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廣會
沂源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6100
急診介入術通常用于病情比較危急患者的搶救過程中,這類患者病情均進展比較高,具有極高的臨床病死率,必須及時得到有效搶救。此時患者的心理變化比較復雜多樣,且因患者缺乏相關疾病認知,無法準確判定自身的病情嚴重程度,所以時常伴有嚴重的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刺激患者產(chǎn)生應激反正,甚至還會增加手術的難度,所以必須提供針對性心理護理[1]。本研究分析心理護理在急診介入術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實施急診介入術治療患者9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0.01±5.94)歲;受教育程度:22例初中及以下,27例高中及以上。研究組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齡37~77歲,平均年齡(59.98±5.95)歲;受教育程度:23例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颊咄鈪⑴c研究,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如加強巡視和體征監(jiān)測等方面護理。
1.2.2研究組術中心理護理 (1)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加強巡視,并詢問患者是否處于舒適的體位,并及時進行調整患者保持體位,配合治療,在為患者消毒穿刺時,盡量保護患者的隱私,盡量迅速完成消毒動作減少暴露時間;并對患者進行安慰。(2)動脈穿刺時,因患者情況、術者操作技術和患者對疼痛感知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此時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疼痛只是暫時的,并給予患者鼓勵;指導患者配合醫(yī)生的操作,并將藥物作用和反應告知患者,緩解患者的恐懼,并采取針對性措施緩解患者的不適。(3)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隨時詢問患者的情況,并進行心理疏導。
1.3觀察指標 (1)應用自評焦慮量表和自評抑郁量表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這兩個量表均由20個條目組成,每條目按1(從無或偶爾)、2(有時)、3(經(jīng)常)、4(總是如此)級進行評分,總分100,量表得分=各條目得分之和×1.25,得分越少越好,焦慮量表評分高于50分表示患有焦慮;抑郁量表評分高于53分表示患有抑郁[2]。
(2)采用醫(y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比兩組護理(包括環(huán)境、健康教育、護理態(tài)度、護理操作等)的滿意程度,滿分100,每個維度25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3]。
對照組不良情緒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1。
表1 不良情緒評分對比(分,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研究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對比(分,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患者術前均會存在擔憂、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變化,產(chǎn)生這種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手術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感、對手術潛在風險的擔憂、不了解自身的病情嚴重程度等[4]。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為患者和家屬進行適當?shù)牟∏橹v解,并將手術過程中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項詳細告知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心中疑問,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因為患者精神高度緊張和不安造成身體免疫調節(jié)能力下降,增加手術的困難。本研究表1、2結果顯示:對照組不良情緒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研究組(P<0.05),這是因為:雖然患者需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手術,但是患者的意識始終處于清醒的狀態(tài),雖然無法看到手術情況,但是時時關注和猜測手術的進展,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術中巡視,并仔細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并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
綜上所述,急診介入術中采取心理護理效果顯著,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和改善不良情緒,應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