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21年10月15日
導演:婁燁
編劇:馬英力
主演:鞏俐? 趙又廷? 小田切讓
帕斯卡·格里高利
出品:北京千易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依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霍爾果斯佰安影業(yè)有限公司
浙江天意影視有限公司
發(fā)行:影聯(lián)傳媒
故事
1941年秋冬,著名演員于堇(鞏俐飾)為了出演她的舊愛譚吶(趙又廷飾)執(zhí)導的話劇《禮拜六小說》而回到上海,卻引起各方勢力對她動向的密切關注,想要打探出她此行的真正目的。一個女人的命運被時代緊緊牽引,戲里戲外敵我難分,暗流涌動下她迎來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抉擇。
上海上海
“一九四一年,上?!?,《蘭心大劇院》的預告片中,首先出現(xiàn)的便是這樣關于時間地點的注釋。上海這座極具特色的城市,指向電影故事的最初起源——《蘭心大劇院》的主線故事改編自女作家虹影的小說《上海之死》,而戲中戲的部分則取材于日本作家橫光利一的小說《上?!?。八十年前那個紛繁復雜、風雨飄搖的城市被一個女子、一部戲、一份情報攪動,珍珠港事件前夕的短短七日,孤島上海風起云涌。
虹影對上海非常癡迷。從《上海王》到《上海之死》再到《上海魔術師》,虹影將眾多女子放置在上世紀的上海,這個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城市所具備的現(xiàn)代性和豐富性為虹影所鐘愛。而女性角色的內心覺醒和個體命運,也在《蘭心大劇院》這部電影中得到體現(xiàn)。鞏俐飾演的于堇,擁有多重身份和神秘特質,與《上海王》中的小月桂和《上海魔術師》中的蘭胡兒一樣,在上海這座城市周旋,是“百合花在荊棘內”,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海上花列傳”。
上海,也是婁燁影像的起點。他最初的幾部電影都在上海取景拍攝,之后還制作過一部展現(xiàn)他眼中真實上海的紀錄短片《在上?!?。相比于紀錄片而言,《蘭心大劇院》中的上海更有故事性,也更加貼合時代主題。用黑白畫面將那個時代保留影像資料的感覺帶入電影,讓燈紅酒綠的華麗場面淡化,從而使觀眾的視線聚焦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上。描摹亂世中人物為任務、為命運奔波,婁燁在《蘭心大劇院》中想要表達的特定環(huán)境中的個體困境,與虹影別無二致。
浮城謎事
上海街頭,人頭攢動,在優(yōu)雅的曲調中,這些人齊聚蘭心大劇院。而鞏俐飾演的于堇攀著舊愛譚吶的胳膊,淺笑前行。這是《蘭心大劇院》定檔預告片的影像片段。后來曝光的另一款預告片,則是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每個角色情緒極端緊繃,鞏俐雨夜槍戰(zhàn)、打斗的戲份,將故事引向另一片迷霧里。于堇,這個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
在原著小說中,于堇是滬上名伶,后被養(yǎng)父發(fā)展成為間諜,在香港的一座離島上秘密接受美國間諜訓練,前夫被汪偽特務機關“76號”逮捕。在這次任務中,她要在上海套取日本人的情報,幫助預判戰(zhàn)爭方向。真實歷史中,關于幾份提前獲知珍珠港情報的事件是一樁懸案,沒有一種考證得到過官方證實,但這個根據(jù)這段歷史改編的故事卻被婁燁一眼看中。虛構角色于堇成為攸關戰(zhàn)爭走向的重大歷史事件的關鍵人物,本身就很有趣。
