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娟娟
摘要: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生們?yōu)樽约旱哪繕硕优?,但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教師也必須更巧妙地影響學生對德育的思考。在整個學習階段,學生需要特定的內容來幫助他們穩(wěn)定自己并更自信地學習。在新的發(fā)展形勢下,學校德育成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還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對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育方法;途徑探究
引言:
在我國,德育得到了積極的倡導,要把德育作為學校的重要目標,使學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還可以在道德和精神層面得到提升。學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人,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必須有知識和信息的不斷涌入,使學生的外在心理和思維高度集中、一致、積極。教師的職責是響應國家和學校的號召,深入學生的道德方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許多學校都在提高教育效率,使他們成為家長信任學生的首選。學校對教學目標的重視是準確、毋庸置疑的,但是,隨著學生自身學習的進步,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時代在進步,學校的教學目標也應該不斷改革,讓學生不僅在學習效果上有所突破,還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讓學生有進步。與學習相比,學校在德育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小,學校對學生的德育不夠重視,這直接導致學生對德育思想教育的接觸較少。
二、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學生生活是培養(yǎng)品格的最佳時期。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總是對社會有幫助。學生在成長時,會受到社會多方面的影響,容易迷失方向。思想道德教育對學生的人生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學生德育形成的重要基礎。家長和社會上的人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學校是塑造學生德育的關鍵,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同時,良好的德育對學生的品格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的人格缺陷源于道德習慣和價值觀。各種培訓教育對學生品德品格的形成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及時調整學生性格中的不良問題,使學生擺脫誤會,走上正確的思想道路。
三、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一)強化學科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滲透
德育的教育內容分散、廣泛,僅依靠固定形式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內容枯燥,教學難度很大。因此,教師應將德育插入其他學科課程中,將其他學科的內容作為德育的基礎資料。德育工作雖然重視于學生的內心世界,但其表達和行為機制最終還是要通過學生的具體行動來實現(xiàn),并通過生活實踐來證明。因此,在德育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德育理論與德育實踐的相互促進。
(二)加強人文關懷,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高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這個時候,如果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很緊張,學生難免會厭煩班主任在課堂上的行為。他們不了解班主任對自己的善意和體貼,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發(fā)揮一定的作用。為此,教師必須在日常課程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首先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上有問題、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的整體學習積極性還比較低,對各個學科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有充分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于有這些類型學習障礙的學生,教師需要分析原因,找出學生的學習問題所在。積極與學生交流,不同的學生要求教師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用心感染學生,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對自己的信心。其次,班主任要時刻對學生寬容,在課堂上實時表揚學生的才華。對學生的不足要加強及時反饋和指導。只要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做好相互對接的工作,班上的學生也會有德育意識,在班主任的不斷指導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三)堅持以生為本
為有效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需要將德育工作與學生的實際規(guī)劃合理結合,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在加強高中德育的同時,加強德育質量。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和觀念的影響,高中德育工作模式化嚴重。高中德育者要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學生作為一切德育活動的中心,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有效滿足新形勢下中學生德育需要,積極參與德育活動。重點開展高中軍訓、高中徒步、高中成人禮等主題活動。心理團隊的支持和輔導,重塑了決心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承擔民族振興重任的學生的追求目標。為此,高中德育教育者在日常教學和活動中,會主動關心和愛護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與學生形成平等的地位和思想,遇到問題時耐心地幫助引導學生, 這是為了讓學生在心里接受老師講解的正確思想和概念。例如,學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老師不能不問原因就直接批評,否則學生不僅不接受,還會抱怨甚至反抗老師。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合理安排時間與學生溝通,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后耐心、溫和地告知學生違紀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讓學生自我反省,同時也能避免當眾批評的難堪,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德育效果,讓學生自主實踐。
結語:總而言之,德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學校教育又與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因此對高中生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校必須充分結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優(yōu)勢,建立多方面、綜合性的學生德育體系,盡可能消除德育的短板和偏差。
參考文獻:
[1]周忠波. 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0(9).
[2]洪偉.論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結合[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6):P.75-75.
[3]于虹.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價值及滲透途徑的研究[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