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要:體育教學應貫穿于學生的每個學習階段,體育教師通過趣味、有效的教學措施來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加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對體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新課改背景下,在開展農村體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時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展現,體育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對創(chuàng)新方式和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提質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411
傳統的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思想影響很大,各學校要求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絕大多數教師也的確忽略了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體育教學質量的改善也遲遲得不到推進?;诖?,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從事初中體育教師這份職業(yè),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從為學生著想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動地融入到課堂當中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愛好,以求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良性發(fā)展,取得理想范圍內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一、組建體育興趣小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有一定的合作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合作質量,形成規(guī)范小組,只有在課堂上保證充足的合作練習、探究交流時間,才能讓學生在動手、動口中,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學生獲得合作體驗、感悟,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中,盡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充分發(fā)揮體育技能,尤其要重視激發(fā)體育困難者的自信,使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合作任務,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組合作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協調合作,才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小組合作的教學價值,教師要正確組織與協調合作過程,給予適當幫助,緩解組內參與不平衡的現象。例如:進行講解示范,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示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示范后引導組長先完成相應動作,以便在小組合作中組長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輔助組員完成練習,各個組員也可以取長補短;在小組合作練習時教師要進行巡視,既可以了解學生練習效果、各個小組存在的不足之處,又可以及時針對學生的疑惑給予點撥;在糾錯時,教師可以結合小組練習存在的問題,讓全體學生進行合作探討,集思廣益,解惑釋疑。教師要對積極表達的學生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開展游戲式的體育課堂教學
教師在運用體育游戲時,應該重點采用以下方面的科學策略。第一,精準把握游戲應用的時機。一般情況下,教師不宜在技術教學的初始階段就應用體育游戲,這樣反而會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技術認知水平。第二,結合技術教學內容來科學篩選體育游戲。在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鞏固以及提升階段,較多采用豐富的游戲,以此來有效降低技術訓練的枯燥感,為學生積極融入新鮮的元素,切實提升他們的技術練習熱忱度。在技術鞏固以及提升的過程中,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該保障游戲運用的精準性以及恰當性,要通過體育游戲來達成強化學生體育技能的目標,而不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籃球運球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運球類的PK游戲。比如挑選幾個學生,讓他們站成一列,每名同學之間的間距在1.5米左右,運球學生需要連續(xù)繞過人墻來進行運球。運球學生若在中途失誤,那么對應位置的學生則有權利來“懲罰”運球學生。
三、拓展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是準備活動的拓展。準備活動的組織和安排不能流于形式,可安排形式多樣的準備活動,如既有徒手操又有輕器械操,既有原地的又有行進間的;又如多種形式的跑:倒退跑、后踢腿跑、各種圖形跑等,或者運用游戲做準備活動,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其次是教學內容上的拓展。教師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分步教學,如立定跳遠動作技能與方法的教學,可基于學生的素質水平,分成多課時,第一課時以動作模仿和跳躍游戲為主,第二課時以探索正確的動作方法并進行實踐論證為主,第三課時以運用正確的動作方法提高跳躍成績和各種專項跳躍練習為主,第四課時檢測學習效果。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下節(jié)課的期待,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第三是競賽游戲教學的拓展。學生都有好勝心,都想一比高低。教師可抓住學生這一心理,根據身高、體重、性格、身體素質等不同因素設置不同的項目,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各盡其能并提出不同的目標。比如力量大的同學做力量型游戲,瘦小的、協調性好的同學做技巧性游戲等,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在游戲中有收獲、有成就感,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參與的激情。
四、尊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對于教師講授的體育技巧或者對于體育項目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有的學生可能心肺功能薄弱,有的學生可能協調性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訓練,幫助學生們提高身體素質,切忌“一刀切”,要讓學生們在體育課堂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例如,籃球和足球是初中生非常喜愛的兩項運動,教師可以利用短跑、長跑的測試結果,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足球更加重視學生的耐力素質培養(yǎng),而籃球則對于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有著較高的要求,以提升“加速度”為學習目標。長跑能力相對較差可以學生足球運動,而短跑能力差的可以學習籃球項目,讓學生運動素質得到平衡,促進整體素質的提升。這種結合的方式讓課堂學習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學習也會賦予趣味性,但是專業(yè)訓練方面并不能產生非常好的效果,而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的現狀,所以并不能把該方式應用到專業(yè)素質的訓練中。
結語
作為農村體育教師,要加強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要認真分析體育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原因,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大膽革新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以體育活動為抓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
參考文獻
[1]林群星.新課改下農村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路徑微探[J].體育風尚,2021(03):182-183.
[2]祝潤玲.提升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方法談[J].安徽教育科研,2021(06):70-71.
[3]吳召華.核心素養(yǎng)下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