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明, 經(jīng)慶玲, 鄭 立, 宋小睛, 戴小英, 唐悅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以持續(xù)呼吸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當COPD患者的呼吸癥狀在某一時期急劇惡化需要增加治療方案則稱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1-2]。霧化吸入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和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是AECOPD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不同的霧化吸入裝置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射流霧化器,其因文丘里效應導致霧化液溫度降低,使不良反應增加。既往的超聲霧化器在工作時會使容器內(nèi)藥液升溫,影響蛋白質(zhì)或肽類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從而使其在臨床應用中受限。通過對超聲霧化器進行改良,實現(xiàn)霧化液溫度的精確控制,為超聲霧化在AECOPD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條件。本研究旨在探討加溫加氧超聲霧化吸入療法在AECOPD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6例,年齡(67.23±8.25)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7例,年齡(66.37±8.26)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3],且病情處于急性加重期。排除標準:(1)合并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新近發(fā)生的心肌梗死(發(fā)生時間<15 d)、急性肺心病、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重度瓣膜狹窄癥、活動性心肌炎等心臟疾??;(2)合并肺部腫瘤;(3)合并控制不良的高血壓;(4)新近發(fā)生的肺栓塞、重度肺動脈高壓(發(fā)生時間<15 d);(5)合并肝、腎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6)合并高度認知障礙。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
1.2主要儀器與藥物 觀察組使用有加溫功能的VGR-001超聲霧化器(東莞永勝醫(yī)療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對照組使用無加溫功能的醫(yī)用霧化器(杭州京泠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兩組均使用中心供氧,療程7 d。兩組霧化吸入藥物均包括:(1)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公司,規(guī)格2 ml∶1 mg),1 mg/次,3次/d;(2)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博利康尼,阿斯利康公司,規(guī)格2 ml∶5 mg),5 mg/次,3次/d;(3)吸入用異丙托溴銨溶液(愛全樂,勃林格殷格翰,規(guī)格2 ml∶500 μg),500 μg/次,3次/d。
1.3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感染、祛痰、平喘、氧療等內(nèi)科常規(guī)治療。(1)觀察組:先在加溫加氧超聲霧化器水槽內(nèi)加常溫的水(水位不超過最大水位線),放入已盛6 ml藥液的藥杯,旋好蓋子,連接加熱連管、咬嘴,接好溫度探頭,打開電源,確認氣源驅(qū)動模式(氧氣模式),調(diào)整氧流量維持指脈氧在90%以上,溫度(32±5)℃,時間15~20 min,個性化調(diào)整霧量大小。(2)對照組:將裝入6 ml藥液的醫(yī)用霧化器插入中心供氧氧氣接頭上,調(diào)節(jié)氧氣流量為6~8 L/min。咬嘴放入患者口中,讓患者以深呼吸將霧粒吸入肺部。兩組療程均為1周。
1.4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療程結(jié)束時檢測以下指標:(1)COPD評估測試(COPD Assessment Test,CAT)評分[4]。問卷內(nèi)容包括咳嗽程度、胸悶程度、咯痰程度、睡眠情況、精力情況、日常生活受限程度、活動量增加后困難程度以及戶外活動信心程度8個方面,每個方面根據(jù)嚴重程度分為0~5分,總分0~4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2)動脈血氣分析。采用血氣分析儀(沃芬,型號GEM3000)檢測患者血氣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3)肺功能檢測。采用德國CareFusion肺功能儀(型號MasterScreen)檢測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
2.1兩組治療前后CAT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T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CAT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AT評分比較分]
2.2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O2顯著升高、PaCO2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pre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pred水平均顯著提高(P<0.05),且觀察組FEV1%pred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較
3.1COPD以持續(xù)呼吸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具有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有研究表明,氣道黏液高分泌導致COPD死亡的風險是非氣道黏液高分泌的3.5倍[5]。相對于常規(guī)的靜脈或口服用藥,霧化吸入治療可直接將藥物作用于肺部病變部位,促進患者的康復[6]。霧化吸入裝置是一種將藥物轉(zhuǎn)變?yōu)闅馊苣z形態(tài),并經(jīng)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藥物輸送裝置[7]。目前臨床常用的霧化器有射流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和振動篩孔霧化器3種[8-10]。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在吸入寒冷空氣時容易發(fā)生氣道痙攣,加重氣道阻塞[11]。安全、有效地改善AECOPD患者呼吸癥狀,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氣是呼吸科醫(yī)師關(guān)注的熱點問題。本研究給予AECOPD患者常規(guī)霧化吸入及加溫加氧霧化吸入治療,對比不同霧化吸入療法對患者CAT評分、血氣分析及肺功能的影響,探討加溫加氧霧化吸入治療在改善AECOPD患者呼吸癥狀及通氣功能方面的療效。
3.2常規(guī)氧氣霧化吸入采用的是射流霧化器,根據(jù)文丘里效應原理,利用壓縮氣體高速運動通過狹小開口后突然減壓,在局部產(chǎn)生負壓,將氣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負壓產(chǎn)生的虹吸作用吸入容器內(nèi)的液體排出,當遭遇高壓氣流時被沖撞裂解成小氣溶膠顆粒,特別是在高壓氣流前方遇到擋板時,液體更會被沖撞粉碎,形成藥霧顆粒。在高壓氣流下,霧化液的溫度也會降低,而寒冷氣體刺激會引起呼吸道過度緊張收縮,甚至引起氣促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影響藥物的利用與吸收[12]。本研究采用的加溫霧化原理是通過超聲波驅(qū)動板驅(qū)動霧化換能片,使藥杯中藥物產(chǎn)生霧化,并將霧化液加熱到預定溫度(32~35 ℃),使吸入的霧化氣霧溫度接近人體的正常生理溫度,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CAT評分、血氣分析和肺功能方面均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有研究顯示,通過加溫霧化吸入藥物可以提升患者霧化吸入的舒適度和治療依從性,有利于患者改善臨床癥狀[13-16]。
3.3霧化顆粒直徑與藥物沉積位置相關(guān)[17],其中粒徑5~10 μm的霧粒主要沉積于口咽部,3 μm≤粒徑<5 μm的霧粒主要沉積于肺部,粒徑<3 μm的霧粒50%~60%沉積于肺泡,有效霧化顆粒直徑應為0.5~10 μm。加溫加氧超聲霧化濕化排痰效果顯著[18]。常見的超聲霧化器原理是通過使用藥液劇烈振動,破壞其表面張力和慣性,形成細小氣溶膠顆粒并釋出,但其工作時可使容器內(nèi)藥液升溫,影響蛋白質(zhì)或肽類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19]。本研究采用有恒溫功能的超聲霧化器,避免了常見的超聲霧化器工作時因溫度升高對藥物的影響,且其釋出的霧化粒子中心直徑為1~5 μm,霧粒主要沉積于肺部,治療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加溫加氧超聲霧化吸入可提高患者治療的舒適性、安全性,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結(jié)論仍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觀察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