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要:信息技術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新鮮事物,其中的視頻、動畫、音樂等要比單純的文字講述更加生動、有趣,也更能調(diào)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使小學生從“要我讀”向“我要讀”轉(zhuǎn)變,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诖耍疚恼聦π畔⒓夹g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114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也被利用在教學當中,這就給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帶來了機會和一定的挑戰(zhàn),促進著教學方式的改變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加入新的活力。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的限制,認知能力尚淺,其對世界仍存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較為好動,不容易靜下心來理解相應的信息內(nèi)容。在閱讀課文內(nèi)容時,學生不能對其進行較為深入的理解。而教師利用多媒體、白板和微課的形式進行語文教學,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chǎn)生相應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對于圖片等直觀形象較有興趣,在這種教學手段的輔助下,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理解其內(nèi)容。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閱讀教學內(nèi)容與信息技術融合,可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有助于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如視頻、音頻、圖片,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活潑、好動,因此在閱讀課上注意力很容易不能長時間集中。但如果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就會主動閱讀文章并記住其中的內(nèi)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在語文閱讀中學生就能全程保持注意力,也會更愿意進行閱讀。以《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風吹樹葉,沙沙作響”的音頻,將學生帶入聲音的情境中,引導他們想象秋天的模樣,也可以播放相關的落葉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提出“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用它作為文章的題目?”“如果讓你們寫一篇描寫落葉的文章,你們會用什么題目呢?”等問題,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迅速引進課題。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整合信息,提高學生的能力
目前,學生面臨更多的在線信息資源和信息,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適當?shù)姆诸?,提高學生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意外反應制定適當?shù)恼n程,幫助他們充分發(fā)展這些技能。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萬《金色的魚鉤》以后,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開始題目為“兩萬五千里遠征”的閱讀,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收集相關信息,此外,一些學生可以分析和總結(jié)起因、過程和結(jié)尾,最后,可以得出結(jié)論,通過收集事件資料,通過一系列的收集和綜合過程,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事件的實際意義,更好地理解信息、圖像和相關數(shù)據(jù)。
(三)應用信息技術,拓展閱讀范圍教材
課文是小學生展開語文閱讀的主要方式,但是閱讀教學不可以只限制在對課文的閱讀上,還應該向課外進行延伸。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能夠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在網(wǎng)絡當中查閱一些和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閱讀材料,讓小學生經(jīng)過組合閱讀,達到對文章內(nèi)容更加深入地了解。語文閱讀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在網(wǎng)絡當中海量的查詢符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然后把文章推薦給小學生,從而讓小學生的閱讀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開拓了小學生的閱讀視線,增加了小學生的知識累積。比如,為了可以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范圍,語文老師可以定期為小學生進行電子閱讀的實踐活動,經(jīng)過信息化技術把閱讀的內(nèi)容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給小學生,并且提供給小學生充分時間去閱讀,把關注力集中到閱讀的文章當中,這樣能夠高效地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應用信息技術,追蹤學生學習
信息技術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數(shù)據(jù)形式呈現(xiàn),幫助教師更細致地把握他們的真實表現(xiàn),進而做出針對性的教學調(diào)整。小學生的遺忘速度相對較快,布置課后作業(yè)是鞏固學生記憶常用的手段。然而,這種作業(yè)只能在課堂上反饋,并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批改、講解,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共享學習平臺,在平臺上布置作業(yè),學生完成并上傳后由系統(tǒng)自動做出批改,如此學生便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漏洞,并根據(jù)系統(tǒng)提示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通過整理后臺數(shù)據(jù)輕松了解學生的疑難問題所在,從而在下次課堂中集中答疑,用最短的時間幫助學生突破困境。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有效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首先需要正視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予以完善,然后正確認識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活躍閱讀課堂的氛圍,豐富閱讀教學的資源,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形式,實現(xiàn)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閱讀教學,最終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攀旺.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52):35-36.
[2]林惠芳.淺析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的深度融合策略[J].考試周刊,2020(A2):35-36.
[3]王桂蘭.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J].新課程,2020(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