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婷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結晶,它是由文言組成的文章,相對比于現在的白話文,文言文的語言更加難以理解,在小學教學中是一個難點,文言文的教學也受到廣大教育學者的關注。在小學語文課文言文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適當的掌握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文言文閱讀與學習。接下來本文就小學文言文教學為主題,來談論下老師的教學策略。
關鍵字: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的大力改革,文言文的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三年級就已經加入了文言文的教學,該年齡段的學生在理解能力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再加上文言文本身的難度,所以小學生對文言文充斥著一定的恐懼。如何讓小學生快速讀懂文言文,在這里老師要做到加強小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使得小學生能快速讀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1.通過營造文言文場景進行趣味教學,促進學生快速讀懂文言文
文言文的閱讀之所以難度比較大就是因為文言文的語言語境和現代的白話文相比較差距較大,使得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小學語文課文言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營造文言文中的場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境,做到快速讀懂文言文。比如在《司馬光砸缸》一文中寫到:“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边@則文言文用精煉的文字講述了司馬光臨危不懼救下小伙伴的故事,在閱讀該文言文時,老師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構建其場景,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在陽光明媚的天氣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其中一個小朋友不小心跌倒在裝滿水的缸里面,其他的小朋友都嚇壞跑走了,這時候小英雄司馬光做了什么事情呢?使得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獲救了呢?營造文言文中場景、氣氛,讓小朋友明白文章中的故事主線,加強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便于學生快速的讀懂文言文。再比如《守株待兔》一文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營造場景:一宋國的農夫以耕地為生,一天有一只跑的飛快的野兔撞死在了農夫家的樹樁上,自此以后農夫就每天在自家地里的樹樁旁等待撞死的野兔,結果是什么。通過營造文言文場景的方式,可以做到趣味教學,同時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讓學生通過營造場景幫助進行有效的學習文言文,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的讀懂文言文。
2.“以人為本”趣味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的學習時間
“以人為本”的理念最早出現于三千年前,該理念體現了以“人”為核心而進行各項活動的根本宗旨。將“以人為本”趣味教學的理念應用于小學語文課文言文的教學中去,做到以學生為核心開展趣味教學工作。比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師按部就班的講解文中文字表達的含義以及中心思想,以學生為主體趣味教學的教學方式則是要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進行互相討論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譯文資料,也可以進行研究討論,在一定時間內自主學習該文章。自主學習后,老師可以選幾個小朋友進行試講,模擬老師的授課方式對文章進行閱讀講解。試講結束后老師再對文章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二次講解,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糾正學生對文章的誤解。在教學課堂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對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很大的益處,老師負責主導課堂的學習進度,把握課堂的節(jié)奏,起到領導學生的作用。在學習小組自主學習的時候老師也可以采用競賽的模式,把每個學習小組看做一個整體,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學習,看一下那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最好,通過這種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賽學習模式,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感,也可以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動力。
3.多維度趣味預習,降低學習難度
學習的過程: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可見預習對于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預習。多維度趣味預習是指在結合不同的資料和方向進行趣味預習,比如在《自相矛盾》一文中,該文言文出自《韓非子·難一》,講述了一個關于自相矛盾的故事,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就可以采用多維度趣味預習的方法,比如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矛和盾的背景資料以及矛與盾的關系進行預習,也可以通過文言文的譯文進行預習,還可以通過成語自相矛盾的白話文進行預習等。多維度趣味預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快速的讀懂文言文。再比如在《囊螢夜讀》一文中,講述了晉朝人車胤喜愛讀書但是由于家境貧寒時常得不到油燈,在夏天的夜晚用螢火蟲的亮光進行夜讀的故事。小學生在進行預習時就可以通過課外讀物了解螢火蟲發(fā)光的原理,也可以查閱史書了解車胤這個人物的特點,最重要的是通過譯文進行文言文的初步學習。多維度趣味預習可以增加學習內容的多樣化,有效的降低學習的難度,增加學習的興趣,對文言文的有效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4.最終學生的興趣,適度引導小學生進行文言文課外讀物的閱讀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累積知識的過程,想要更快的讀懂文言文,想要更加有效的學習文言文,就要做到文言文相關知識的積累,這里面包含積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字、以及文中語氣詞的掌握。這時候老師要適度的引導學生進行文言文課外讀物的閱讀。這里要注意文言文課外讀物的選擇,首先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再者選擇的書籍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段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老師和家長可以根據課堂課本的內容和難度作為參考,比如五年級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孔子的《左傳春秋》、司馬遷的《史記》等,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出現難點老師要給予耐心的講解,并且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指導,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對閱讀文言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通過文言文課外讀物的閱讀與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和認識,積累文言文的知識,幫助學生快速學習文言文。
總結: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比較特殊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本文就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語文課文言文“趣味”教學策略,希望能在文言文教學的方式方法上給廣大教育學者帶去啟發(fā),相信在老師和學生的不懈努力下,小學生會茁壯成長,終將變成社會之棟梁,國家之英才。
參考文獻:
[1]張紅麗.談小學語文課堂文言文的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9年第20期
[2]陳慧.小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趣味課堂構建策略探究.讀與寫.2020年.17(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