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瑩瑩 王楠
摘要:心理行為訓練使受訓人員體驗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變化,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進行認知調適,最后通過反復訓練使受訓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應對模式和認知模式,最終積淀成過硬的心理素質,本文探討了心理行為訓練的科目設置的內容和意義。
關鍵詞:心理;行為訓練;科目
心理行為訓練通過運用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以行為訓練為手段,提高受訓人員心理素質的訓練方法。
心理素質的形成是一個由認識、情感、意志到行為、習慣不斷積淀的過程,依據這一規(guī)律,心理行為訓練需要遵循“體驗激發(fā)情感、行為改變認知、習慣積淀品質”的訓練理念。第一,人的心理活動都是因刺激引起的,對客觀環(huán)境的體驗會引發(fā)情緒變化,這種體驗能深化對事物的認識,提高心理活動水平。第二,行為改變認知,行為是個體在刺激影響下產生的活動。正確的認知會導致良好行為,錯誤的認知會導致不良行為。糾正不良行為首先就要改變導致這種行為的錯誤認知。第三,習慣積淀品質。習慣是人們經過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一種不需要經過大腦清晰思考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它可以是多次無意識重復的結果,也可以是有意練習的結果。心理行為訓練通過一系列規(guī)定動作的反復練習,逐步內化為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
基于人們在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科目,提升心理素質。第一,針對剛進入新環(huán)境的受訓人員可能存在的適應問題,開展環(huán)境融入訓練,如信任背摔。信任背摔就是依據個體對于集體歸屬和他人信賴的需求,要求1個人站在戰(zhàn)友中間,背對戰(zhàn)友,直體后倒,由其他人按動作要領將其接住,依次進行,通過這一訓練,受訓人員可以感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產生歸屬感和成就感,從而改變認知,激發(fā)情感,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提高環(huán)境適應和人際適應能力,打牢心理基礎。第二,針對受訓人員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自卑、敏感、不自信等心理特點,開展自信提升訓練。如凌空跨越科目:通過讓大家跨越高空斷橋的活動,幫助大家學會自主調節(jié)焦慮、緊張和恐懼情緒,激發(fā)勇氣和信心,培養(yǎng)有效管理消極情緒的能力。飛躍自我科目針對危急情境中可能引發(fā)的消極認知和行為應對方式,要求讓大家站在8米高的晃動立柱上,抓握空中單杠的活動,誘發(fā)出恐懼情緒,體驗恐懼情緒,調節(jié)生理,轉化認知,培養(yǎng)冷靜果敢、主動冒險、充滿自信的心理品質。這兩個科目主要是讓受訓人員不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能抱有堅定的信心,培養(yǎng)其不畏困難、不懼失敗、勇于拼搏的自信品質。第三,在受訓人員前期不斷嘗試學習訓練的過程中,存在的意志不堅定特點,開展挫折耐受訓練,如勇闖天塹針對人在劇烈活動中容易出現的應激反應,設置高強度的刺激情境,要求受訓人員在訓練器械10米高空吊索橋上,由一端走到另一端,在行進過程中,針對其想要快速通過的心理,有意設難,讓其重新返回,造成期望成功與遭受失敗的心理沖突,使其在多次受挫中增強心理耐受力。攀峰越險科目要求受訓人員攀爬訓練器械上的繩網到達10米高處,并跨過6個蕩橋。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出現干擾情況,讓受訓人員真切體會在極度疲勞和緊張的狀態(tài)下,如何排除外來干擾,穩(wěn)定心理情緒,保持戰(zhàn)斗意志,圓滿完成任務。這兩個科目通過設置困難情境,讓受訓人員在多次失敗中經受磨練,培養(yǎng)勇敢、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第四,針對受訓人員在人際交往上存在的困惑心理,開展人際溝通訓練,如依存共度:要求兩名受訓人員分別站在訓練器械上間隔1.2米,距地6.6米的兩根鋼絲上,掌心相抵,保持身體平衡,協調一致地從一端走到另一端,通過這個項目的訓練,強化受訓人員的主動溝通意識,培養(yǎng)互信、互助、協力、合作的心理品質。還有勇攀高峰:通過兩個人相互配合攀越高空橫梁的活動,強化大家的溝通意識,培養(yǎng)甘為人梯、同心合力、勇往直前的價值取向和個性特征。這兩個項目通過兩個人之間的密切協作,培養(yǎng)大家主動溝通、相互信任和互助協作意識。第五,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同樣一支團隊,可以死氣沉沉,也可以生龍活虎。開展團隊協作訓練對于提升團隊凝聚力很重要。合力沖擊項目就是依據集體所具有的力量來整合功能,設置個人難以逾越的困境,要求一個班的成員合力翻越4米高臺,體驗集體團結配合的功能,激發(fā)受訓人員的團隊歸屬感,培養(yǎng)集體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集體內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培養(yǎng)團隊的每個人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完成共同任務、相互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經過這一系列結合生活實際的心理行為訓練,受訓人員由最初的畏難情緒、望而卻步到最后沖頂的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體驗了焦慮、恐懼的情緒,也體驗到了喜悅和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自信心得到提升,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但是潛力能不能發(fā)揮出來主要依靠的是個人的信心,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極大的能力和豐富的資源,不去試一下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只有相信自己,敢于突破和挑戰(zhàn)自我,才會發(fā)現不一樣的自己;其次,更新了對他人的認知,朋友的信任和鼓勵很重要,學會激勵他人是提高團隊戰(zhàn)斗力、高效開展工作的有效手段,這種鼓勵不僅是對他人的鼓勵,也是對自己的鼓勵;最后,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人不管自己有多大的力量,也不可能事事成功,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得到充分發(fā)揮。受訓人員在心理行為訓練過程中,通過在特定情境中體驗不同的訓練科目,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改變了對自己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和對問題的看法,不斷優(yōu)化認知態(tài)度,并且在持續(xù)的訓練中塑造了良好的心理品質。
2021年信息工程大學校級教育教學立項“課程思政背景下學員心理品質培育的學科滲透研究”(項目編號:JXYJ2021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