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霞 朱苗 宋偉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重慶 400016
絕大多數(shù)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還需要進行化療,在獲取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極易有較多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脫發(fā)等生理癥狀,其中惡心嘔吐為患者常見且不適感程度較大的不良反應。約有30%的病人會因化療的副作用而導致化療不能堅持,或者導致化療延遲進行,患者的依從性會大大降低,嚴重的不良反應極易對患者的后續(xù)治療信心和生命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1]。催眠法作為近幾年在臨床治療中引入的一種心理介入治療方法,在緩解因病帶來的不適和不良反應方面有較好的成效?;诖耍疚闹饕腿橄侔┗熕碌膼盒膰I吐展開催眠療法干預的效果分析,現(xiàn)做以下闡述。
1.1一般資料 研究區(qū)間為2019年6月-2020年6月,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抽取在我院4開展乳腺癌治療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n=20)和研究組(n=20),對照組中年齡為36~68歲,年齡均值為(52±3.69)歲;治療組中年齡為37~69歲,年齡均值為(53±3.58)歲,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經病理檢查確診,符合臨床關于乳腺癌診斷標準;均接受手術后輔助化療治療,治療后預計生存時間高于1年,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精神障礙患者。
1.2護理方法 對比組應用常規(guī)性護理,主要有一般術后的常規(guī)護理和相關化療治療護理,即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靜脈血管護理和并發(fā)癥護理方面。在化療前后過程密切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并詳細記錄。
研究組在對比組基礎上應用催眠療法干預:①準備工作: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制定心理護理干預方案)、中高級職稱醫(yī)護人員(制定催眠護理干預方案)和催眠師(制定催眠療法方案)共同協(xié)作參與。選擇化療前1天、化療結束后1天和化療結束后3天三個點作為干預時間點,為患者實施制定的催眠療法,每次持續(xù)30分鐘。進行催眠的患者人數(shù)一次隨機選取3-5人進入催眠室,并在門外張貼“治療中,請勿打攪”提示,確保周圍環(huán)境的安靜和舒適化。
②實施前期,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進行干預前的良好溝通交流,圍繞“通過催眠可達到什么目的”、“對催眠治療的看法”、“之前是否接觸過催眠治療”等展開交流和溝通,護理人員應明確的告知患者催眠的目的、感受及預期效果等,并告知相關的注意事項。實施階段,指導患者以自我舒適的狀態(tài)躺在躺椅中,播放催眠音樂,指導患者閉上眼睛以享受的狀態(tài)參與,通過漸進式方法逐步的引導患者進入放松狀態(tài)。借助心錨法引導患者在化療后產生的嘔吐感覺時,保持一次深呼吸即可進入完全放松的心錨,讓自己處于舒適化、放松化的狀態(tài)。實施后期,對患者以數(shù)字法逐步的喚醒。干預后結束后鼓勵患者開展自我的放松訓練和催眠,指導患者掌握熟練[2]。
1.3護理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依從性和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治療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嚴格遵照醫(yī)囑完成相應的治療;部分依從:部分患者遵照醫(yī)囑完成相應的治療;不依從:不配合相關治療或者自行中斷治療。即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惡心嘔吐分為0-4五個等級標準(0級:無惡心嘔吐;1級:輕微惡心嘔吐;2級:惡心嘔吐影響到日常飲食和生活;3級:惡心嘔吐頻繁發(fā)生需要治療;4級:惡心嘔吐癥狀嚴重且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趨勢),需要向醫(yī)生匯報并做相關處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處理,用率表示治療依從性和惡心嘔吐發(fā)生率,χ2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治療依從共19例,總依從率為95%;對比組治療依從共13例,總依從率為65%,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依從性(n/%)
2.2兩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對比 對比組發(fā)生惡心嘔吐18例,發(fā)生率為90%;研究組發(fā)生惡心嘔吐12例,發(fā)生率為6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惡心嘔吐發(fā)生率(n/%)
近幾年隨著心理學的深入發(fā)展,情緒對疾病預后的影響逐步被重視,在臨床中開始引導患者重視負性情緒對治療的不利影響。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比組(P<0.05),研究組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低于對比組(P<0.05),表示催眠療法的應用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催眠治療中,在護理人員的干預下,能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運用所學專業(yè)技能實現(xiàn)心靈的交流,護理人員不僅是治療者,更是溝通者,引導患者在專業(yè)化的輔導下,主動的參與和體驗,能夠更自然的表示內心想法,通過以催眠作為媒介,患者更易于接收在意識清醒狀態(tài)下難以接受的理念,從而使得非理性理念改變和消除,建立正確健康的理性觀念。另外,催眠療法治療更具備安全性,避免了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3]。
綜上,在乳腺癌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干預中為患者實施催眠療法,可改善患者的惡心嘔吐等化療的不良反應,提高了治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