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萍
摘 要:語言障礙嚴重影響了自閉癥兒童的學習與生活,利用視覺工具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語言訓練能夠有效促進其語言能力發(fā)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運用全腦思考的可視化工具,能為自閉癥兒童提供“視覺支持”。文章主要探究如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中,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自閉癥;語言表達
中圖分類號:G76;G623.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5-0049-02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屬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語言溝通障礙是其三大核心障礙之一。語言作為人類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類其他能力發(fā)展的基礎。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社會溝通水平和質(zhì)量。然而,自閉癥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表達需求,更不會主動與人交往,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其參與社會的能力。因此,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語言訓練,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其社會化,顯得尤為重要。
現(xiàn)今普遍認同自閉癥兒童在杏仁核(amygdala)、海馬體(hippocampus)與小腦等部位的腦神經(jīng)生理狀態(tài)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接受性語言存在困難的情況下,更多地傾向于選擇視覺優(yōu)先的學習方式。遵循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特點進行針對性語言訓練是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耙曈X支持”策略是當前國內(nèi)外針對自閉癥兒童語言干預廣泛采用并已經(jīng)證明有效的一種策略。它通過綜合運用圖片、符號、實物、表格、標識等視覺媒介來幫助自閉癥兒童增加詞匯數(shù)量、主動性語言表達次數(shù)、被動語言表達次數(shù)等[1]。語言是思維的外顯,思維是語言的內(nèi)隱。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能夠緊密聯(lián)系圖示和文字,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思維路徑,幫助人們理清思路、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當前,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大多數(shù)集中在中小學各學科領域,鮮少用于特殊教育及自閉癥兒童語言溝通領域。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來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通過大膽嘗試、反復實踐,認為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從以下幾個維度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語言表達訓練。
一、輔助字、詞識記,增加文字儲備
句子由一個個字、詞組成,可以說字、詞是語言“大廈”的一塊塊基石。字、詞的積累是自閉癥兒童語言表達的基礎和前提,同時,自閉癥兒童對字、詞的理解,又決定著其能否恰當?shù)剡M行表達。自閉癥兒童與同齡正常兒童相比,其詞匯增長速度、詞語理解能力相對滯后,并且提取詞義時較為困難[2]。他們對于字、詞的記憶更多的是依靠機械性地死記硬背,因此他們對語言記憶能力不強。思維導圖能夠以圖文形式將自閉癥兒童學過的字、詞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提取字詞含義,積累詞匯。
(一)歸類識字
編碼技能和意義識記技能是有效識字的關(guān)鍵,然而有研究表明,40%~75%的自閉癥兒童意義識記技能掌握明顯不足。中國漢字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只有讓漢字的外在形式和內(nèi)涵特征在兒童心理上建立對應聯(lián)系[3],才能真正讓兒童會讀、會講、會用。因此幫助自閉癥兒童掌握意義識記技能才是識字教學的突破口。思維導圖具有 “整體性”和“發(fā)散性”的特點,利用其特點進行識字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整體性”特點,緊密聯(lián)系漢字的音、形、義,能夠幫助自閉癥兒童通過漢字意義識記生字。例如,學習生字“火”,教師可以將目標生字“火”作為思維導圖“關(guān)鍵字”,將其以氣泡形式繪制于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然后,由此關(guān)鍵字向外發(fā)散出與“火”字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比如“火”字的讀音(音頻)、“火”字演變過程、結(jié)合圖片闡釋“火”的字義、詞語擴展、詞義等。
有數(shù)據(jù)表明,漢字中80%以上是形聲字。此類字由形旁和聲旁兩個部分組合而成,聲旁表音,形旁表意,且具有多種組合形式。自閉癥兒童在學習此類字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識記慢、遺忘快的情況,借助已認識的字識記與之有關(guān)聯(lián)的生字是幫助自閉癥兒童掌握形聲字的有效方法。思維導圖具有的“發(fā)散性”特點,能夠直觀、全面呈現(xiàn)自閉癥兒童思維路徑,進而幫助他們在原有認知基礎上識記更多的生字。例如,學習形聲字“清”“請”“蜻”“情”,教師可以將已學的生字“青”作為“共性”字,分析相關(guān)字的部首,由此幫助自閉癥兒童理解字義。再如,分辨同音字,教師可利用“金字塔”思維導圖,延展同音字的不同詞義。如同音字“她”“他”,用導圖呈現(xiàn)即頂端為生字讀音(ta),第二層為生字及決定生字字義的要素(男、女圖片)。
(二)積累詞匯
詞匯量積累和詞義的準確理解是評價兒童語言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正常兒童大腦內(nèi)部具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學習機制,因此他們學習、掌握、積累詞匯較容易。而自閉癥兒童受小腦機能障礙的影響,無法建立語言學習、認知機制。其缺乏中央信息處理能力,難以有效整合接收到的信息[4]。因此,他們?nèi)狈Τ橄笏季S能力,不能有效理解和記憶概念較為抽象的詞匯。借助思維導圖提取類似詞語的共同特征,能夠幫助自閉癥兒童理解抽象詞匯的語義。例如,理解抽象詞匯“情緒”,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將“情緒”與四種不同情緒表現(xiàn)“開心”“難過”“憤怒”“緊張”進行關(guān)聯(lián),將抽象詞匯“情緒”具體化。再如,學習生字,為幫助自閉癥兒童理解不同文本中生字的字義并學會運用,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整合常見詞語,以此形式不斷豐富他們的詞匯量。
二、直觀呈現(xiàn)句式,模仿表達
句子由詞、短語構(gòu)成,是能夠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最小交際單位,它在人們交往、思想傳達上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普通兒童2~3歲便能理解二至三個詞語組成的簡單句,能用字詞表達需要,4~5歲便能用較長句子完整描述日常生活經(jīng)歷或表達自身需求。而許多自閉癥兒童雖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詞匯,但在使用語言時,尚處于初級表達階段,即表達的語句一般是簡單而不完整的,例如,表達“我要喝水”,往往會用“喝”“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