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梅
摘要:隨著新課改在高中教學中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教學發(fā)展的新方向。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科學元素,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文章從注重夯實基礎、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注重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注重精神引導、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品質等方面研究科學精神在高中化學教育中的滲透。
關鍵詞:科學精神;高中化學;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066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化學教學應當以學生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為基礎,突出自身學科優(yōu)勢,把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重心,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的過程,轉變?yōu)槔斫饣瘜W、探究化學并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主要從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化學科學品質這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
一、注重夯實基礎,掌握化學基礎知識
化學基礎知識以及基本實驗技能,不僅是化學學科科學素養(yǎng)的基礎,同時還是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化學課堂中,教師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可以起到引人入勝、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印象會更深刻、理解會更深入。教學情境的素材,一般來源于化學實驗、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問題、化學科學史、相關圖片或視頻等。許多生活中的素材,都可以引入到化學課堂,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與討論,并成為教學中的亮點。例如,在教學生石灰的性質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很常見的“自熱米飯”作為一個很好的例子。通常來說,人們把盒子里面的幾個小包裹撕開、蓋上蓋子,不一會兒米飯就熱了。這是由于“自熱米飯”的包裝下面有一塊生石灰,當人們把水袋撕破后,生石灰遇水沸騰產生熱量,米飯就熱了。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不僅要知道結論,還要了解產生結論的實驗過程,這才是高效的化學學習方法。因此,化學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化學課程內容設置不同形式的探究性問題,然后通過演示和討論來促使學生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親身感受科學研究的樂趣。
二、注重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
首先,要讓學生在問題探究中學習。問題教學法是化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它的步驟包括: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和討論、研究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整理并得出結論。解決化學問題的一般方法在這個流程中有很好的體現(xiàn),在這樣循環(huán)往復的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化學知識也就逐步鞏固,并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鈉和水的反應時,教師可先為學生演示一遍實驗,然后提出以下問題: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為什么鈉會變成一個明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游動?實驗中的響聲是從哪里來的?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讓學生自行準備、查閱資料,然后在小組內討論,最后在班級內展示討論成果。其次,在討論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法也是化學教學中常見的方法,它的主要流程是:根據問題提出假設,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對假設進行驗證,隨后通過組內討論達成一致意見,最后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組內討論,學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加強習題練習,掌握科學方法。除了課堂上的講解,課下的習題練習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領悟更多的解題技巧,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變、融會貫通的能力。比如在審題時,學生通過閱讀文字、數(shù)字以及圖表,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同時還可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題。
三、注重精神引導,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品質
良好的科學品質,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實際教學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品質。首先,教師要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應做到誠實坦蕩,如果發(fā)現(xiàn)課件或者板書有知識性錯誤,要敢于及時糾正。在為學生演示實驗時,教師要嚴格遵守實驗規(guī)范流程和動作要求,如實記錄實驗數(shù)據。教師若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就能對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起到推動作用。其次,注重聯(lián)系化學科學史。除了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教師還要結合教材搜集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化學發(fā)展史。學生現(xiàn)在學習的化學知識,是前人一絲不茍孜孜不倦地進行實驗、分析、探究、總結出來的精華。要通過科學史的講解,讓學生感悟前人為追求真理而不畏險阻、樂于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自覺傳承下來。
四、結束語
縱觀科學發(fā)展史不難發(fā)現(xiàn),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的品質是在實際操作中逐漸培養(yǎng)出來的?;瘜W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鍛煉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化學的樂趣。要通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踏實認真、實事求是的品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巢志華.探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J].中國校外教育,2017(8):69.
[2]秦愛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J].數(shù)理化學習,201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