不過,婁燁并沒有完全復制這個故事。在《蘭心大劇院》中,“戲中戲”的故事結構、于堇套取情報的方式以及故事結局都和原著不同。婁燁以及主創(chuàng)團隊對這個故事的時代空間和視覺呈現(xiàn)進行了全新探索和實踐?!短m心大劇院》本質上是一個類型化的故事,充斥著間諜、暗殺、槍戰(zhàn)等種種戲劇性元素,還聚集了一眾豪華的演員班底——鞏俐、趙又廷、王傳君、張頌文等中國演員外,小田切讓、帕斯卡爾·格雷戈里、湯姆·拉斯齊哈等知名外籍演員也出現(xiàn)在影像中。
戲中之戲
兩個主角坐在咖啡館里試探地聊天,旁邊的人群隨著薩克斯風吹奏的舞曲翩翩起舞,明亮的陽光從窗口照射進來。藝術片導演譚吶帶著劇團和于堇在蘭心大劇院排練舞臺劇《禮拜六小說》,這是其中設定在1937年1月的重要場景。1942年12月,《禮拜六小說》的首演之夜前夕,相似的場景再次出現(xiàn),煙霧繚繞的咖啡館,于堇和譚吶聊著天。而下一個鏡頭,劇場的小咖啡館變成真正的咖啡館,戲里戲外交錯,完美應和了故事中于堇帶著一身秘密回到上海的故事背景。
“戲中戲”的結構是《蘭心大劇院》的一大特色。婁燁形容原作小說《上海之死》用了“極簡主義”四個字,即使《蘭心大劇院》使用“戲中戲”的敘事結構,據(jù)悉,婁燁也沒有使用任何花哨的剪輯方式,簡單的平行剪輯一方面貼合他對小說的理解,一方面也容易被觀眾接受。當然,這非常考驗導演的天賦和功力。
作者風格
不得不承認,《蘭心大劇院》在類型的大框架下,又同時兼具極強的作者性。影片在色彩與音樂上都做了極簡化的處理。通篇采用黑白畫面,全程沒有配樂,而是利用場景聲等實現(xiàn)聲音的多重層次感。相比于以往影像中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這種對空間感的極簡設計和把握更符合時代氛圍,質感也更為厚重。婁燁自己解釋這種選擇為“不希望給人以假、華麗、充滿旗袍和西洋樂的感覺。我希望做減法,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每個個體和他們的感受上?!?/p>
2019年,《蘭心大劇院》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展映之后,鞏俐的老公讓·米歇爾對這黑白影像大加贊賞,“影片的黑白攝影,不是單純的黑或者單純的白,而是不同階度的灰色”。的確,這部電影延續(xù)了婁燁一貫的影像風格:手持鏡頭營造出迷幻不安的失衡感,特寫鏡頭對角色情緒的放大,低亮度的燈光對人物輪廓的模糊,使之與背景產生曖昧的融合。在婁燁手中,這個常規(guī)的類型故事,搖身一變?yōu)橐徊宽嵨妒愕淖髡唠娪?。(?斑馬木笛)
威尼斯電影節(jié)媒體評價
★《好萊塢報道者》:“觀眾在這部電影中看不到婁燁前作的影子,影片整體感覺平穩(wěn)低調。這部講述間諜故事的影片,最精彩的就是對人物身份撲朔迷離的刻畫,每個人都要扮演多重角色?!?/p>
★《看電影周刊》:“在華麗的場景設計和黑白手持攝影下,上海顯得復古又摩登。影片模糊了現(xiàn)實與虛構、戲劇與真實的界限,似真似假,觀眾的思緒在努力地隨之切換中。鞏俐依舊魅力十足,細膩的表演讓角色的情感格外生動,舉手投足之間,將女間諜(亦是女演員)的情態(tài)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p>
★《Total Film》:“鞏俐的表演極具說服力,飾演的是身陷被日本占領的上海著名女演員,在這座混亂和充滿沖突的? ?城市中尋找情報,她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的地方,演員和間諜的身份來回切換。影片中,依托曾劍的黑白攝影和鐘誠的場景設計,整個時代背景的氛圍被完美喚醒,十分優(yōu)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