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瓊
摘要:溺水是全球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一,據(jù)2014年11月17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全球溺水報告》,每年全球約有372000人溺水死亡,其中半數(shù)不足25歲;據(jù)中國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統(tǒng)計,中國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其中0~14歲青少年占比56.58%。且由于公共安全管理及風險教育方面相對落后,發(fā)展中國家的溺水死亡率是發(fā)達國家的3倍之多。在發(fā)達國家,溺亡事件多發(fā)生于泳池,而在中國及其他一些發(fā)展中國家,溺亡事件則多發(fā)生在自然開放水域。
關鍵詞:青少年;溺水傷害;主要發(fā)生原因;預防措施;研究進展
引言
溺水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3個:游泳市場出現(xiàn)大量的短、中、長期培訓機構,且開辦游泳培訓無量化標準,尤其在暑假短期培訓班中存在問題較多,由于時間短暫,教練員招聘不嚴格,存在無教練員證、救生員證就上崗的普遍現(xiàn)象;教學組織形式的不規(guī)范,教學過程安全意識薄弱、監(jiān)督不到位等問題產生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家長缺少一定的責任心和耐心,家長在陪伴學習的時候偶爾會出現(xiàn)怠慢的心理,低頭玩手機、打電話、臨時離開等突出現(xiàn)象間接地導致突發(fā)安全事件的發(fā)生。
1青少年溺水傷害主要發(fā)生原因具體分析
1.1青少年兒童到不明水域去游泳容易發(fā)生危險。
對游泳技術盲目自信的孩子去湖泊、江河游泳,較容易遇到抽筋或突發(fā)疾病而導致溺水,“家長要提高警惕、做好看管,并隨時提醒孩子不能盲目自信去不明水域游泳,最大限度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奔词乖谟斡境?,未成年人也必須要有家長陪同或者結伴。游泳時要位于救生員的視線范圍內。游泳前要認真做熱身運動,避免下水后因水溫過涼,刺激后引發(fā)腿抽筋,引發(fā)溺水。
1.2了解青少年的逆反思維
學校里老師會告訴學生們“不要干什么…”家長也總會告訴孩子們“不要做什么…”,于是學生聽到最多的就是“夏天不要到河邊去游泳”,可是盡管如此,在家長教師的雙重規(guī)定約束之下,仍然有諸多中小學生因此溺水造成傷亡,原因在于他們正值青春年少,對諸多事物充滿好奇與興趣,長輩們越是說不要那樣做,他們會越好奇,在日益增多的好奇心推動下總會冒失的嘗試,一旦遇到問題了就會懊惱、羞愧、憂慮、慌張,諸如此類情緒充斥腦海卻唯獨沒有想到如何冷靜自救,“最終好奇心害死了貓”。家長和老師要了解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對于他們的一些要求盡量采用緩和的語氣表達出來,不要有一些命令式的詞匯,讓他們的逆反心理導致事情向相反的方向進行。
1.3開展教育公開課,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
由于在諸多溺水事件中,中小學生占比居首位,于是乎,給中小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要重視起來,讓學生時刻銘記在做任何活動之前都要考慮到是否安全,畢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安全是第一位”。教育部根據(jù)每年溺水高發(fā)期讓各學校針對此事開展公共課堂,將以“生命·安全”為主題設計演示PPT,開展公開課堂的演講,讓學生對安全引起重視。學校每學期給學生的課本之中也有關于此類的課本,但是幾乎沒有此類課堂,是以,許多學生都未曾打開那類書翻看過,因此,學校在溺水高發(fā)階段開展教育公共課以示重視,給同學們講一下關于安全的教育知識,讓學生意識到此時間段溺水事件很多,不要在夏季游泳時疏忽,要注意夏季游泳安全。
2我國青少年溺水傷害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
2.1完善預防溺水事故工作責任制
各級政府要把夏季防溺水安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完善預防溺水事故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預案,層層落實責任,構建“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學校多方聯(lián)動+上下互動”的防控體系;加強對轄區(qū)內水塘、水庫、河道等易發(fā)生溺水事故區(qū)域的警示,設立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建立安全防護欄,強化重點時段、重點區(qū)域的巡查監(jiān)管,消除隱患,從源頭杜絕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學校要做好安全防范教育,把安全知識融入課堂教育和日常管理,普及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學生掌握必要的游泳技巧、自護自救方法;組織老師深入村(社區(qū))和學生家庭開展暑假防溺水家訪活動,提高學生家長和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避免溺水事件的發(fā)生。家長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要切實履行起監(jiān)管責任,加強孩子暑期防溺水安全的監(jiān)管,為孩子的生命安全筑牢防線。
2.2大聲呼救、精準判斷。
“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一定要第一時間大聲呼救!并撥打110、120進行求助?!濒斆利愄嵝眩趽艽螂娫挄r應該盡量保持沉著冷靜,清楚告知等待救援的詳細地址。呼救者還應該配合120調度人員的詢問,正確回答問題;如有可能,可在調度指導下對溺水者提供幫助。呼吁全社會都應該關心、支持青少年“學游泳、防溺水”。游泳不僅是一項運動,強壯體魄、愉悅身心,還是一項救生技能,“愛生命、學游泳、防溺水,讓每個家庭都充滿陽光與笑聲”,她認為各級各類教育、體育部門,以及游泳、救生等社會團體,都應積極開展防溺水教育。
2.3溺亡風險預警
雖然研究表明高溫會顯著增加溺亡風險,但人體對外界冷熱的感受,并不能僅根據(jù)氣溫或其他任何單一的氣象因素來評價,除溫度因素外,人體的熱平衡機能、體溫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及消化器官等生理功能還會受到多種氣象因素的影響。鄭有飛等[11]通過慕尼黑人體熱量平衡模型(MEMI)分析氣象參數(shù)和生理等效溫度的相互關系,結果表示生理等效溫度,除氣溫外,還受風速及相對濕度影響;談建國[12]提出的衡量夏季暑熱程度的相對舒適度指數(shù),包括了高溫天氣的連續(xù)天數(shù)、云量及有效累積溫度等。因此,我們將溫度作為溺亡事件預警的首要指標,綜合考慮人們對環(huán)境的主觀反應及生活常識,將日照時數(shù)、相對濕度和降水量作為溺亡事件預警判別的輔助指標。溺亡氣象風險預警模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溺亡事件地點的氣象資料只采用了區(qū)域站氣象資料,使得樣本數(shù)量相對較少,沒有分季節(jié)、地域建立模型其次,某個地點溺亡風險與該地點附近是否存在自然開放水域及兩者間的關聯(lián)程度,即不同地區(qū)的溺亡風險需在以后的應用中根據(jù)水域分布情況進一步細化。
結束語
綜上可知,游泳溺水應對措施的掌握和了解對降低溺水傷亡概率至關重要,安全教育的切實到位可以減少諸多家庭將要面臨的傷痛,針對此方面教育指導問題應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采取恰當?shù)摹笆琛笔浇逃齺硪龑W生正確對待游泳。
參考文獻:
[1]沃特.防止溺水,這些知識要了解[J].黃金時代(學生族),2020,{4}(08):26-28.
[2]劉濤鳴.青少年意外傷害發(fā)生率分析及應用[J].中華少年,2019,{4}(31):237-242.
[3]雷文靜,張同香.海南省青少年溺亡事故的分析與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0):34-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