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飛
摘 要:“史料”對于歷史與社會教學十分重要,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內(nèi)容之一,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史料”的知識點,能夠有效地吸引住學生的眼光,集中學生對于課堂的注意力,讓學生更直觀、更特別、更充分地掌握歷史知識點,了解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的關系等,這些對于強化歷史學科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科教學質(zhì)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史料”;運用
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史料”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是不容小覷的,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對“史料”的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了解與運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史料”的巧妙性運用,幫助學生積累歷史素材,拓展他們學習歷史知識的途徑,提升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效果。
一、在“史料”運用中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內(nèi)容的選擇必須要堅持與學科以及教材內(nèi)容保持一致性,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一,教師對于課本當中的內(nèi)容要做好科學地取舍。在初中歷史課本當中有很多的“史料”內(nèi)容,但是并非所有的“史料”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要記住的,這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做好取舍,將“史料”與教材之間的關系處理妥當,選擇最精華的內(nèi)容和部分,將不重點或者零散的內(nèi)容暫時閑置,讓學生學習和吸收最精華的部分,并利用其他的資料或者教學形式對這部分“史料”內(nèi)容和進行補充和解析,讓學生從中找到最關鍵的內(nèi)容,并將它們記憶和理解到位。在初中歷史學習當中“史料”的學習與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而在課堂上精選重要的“史料”讓學生分析和理解,精準地找到關鍵詞提取其中的精華,對于提升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說,在選擇“史料”內(nèi)容時,堅持的是抓重點、樹典型的原則,不要過于求多,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負擔,進而出現(xiàn)一些消極情緒,降低“史料”知識的學習效果。
第二,教師在選擇“史料”內(nèi)容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并且容易讀懂?!笆妨稀痹诔踔袣v史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較大,所以在“史料”的選擇上要通俗易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不但可以增加歷史知識學習的趣味性,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鉆研的欲望,這些給學生所帶來的優(yōu)勢是其他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因此,選擇學生容易讀懂的“史料”,讓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點對“史料”內(nèi)容進行辨析、鉆研和運用,可以進一步凸顯“史料”的實用性。
第三,“史料”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需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內(nèi)容,重點是加以利用,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高度關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解答,并讓學生在看“史料”時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史料”進行充分地研讀和分析等,進一步地強化與提升學生在“史料”辨析方面的能力。
二、借助社會活動強化“史料”的應用
歷史與現(xiàn)實有一定的距離,這也是歷史與社會學習起來比較難的原因,而歷史學科當中的“史料”內(nèi)容大多數(shù)也都是發(fā)生在很久遠之前的,單純地背誦、分析與理解很難取得效果。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定期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對“史料”中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進而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每一個城市的歷史博物館都很好地收集了歷史資料,也是非常好的歷史實踐活動教學基地。例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紅軍不怕遠征難”等章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組織到歷史博物館去,博物館針對這些歷史事件會有專門的展館或者主題等,學生在觀看展館內(nèi)容時會對“史料”產(chǎn)生情感上的變化,進而對“史料”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講解這部分的歷史知識,銘記歷史時刻,向這些歷史時刻致敬。再如,在歷史博物館中不同的主題活動會有物件和照片等,學生在觀看時會深深地融入當時的場景中去,感受那個時代人民的艱辛,感恩現(xiàn)代生活的不易等,借助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強化了“史料”的應用,也進一步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榮譽感。
三、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技術手段整理“史料”內(nèi)容
現(xiàn)代教育活動的實施離不開多媒體現(xiàn)代教育手段,而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方式在“史料”內(nèi)容搜集與整理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yōu)勢?!笆妨稀北旧砭哂幸欢ǖ娜の缎院蜕衩匦裕踔袑W生對此是很有興趣的,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趣味性的“史料”內(nèi)容進行整理、摘抄和錄筆記,使之形成相應的歷史信息,之后與教師一起將整理過的“史料”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參與“史料”知識整理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讓歷史與社會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史料”分辨能力等得以增強。而學生在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對“史料”進行整理和辨析的同時,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研究與探索能力,知識水平和實踐力等都得到了相應增強,最終為歷史與社會學科的學習提供助推動力。
結(jié)束語
總之,“史料”作為初中歷史學科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其在教學實踐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積累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提升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學生在學習、分析和整理“史料”的過程也是鍛煉自己思維能力以及分辨能力的過程,對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的民族責任意識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曉芳.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J].求知導刊,2019(2):83-83.
[2]鄔益斌.略談史料在歷史與社會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