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燕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安徽 蕪湖 241001
在心臟疾病中,冠心病屬于常見一種。根據臨床調查顯示[1],冠心病的發(fā)生,一般均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機體中發(fā)生血管阻塞或狹窄,進而造成患者發(fā)生心肌缺氧。當患者未及時接受治療或治療效果不顯著時,疾病會持續(xù)進展,導致患者發(fā)生心絞痛,進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臨床調查指出,在患者接受治療時,為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防止患者出現病情的反復發(fā)作。本文旨在研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生活質量、不良情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間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單雙分為兩組,即對照組(n=80)與預見性組(n=80)。對照組中,女患、男患例數分別為:34、46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70.05±1.64)歲。預見性組中,女患、男患例數分別為:37、43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26±1.90)歲。兩組患者均屬于自愿加入本研究,且已簽署入組同意書。對比兩組病歷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疼痛劇烈的患者,予以適當的鎮(zhèn)痛干預,并對患者的生活、服藥進行指導。為預見性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可分為:(1)從患者的疾病誘發(fā)因素出發(fā),如:負面情緒、睡眠障礙等。護理人員從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出發(fā),告知患者相關疾病注意事項,在生活中可積極規(guī)避疾病誘發(fā)的影響因素。從根源上出發(fā),實現有效的預防。(2)從患者的心理出發(fā),心絞痛的發(fā)生,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較大影響,致使患者出現負性情緒。護理中,護士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而后從患者的個性化心理狀況出發(fā),制定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方案,有效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3)從患者的病情、疼痛等癥狀出發(fā),加強對患者的生活指導。護理中,采取科學的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
1.3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不良情緒,不良情緒為焦慮、抑郁情緒。
2.1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焦慮、抑郁情緒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預見性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且預見性組患者干預后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評分的數值水平均明顯更低(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焦慮、抑郁情緒分)
在老年人群體中,冠心病心絞痛屬于高發(fā)疾病[2]?;颊咴诎l(fā)病之后,一般會出現持續(xù)性的疼痛,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讓患者的心理承受較大的壓力。臨床上,對于此類疾病,采取適當的治療方式非常關鍵。而治療的同時,為了保證疾病治療效果,也需做好對患者的護理干預。預見性護理干預善屬于一種有效、先進的護理模式,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與效果,給予患者更專業(yè)的指導[3]。在預見性護理干預的實施過程中,可從患者的飲食、心理及疼痛等方面出發(fā),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也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知識掌握程度,在生活中規(guī)避危險因素,更好的控制疾病發(fā)展[4]。
本次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預見性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結果顯示,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患者因疾病誘發(fā)因素而發(fā)生疾病的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活、心理采取適當的調控方法,進而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并且,且預見性組患者干預后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評分的數值水平均明顯更低(P<0.05)。這一結果指出,通過預見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加強臨床護理的質量、效果,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構建出和諧醫(yī)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中,通過預見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颊叩纳钯|量、不良情緒均可得到有效改善,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