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娜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小兒細菌型感染性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多見,是各種支原體、細菌及病毒引發(fā)的感染性疾病,對患兒的身體機能有較大影響,還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1]。在臨床診療中,明確疾病性質(zhì)及對感染的病原菌類型進行鑒別,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案。hs-CRP為急性時相蛋白,在正常機體中含量較低,但人體受到炎癥侵襲或者損傷時,其含量會迅速增加,而疾病有效控制后,其指標又恢復正常值。WBC是臨床用于判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重要指標,但單獨應用,對疾病的診斷價值不高。因此,本研究通過hs-CRP與WBC的聯(lián)合檢測,分析對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檢出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的100例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兒,均為本院2018年4月-2020年收治?;純褐?,男59例,女41例,年齡0.5~51歲,平均(4.8±0.6)歲。包括肺炎、腸炎、腦膜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各30例、30例、28例和12例。納入標準:患兒經(jīng)影像學手段及實驗室檢查確診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傳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嚴重機體病變者?;純耗挲g、性別等資料,具有同質(zhì)性(P>0.05)。
1.2方法
1.2.1檢查方法
患兒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2ml,將血液樣本常規(guī)抗凝,并搖勻后冷藏。使用全自動細胞分析儀進行血液標本的檢驗,重點檢測WBC;并采用全自動特定蛋白儀,檢測hs-CRP指標值。
1.2.2診療標準
WBC檢出值高于12.0×109/L判定為陽性;hs-CRP檢出值高于3mg/L為陽性。
1.3觀察指標
1.3.1評估兩種指標檢測結(jié)果的陽性率。
1.3.2評估兩種指標檢測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數(shù)據(jù)。以n(%)為計數(shù)方式,以χ2檢驗。P<0.05,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兩種指標檢測結(jié)果的陽性率評估 兩種指標診斷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陽性率分別為WBC 80.0%,hs-CRP 81.0%,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94.0%,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單獨檢測(P<0.05)。見表1。
表1 兩種指標檢測結(jié)果的陽性率評估[n(%)]
2.2兩種指標檢測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對比 與單獨WBC 及hs-CRP檢測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相比,WBC +hs-CRP聯(lián)合檢測指標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種指標檢測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對比[n(%)]
小兒感染性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多發(fā),而根據(jù)患兒的臨床體征及癥狀進行經(jīng)驗用藥,往往由于不能準確的區(qū)分病毒感染或者細菌感染而影響用藥效果。不能確定細菌感染性質(zhì),還會導致抗生素濫用情況的發(fā)生,產(chǎn)生臨床耐藥性,因此,需要通過精準的指標,鑒別小兒感染的類型。
根據(jù)臨床研究證實,炎癥指標的表達可明確細菌感染性質(zhì),其中,白細胞檢查是臨床常用的判斷細菌感染的重要指標,通過WBC指標異常升高情況,可以為臨床細菌性感染疾病的診療提供充足的證據(jù)[2]。但從單獨一項指標的分析結(jié)果看,不能確診細菌感染。hs-CRP為急性時相蛋白,是機體損傷、炎癥刺激后在人體中水平上升較快的指標之一,在微生物病菌入侵人體后,hs-CRP指標會急劇升高,發(fā)揮對細菌的清除作用。因此,一般細菌感染性疾病患兒在感染后的數(shù)小時內(nèi),hs-CRP即可上升超過正常值范圍。且其敏感性非常高,對細菌性感染的反應比較強烈,而對病毒感染的反應不明顯[3]。因此,采用WBC及hs-CRP指標的聯(lián)合檢測結(jié)果,可對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進行有效檢出,并與其他感染類型相鑒別,提升疾病的陽性檢出率。
本次研究中,兩種指標診斷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陽性率分別為WBC 80.0%,hs-CRP 81.0%,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94.0%,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單獨檢測(P<0.05)。與單獨WBC 及hs-CRP檢測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相比,WBC +hs-CRP聯(lián)合檢測指標更高(P<0.05)。說明單獨憑借一項生化指標的變化,并不能有效檢出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但通過WBC 及hs-CRP均出現(xiàn)異常情況的判斷,則可提升對疾病的確診率。
綜上,WBC +hs-CRP檢測應用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