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武安市中醫(yī)院,河北 武安 056300
痤瘡是一種慢性炎性病變,在皮膚病中發(fā)病率較高,常見于青少年人群,主要與感染細菌或患者自身皮脂過量分泌有關,人們俗稱青春痘,嚴重影響著青少年外貌。對于痤瘡患者西醫(yī)多以藥物祛痘或激光祛痘治療,但對癥藥物干預起效較慢,長期服用可導致內分泌失衡,而激光祛痘僅作用于皮膚表面,難以去除皮膚基底層病灶,復發(fā)率較高[1]。中醫(yī)理論中,認為痤瘡與內生濕熱,熱毒積于肺胃腸等器官有關,此外,還與患者飲食不節(jié)、嗜辛辣肥厚有關,熱積于肺胃,加之外感風邪,毒素循經(jīng)上熏,累及肌膚,可引發(fā)本病。因此,中醫(yī)對于痤瘡患者,多取祛濕健脾、瀉胃清肺方治療。本文以68例痤瘡患者為例,分析健脾消痤湯與草本祛痘面膜療效,報告如下。
1.1資料 2019年8月-2020年8月間,68例痤瘡患者為樣本,隨機分組。觀察組,13例男,21例女,年齡12~33歲,均值(17.89±1.25)歲;對照組,12例男、22例女,年齡13~34歲,均值(17.91±1.26)歲。選入痤瘡患者發(fā)病均超過3月,均自愿參與,且入院前7d未采取藥物干預,剔除藥物引發(fā)痤瘡者、化學物質引發(fā)痤瘡者、伴有繼發(fā)性或壞死性痤瘡者、伴有臟器病變者。對比患者年齡、痤瘡數(shù)量及病變程度,P>0.05。
1.2中醫(yī)診斷標準 主證:伴粉刺、丘疹、膿包,可見皮疹過量分泌;次癥:口干、食少、便秘、尿黃、心煩、多夢。舌脈征象: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外敷草本祛痘面膜(廣州化妝品有限公司),將60g草本面膜粉置入純凈水內外敷,每日1次,每次貼敷20min。給藥28d。
觀察組聯(lián)合健脾消痤湯,藥方:白花蛇舌草30g;白茯苓、香白芷、金銀花各15g;炒冬術、夏枯草、柴胡、皂角刺、當歸、黨參各10g;甘草、陳皮、青皮各6g;穿山甲5g。嚴重瘙癢者,加地膚子、白蘚皮;女性經(jīng)前嚴重腹痛者,加赤芍、紅花;女性嚴重乳房脹痛者,加莪術、三棱、制沒藥;油脂過多者,加生山楂、土茯苓;出現(xiàn)膿頭者,加冬瓜皮、薏苡仁。上述中藥水煎后早晚服用。給藥28d。
1.4療效標準 皮損痊愈,患處局部殘存少量色素、疤痕為顯效;皮損消退,未見新病灶為有效;出現(xiàn)新皮損為無效[2]。
2.1痤瘡經(jīng)面膜與藥物干預后療效對比 草本祛痘面膜治療為對照組,療效76.47%;聯(lián)合健脾消痤湯治療為觀察組,療效97.06%,P<0.05。如表1。
表1 痤瘡患者療效分析表(n,%)
2.2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與GAGS評分對比 經(jīng)藥物干預前,組間癥候積分與GAGS評分對比,P>0.05;行草本祛痘面膜與健脾消痤湯治療,觀察組癥候積分與GAGS評分顯著改善,P<0.05。如表2。
表2 痤瘡患者中醫(yī)癥候積分與GAGS評分對比表(分,
中醫(yī)將痤瘡歸于“肺風粉刺”范疇,認為本病與人體各臟器功能異常有關,或與日常飲食不節(jié),嗜好辛辣肥甘有關,內生濕熱,影響脾胃運化,導致熱毒之邪蘊結肌膚,久病不愈,上循面部,血瘀肉腐,可引發(fā)痤瘡。因此中醫(yī)多以清火解毒、涼血消瘡法治療。本文以草本祛痘面膜與健脾消痤湯治療痤瘡,效果良好。草本祛痘面膜中,珍珠粉等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面部,可清熱涼血,促進生??;滑石粉接觸患處可滋潤肌膚,補充水分;香白芷配伍薏苡仁可祛濕燥熱、促進排膿;草麻黃配伍白蘚皮可疏通經(jīng)絡、祛除瘙癢,祛痘面膜直接作用于面部,可補充面部營養(yǎng),刺激肌膚代謝,恢復病灶局部血運,進而抑制炎癥,修復皮損[3]。健脾消痤湯方中,白花蛇舌草配伍金銀花治療,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促進膿包消退;青皮配伍柴胡,可疏通氣血、調理肝臟;穿山甲配伍夏枯草與皂角,可消腫化瘀;白芷配伍當歸,可通經(jīng)活絡、消腫活血,同時具備排膿之效;其余各味中藥合用,可健脾養(yǎng)肝,達標本兼治之效[4]。本文痤瘡患者行不同藥物干預,觀察組療效、癥候積分及GAGS評分等指標均顯著改善,與對照組相比,P<0.05。提示健脾消痤湯聯(lián)合草本祛痘面膜治療痤瘡,安全可行。
綜上所述,痤瘡患者經(jīng)健脾消痤湯與草本祛痘面膜方案治療,可縮減皮損面積,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