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生江·尼亞孜 伊力哈木·依馬木
摘要:目的 分析鼻用激素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鼻內鏡術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近兩年內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后分別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最后對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10個月的Lund-Lennedy評分和VAS評分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的兩項評分在3個月階段均無明顯差異,但在10個月階段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性,觀察組無論是在鼻黏膜恢復情況還是在術后疼痛感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鼻用激素對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患者有著一定的積極效果,其能夠促進鼻黏膜恢復,減輕術后疼痛,其可以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鼻用激素;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7-037-01
引言:
鼻內鏡手術是治療慢性鼻竇炎的首要選擇,且在同一手術過程中能夠同步解決鼻竇炎和鼻息肉兩種問題,進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鼻內鏡手術在我國擁有多年的應用歷史,臨床經驗豐富,手術模式和體系成熟,手術成功率相對較高。臨床中在面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時,治療的難點并非集中在手術環(huán)節(jié),而是在手術結束后的用藥治療環(huán)節(jié)。臨床實踐表明,患者在行鼻內鏡手術后無法通過常規(guī)用藥的方式來緩解疼痛以及促進鼻黏膜恢復,且術后的臨床效果不佳,給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身體和心理負擔,甚至可能會引發(fā)醫(yī)患矛盾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我院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內鏡術后的臨床恢復效果,我院嘗試將鼻用激素應用于術后治療環(huán)節(jié)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近兩年內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49例。觀察組共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齡為46.58±6.18歲。對照組共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齡為47.16±5.69歲。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方式,其在行鼻內鏡手術后給予鹽酸麻黃堿滴鼻液進行治療,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量2滴。患者出院后需要在30d時復診,并對其鼻腔內部進行檢查,清除新生肉芽、息肉以及偽鼻黏膜。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治療方式的基本上使用布地奈德噴霧劑,每日使用1次。兩組患者均需要持續(xù)接受治療6個月。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10個月的Lund-Lennedy評分和VAS評分進行比較。前者總分為4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鼻黏膜恢復情況越好;后者為術后疼痛情況分析,總分為10分,分值越低說明疼痛感越輕。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評分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屬于鼻竇炎的慢性化膿性表現(xiàn),其臨床發(fā)病率高于急性鼻竇炎,且病灶往往不會集中在一個鼻竇當中,可以導致多個鼻竇同時發(fā)病。慢性鼻竇炎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會造成直接的影響,除了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的癥狀表現(xiàn)之外,還可能會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狀,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臨床中在面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時一般提倡給予藥物治療,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或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再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根治。多數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根除的效果,僅有少部分存在過敏、哮喘等癥狀表現(xiàn)的患者會反復出現(xiàn)。
鼻息肉屬于慢性鼻竇炎的一個亞群,其主要是因為炎癥和變態(tài)反應所造成的??紤]到慢性鼻竇炎的發(fā)展特征,出現(xiàn)鼻息肉屬于一種正常現(xiàn)象,且慢性鼻竇炎患者本身就是鼻息肉的高發(fā)群體。鼻內鏡手術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其能夠同時治療兩種疾病,術后給予鹽酸麻黃堿滴鼻液可以促進患者鼻黏膜的恢復效果,從而徹底消除病痛對于患者的影響。而從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這一藥物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效果不穩(wěn)定的情況,僅有少部分患者在使用之后可以達到快速恢復鼻黏膜的效果,多數患者難以達到預期,從而導致治療周期增加,患者耐受度下降[1]。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屬于鼻用激素類藥物,其近年來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類藥物在緩解術后鼻內疼痛,促進黏膜恢復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且副作用少,發(fā)生率低,整體安全性較高?;颊咴谑褂盟幬镏?,其會以水霧的形式進入患者鼻腔,并轉化為黏稠、膠狀的液體,并直接覆蓋在患者受損的鼻黏膜上,覆蓋率可以達到100%[2]。在患者行鼻內鏡術后立即使用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感,同時也利于消除患者鼻內的水腫表現(xiàn)。從藥理角度來看,鼻用激素類藥物的使用可以強化平滑肌細胞、內皮細胞以及溶酶體膜的整體穩(wěn)定性,并能夠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所產生的反應,這對于促進患者恢復而言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3]。
在本次研究當中,兩組使用不同藥物的患者在治療3個月時并未呈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這說明兩種藥物在初期治療方面的效果相似,差異性不大。而在治療10個月階段則呈現(xiàn)出了顯著差異,這說明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的后續(xù)持續(xù)性治療效果更佳,在保證鼻黏膜恢復效果的基礎上,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此外,根據臨床患者口述表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之后能夠感受到明顯的疼痛感好轉,而對照組患者在用藥后感覺并不明顯。這說明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的鎮(zhèn)痛效果出眾,更適合行鼻內鏡術患者在術后使用。
綜合來看, 鼻用激素對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患者有著一定的積極效果,其能夠促進鼻黏膜恢復,減輕術后疼痛。臨床中在面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鼻內鏡術患者時,應當在術后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患者身體條件和藥物耐受性進行藥物選擇,并優(yōu)先使用鼻用激素給予治療。
參考文獻:
[1]張偉, 王祥明, 丁云峰,等.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后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臨床效果分析[J]. 臨床醫(yī)學, 2014(12):26-27.
[2]劉克劍. 鼻用激素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鼻內鏡術后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9, 29(2):83.
[3]吳學輝. 鼻內鏡術后糖皮質激素浸潤對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近期效果及嗅覺功能的作用評價[J]. 北方藥學, 2020, 17(1):154-155.
通訊作者:伊力哈木·依馬木,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