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市場營銷研究近幾年保持較高熱度,學術研究產出頗豐。為了更清楚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與趨勢,文章以CiteSpace5.6.R2軟件為工具,對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核心期刊關于旅游市場營銷研究進行檢索可視化分析。從作者與機構合作圖譜看,合作研究產出少。從關鍵詞共現圖譜來看研究范圍過于狹窄,且縱深研究不夠。文章以客觀數據和圖譜為依據,對旅游市場營銷的研究發(fā)展進行分析和總結,同時提出相關展望,為該領域的后續(xù)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市場營銷;CiteSpace;可視化
1.研究工具與數據來源
1.1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美籍華人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開發(fā)的一款文獻可視化分析軟件,可以做文獻的主題、研究者、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可以對某一領域的研究進行聚類分析,了解文獻之間的相關關系與研究現狀還可以對未來研究趨勢做出預測的學術軟件。文章選取CiteSpace5.6.R2版本作為文獻計量工具對國內旅游市場營銷的研究核心期刊文獻進行分析。
1.2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為中國知網的檢索文獻,檢索條件設置為“篇名=旅游營銷 OR 關鍵詞=旅游市場營銷”,并勾選期刊來源為核心期刊與CSSCI期刊不包含博碩士學位論文,不設置檢索年限,全選檢索出的文獻后導出格式為Reforwork,經過CiteSpace的數據格式轉化輸出的文檔進行后續(xù)操作。
2.1文章來源(機構,作者)圖譜分析
旅游市場營銷的研究在核心期刊的發(fā)文數量如圖1所示,隨著對旅游業(yè)的產業(yè)性質劃分后,開始了產業(yè)營銷的相關研究,但前期文章數量較少且增長較慢。2000年后,城鎮(zhèn)居民年均人收入6295.9元,收入增幅6.9%;農村居民年均人收入2282.1元,較上年增幅3.2%,國內旅行社8993家,星級飯店10481家,增幅分別是22.7%和48.9%。加上當年開始實行的五一黃金周。旅游的“有錢,有閑”條件符合,人們的出游欲望強烈,出游需求增加。學術研究對旅游營銷開始重視,論文數量開始快速增加。近幾年發(fā)文增加數量趨于平穩(wěn),營銷理論運用貼近營銷現狀。從傳統(tǒng)的4P營銷理論到文旅產業(yè)融合與價值鏈營銷理論運用創(chuàng)新;從具體目的地營銷管理策略研究到全域旅游研究,加入互聯(lián)網營銷思維、方法以及形成相應的理論。
從發(fā)文單位來看,基本符合我國旅游研究機構的知名度與影響指數排名。但是從機構的發(fā)文量來看,并不能看出旅游市場營銷研究的熱點機構,說明各院校研究合作不夠集中,不能形成研究機構的合作體系網絡。且每個院校的產出量占比都低,表明該方向各高校研究實力較為分散。
3.2作者與機構共現圖譜分析
為了更好的考察旅游市場營銷研究領域各位作者之間的合作情況,本文中設置TopN =40,TopN%=10?;谘芯空撐牡陌l(fā)文機構與發(fā)文數量初步篩選來看研究不夠集中,所以降低節(jié)點門檻,設置C/CC/CCV三個閾值(1,2,20)(1,3,20)(1,3,20),生成旅游市場營銷研究作者的合作圖譜,如圖3所示。其中作者合作較為分散,所以并沒有形成中心度排序,圖上端節(jié)點環(huán)表示文章發(fā)表年度,多處散點作者遍布整個圖譜,多條邊的小方格網絡表示作者間的合作。說明該領域的研究是以單獨個體研究者開展研究為主,小團體內部合作形成研究小群體已經開始形成,但未來還需要加強各個研究者之間的深度合作,為該領域研究者搭建一個平臺。
作者網絡合作密度0.003,且作者學術研究背景多有不同。從作者的中心度來看主要有“周永博,李山,熊國保,周玲強,李天元”排名靠前,說明該領域這幾位研究者成果突出,并且已經開展小團體之間的合作了。分析圖中的關聯(lián)線路并結合文獻可知:周永博等人合作密切,主要研究的是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積極作用。熊國保等在該領域主要研究的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營銷問題提出以市場為導向,用創(chuàng)造型的思維,宣傳促銷為手段,競合為道路,生態(tài)為內容的旅游營銷管理研究。
3.3關鍵詞共現分析(共現,時區(qū),突現)
論文的關鍵詞是文章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的提煉與概括,設置關鍵詞共現分析是文章的主體部分,TopN=30,TopN%=15,考慮到關鍵詞之間的共現密度較大,設置閾值C / CC /CCV為(1,2,20)(1,3,20)(1,3,20),運行CiteSpace結果如圖4所示。網絡密度0.0364,雖然關鍵詞關系連接線密度相比作者和機構的雖然要大一些,但是網絡結構看起來仍然松散。田里等用Bicomb軟件做的CSSCI期刊關于旅游市場營銷關鍵詞共詞矩陣,最后用SPSS做的聚類分析,雖與本文所要研究的目標最為相近,但研究使用工具不同。除去主搜索詞外,從網絡圖譜中可見中心性較大的關鍵詞還有營銷策略與生態(tài)旅游。
4、結論與啟示
4.1結論
從發(fā)文總量的增長趨勢來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增長穩(wěn)定,通過對235篇核心期刊的可視化分析發(fā)現:旅游市場營銷領域研究發(fā)文量增速雖有放緩,但年均增加量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機構間的合作不夠緊密,研究實力較為分散,不能形成該領域具有領導地位的研究機構。且研究者之間合作聯(lián)系更加松散,小團體內部合作已經開展,但研究者仍以“單打獨斗”為主。未來要加強社會科研機構、高校、政府研究院等之間的聯(lián)系,項目合作背景與論文來源偏向混合機構,建立相應的引導平臺與機制。
4.2展望
由于各種突發(fā)事件可能性的存在,導致傳統(tǒng)的旅游市場營銷不能很好地滿足旅游市場的變化和游客需求的豐富化。自今年疫情發(fā)生以來,國內旅游呈現出三個新現象:景區(qū)預約限流、云旅游、網絡帶貨旅游產品直播。給旅游企業(yè)的啟示是:流量的能力;新技術的使用能力;用戶與游客的接觸能力。給旅游營銷研究者的啟示是:將更加關注康養(yǎng)旅游與生態(tài)旅游的研究;學習使用新事物,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要更加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高夢浠.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成就與展望[J].價格月刊,2018(11):73-77.
[2] 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及關于《綱要》報告的決議http://www.gov.cn/test/2008-04/22/content_950895.htm
[3]張汝昌.旅游營銷中有關“回扣”問題的思考[J].旅游學刊,1993(05):27-29+59.
[4]劉杰.論提高旅游規(guī)劃質量的幾個問題[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4(04):56-59.
[5]楊勇,許鑫.我國旅游研究者學術影響力及學科發(fā)展研究——基于CNKI旅游學術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J].旅游學刊,2017,32(09):103-115.
作者簡介:王太燦(1995-),男,漢,籍貫河南省信陽市,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郵輪旅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