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于廣大初中生來說,是對自身道德品質的一個塑造性的教學。課程中包含的知識價值對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影響和幫助。由于道德與法治課具有高度理論性和哲學性,導致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收效甚微。本文主要討論,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新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興趣培養(yǎng);高效課堂
初中生群體處在青少年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正是中學生思維思想建設的關鍵時期。道德與法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課程,并引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可以說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加緊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及時糾正教學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教學質量。
一、當前教學存在問題
眾所周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屬于新版本,與當今國內外的重要大事,以及領導的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獲取的信息不多,難以將時政與教學聯系在一塊兒,這樣重視程度不高導致了學生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習能力嚴重不足,更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喪失自然會使得學習效果下降。
其次,初中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具有高度的理論性和哲學性,可以算是文科類學科比較難學的一類科目。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顯得比較枯燥乏味,一般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這也是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長久存在,已經成為我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絆腳石。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二、 提高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存在的問題是我們解鎖問題的關鍵性的“鑰匙”。教育工作者在加強自身的教學水準的基礎上,調整教學方向,改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大力推行的路線上,我們應積極達成新式課堂和新教學模式的落實。
(一) 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的一大關鍵在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由于當前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理解不深,重視度較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改變過去緊張的課堂模式,努力將課堂學習的緊張度降低,以此提高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比如,我們應該重新定義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形象提升,讓學生產生對這一學科的好奇感,培養(yǎng)他們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科目的興趣,一旦興趣產生,就會誘出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就能夠極大的便利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樣,我們也可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推出相應的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參與度,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強化理論知識,并與實踐結合
初中道德與法治科目的理論性和哲學性比較強,學好初中道德與法治必須有完備的知識理論框架。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學好初中道德與法治科目的理論知識是學好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關鍵。同樣,理論的掌握也是檢驗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理論知識是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一個重要手段,有助于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減輕學習的壓力與難度,加快知識的吸收。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要與日常生活相互聯系。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舉例,多舉貼近生活的例子,這樣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生活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拉近學生和政治生活的距離。學習要與日常生活并肩而行,有利于教師對理論知識的解答,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認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課內課外知識,緊密結合起來
課本的知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提供基本的知識框架。想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就必須借助課外知識來補充。課外知識可以增加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比如我們可以借助課外讀物的幫助,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看關于國內外大事電視、聽廣播等,并到課堂上展示分享他們的收獲。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自主自覺得參與學習,還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的維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能力。
(四)改變教學方式,突出學生主體
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勢必會與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要求產生矛盾,當前教學方式過于死板,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是單純圍繞教材大綱講解,用記筆記和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迫使學生接受知識。雖然記筆記和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負面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這種教學方式會極大的降低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部分學生抵觸該學科,反而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因此我們需要轉變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方法,最需要改善的一點就是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單純的講課,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進度,在課堂上多讓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育要以人為本,教師要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強課堂的互動性是非常必要的選擇,我們要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
(五)利用網絡平臺,鞏固學習知識
在網絡媒體時代,教學領域也應該積極使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網絡平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開辦多媒體課程,能幫助教師更加生動形象地講解知識,我們也可以采取學生自由上網的方式,讓學生自由找尋教學材料和知識要點。發(fā)揮網絡的便捷性和多樣性,能更豐富學生學習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三、結論
總之,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摸索,與時俱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習興趣,以及摸清課堂、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之一。搞清教學中的結癥所在,才能更好地在完善我們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天高任雁飛 海深憑鯨躍——淺議初中思想品德分層教學策略;《新課程(中學) 》2018年01期;李夢雅
[2]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東西南北:教育》2019年 第1期;梅昌林
[3]創(chuàng)新模式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淺析;《科幻畫報》2019年12期;李麗華、吳福清
[4]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8年 第01月 02期;萬偉、李江麗
[5]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情感讀本》2019年05期;喬正花
[6]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東西南北:教育》2020年 第09期;白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