師在講解“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植樹活動,讓學生可以體會到植樹的意義所在,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獲取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應用在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讓學生可以認為語文學習輕松愉快,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真知。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重要的科目之一,但是由于語文知識范圍較廣,且老師的教學方式相對來說比較滯后,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需要老師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可以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李孟華.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索[J].新課程·上旬,2015,(10):134-134.
[2] 楊亞芝.小學語文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的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