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鈞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難點部分,學生在閱讀時經(jīng)常要么無從下手,要么理解錯作者的意思。針對這種情況,本文認為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階段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與提升: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傳授學生閱讀技巧。希望通過本文理論的研究,可以給實際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幫助,助力小學生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47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只有學生學會正確閱讀才能學好小學語文,并為初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因此,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yīng)該積極響應(yīng)教育部的號召,對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改革,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本身的特點,相比較于嚴肅的教學,他們對趣味性比較強的教學會更加感興趣,最終的收獲也會更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所在,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切入點進行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引入閱讀背景
由于小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原因,教育專家在編寫教材時一般都盡量選取難度比較低、篇幅比較短的文章。因此小學教材選材一般有兩個特點:選取篇幅完整的短文章;從篇幅長的文章中截取一部分選入。對于后一種文章,學生在閱讀時往往因為不能全面了解文章背景而產(chǎn)生一定的疏離感。除去這部分外,小學教材中海油許多寫于特定背景下的文章,在閱讀這些文章時,學生只有了解時代背景才能融入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因此針對這些文章進行教學時,教師應(yīng)當先普及文章的背景,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
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就既是寫于一定的背景,又是從一篇長文章中截取的片段。教師在教學時應(yīng)當從梁啟超所處的年代背景介紹開始,讓學生明白梁啟超寫作這篇文章時的心情。
2.構(gòu)建閱讀情景
文字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法,與畫面、電影等有明顯的區(qū)別,當學生欣賞一幅圖畫或者觀看一部電影時,他能夠非常直觀的從畫面中獲取所有的信息。但是當學生閱讀文字時,他必須根據(jù)文字的描述對畫面進行想象才能夠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而由于小學生的想象能力還不是特別強,他們在閱讀文字時就有可能產(chǎn)生抗拒感或者無法進行合理的想象。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出具體的閱讀情景,幫助學生進行閱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1]。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文章《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文章,沒去過金華洞或者旅游經(jīng)歷較少的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可能想象不出來作者所描寫的情景,從而無法體會作者描寫的精妙之處,因此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查找金華洞的相關(guān)資料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使學生仿佛置身彼情彼景之中,從而增加學生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閱讀可以非常簡單,也可以非常麻煩,這都取決于閱讀的主體選擇什么樣的閱讀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缺乏一定的訓練和習慣堅持,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只是閱讀故事,而不會注重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等內(nèi)容,這樣的閱讀方法雖然很輕松,但是收獲也比較小。教師應(yīng)該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閱讀時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隨時將書中的好句子和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想感悟摘抄、記錄下來。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才是有效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才能得到提升。
三、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而且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之后,接下來應(yīng)該提升的就是學生的閱讀方法。由于文章種類的不同,對待不同的文章的閱讀方法也是不同的。以簡單的體裁分類的話,閱讀散文時應(yīng)當注重文章的行文布局,精美句子,但是閱讀小說時故事就成了第一重要的??傮w來說,小學生的閱讀中不會出現(xiàn)難度太大的文章,教師應(yīng)該教導學生從文章結(jié)構(gòu)、思想感情、寫作手法、人物形象四方面綜合進行閱讀訓練,并且在不同的文章中側(cè)重不同方面的分析[2]。
例如在《少年閏土》的教學中,教師就應(yīng)該側(cè)重于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兩方面。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細讀和整體把握來分析魯迅對少年時代的閏土的感情,以及在魯迅筆下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閏土形象。
在閱讀方法中,除了對文章本體進行閱讀方法的分析,與其他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也是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徑。在進行對比閱讀時,學生可以抓住兩篇或者多篇文章中任一相同點展開對比分析。例如在閱讀《少年閏土》時就可以和《故鄉(xiāng)》進行對比,將小時候的閏土和長大后的閏土進行對比,綜合分析作者對待勞動人民的情感。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掌握循循善誘的能力,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再到教授具體的閱讀方法。當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技巧之后,教師應(yīng)當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學生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長足的提升。一步步對學生進行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娟.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東西南北:教育,2020(4):0010-0010.
[2]陳秀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究[J].新課程(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