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說莫日來
摘要:紅色文化具有歷史印證、文明傳承、政治教育、經(jīng)濟開發(fā)等價值功能,發(fā)掘并利用這些功能,有助于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擴大紅色文化產(chǎn)業(yè)品牌的影響力。近年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紅色文化的滲透和應用成為一個熱點,在教學、育人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紅色文化;應用價值;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298
引言
文化自信的有效落實可以讓高中學生更好地樹立起愛國情感和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自豪感,而紅色文化是構建高中學生文化自信的底蘊和動力。文化自信應當建立在紅色文化上,并對其進行傳承和發(fā)揚,這不僅有利于高中學生加深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同時對于革命文化也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同,進而產(chǎn)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豪感。
一、紅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實踐意義
紅色文化是中國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無數(shù)英勇的中華兒女為祖國的自由付出生命,在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堅持抵抗敵人,百折不屈,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從而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形成的。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在改革中勇往直前,為美好生活不斷奮斗。而在新時期,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普及,西方思潮大量涌入,對當代高中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較大沖擊,各種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使得高中思維發(fā)生轉變。很多高中對公益漠不關心,過于急功近利,以西方文化為榮,對傳統(tǒng)文化不屑一顧,這種思想存在明顯的偏差,影響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可以幫助高中正確認識歷史,從而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廣高中不忘初心,堅持使命擔當。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紅色文化的方法
(一)營造學習氛圍
高中教育開展往往更加依賴于校園氛圍,只有校園氛圍營造到位了學生才更愿意主動地投入學習當中。但是現(xiàn)階段在高中中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宣傳力度仍舊有很大欠缺,在學生的觀念中學校并不重視紅色文化教育,因此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和關注。同時紅色文化教育只停留于課堂,學生接觸的時間相對較短,加之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視不足,導致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理念傳輸不到位,課堂教學效率又有所欠缺,紅色教育無法有效影響學生的觀念和思想。介于氛圍營造對于教育的有效開展會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中紅色文化教育展開的過程中也需要強化校園內(nèi)部學習氛圍的營造。高中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活動以及完善相關的課程計劃評價機制,來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視,同時在完善體制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營造出紅色文化的學習氛圍。當校園內(nèi)部的學習氛圍營造到位時,學生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幫助,對于紅色文化的學習大有毗益。
(二)把好課堂教學主線
課堂教學主要包含內(nèi)容和技術兩個要素,即以山西紅色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運用形式多樣的技術手段將其有機融入思想政治課堂。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山西紅色文化的具體內(nèi)容,領會山西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理想、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淵源,引導新時代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山西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將教學內(nèi)容和山西紅色文化故事相結合,通過聲情并茂地講述或播放相關視頻激發(fā)學生對山西紅色文化的興趣;同時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運用多種表現(xiàn)形式去再現(xiàn)山西紅色文化中的經(jīng)典情景,加深對山西紅色文化的理解,使得高中思政課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除了利用課堂這一主渠道,還應開拓育人新陣地,把山西紅色文化融入到課程思政,形成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輔相成的“大思政”格局。
(三)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及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就是打破灌輸式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假、大、空學科的想法。在教學方式上,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需求,同時采用新型技術手段,形成多樣化的教學途徑[4]。例如,結合具體教學要求,選擇合適的紅色文化資源,采用人物訪談、專題教學、現(xiàn)場體驗等方式,在學生和紅色文化之間搭起橋梁。通過參與社會實踐調(diào)查,聽老人講革命故事,了解歷史發(fā)展脈絡,均能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此外,將紅色文化、愛國主義,融入共青團、學生會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健全教育機制
高中應全面優(yōu)化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良好的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促進廣高中對思想文化形成正確認知,鼓勵廣高中以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紅色文化、了解紅色文化、增強紅色文化教育功能。高中要充分調(diào)動校內(nèi)外紅色文化資源,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應用,形成穩(wěn)定高效的教育基地,為廣高中提供良好的實踐場所,加強其紅色文化認知;還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探究積極性,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充分發(fā)揚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此外,高中要積極協(xié)調(diào)校內(nèi)外政府民間等各種紅色文化資源,通過打造實訓基地,為廣高中提供實踐平臺,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內(nèi)涵,通過歷史講座、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對紅色文化的內(nèi)涵進行深入探究,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精神。同時,在紅色文化教育中,高中要加大紅色文化的評價權重,鼓勵廣高中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增強學習動力。
(五)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青年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總書記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狀況不僅直接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長足發(fā)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講理論、講信仰、講奮斗,使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自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紅色文化資源是高中理想信念教育素材的重要來源,對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反之,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也可提高他們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結束語
地方紅色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育人資源,把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對青年學生的教學和社會實踐的指導中,提高青年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進而轉化為激勵青年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奮斗的精神信仰,是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意義與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地方政府和高中要正視自己肩上的責任,挖掘、繼承和保護好地方紅色文化,讓地方紅色文化一代接著一代傳承、發(fā)揚、創(chuàng)新,成為青年學生奮斗的力量源泉。
參考文獻
[1]李夢嫄.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研究[D].東華理工高中,2019.
[2]韓智峰.城川紅色資源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高中,2019.
[3]余沛霖.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問題研究[D].河南高中,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