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母親節(jié)”廣播中朗誦“偉大的慈母”。母親聽著聽著竟笑了,說:“凈唱高調(diào),不實際!”我吃了一驚,歌頌母親怎么會是唱高調(diào)?母親繼續(xù)笑著說:“什么偉大的慈母,那是對自己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就是后媽?!?/p>
我?guī)缀躞@訝和敬佩得說不出話來,我的母親太了不得了,竟然能有如此強的自省意識。于是我激動地說:“媽,你是真正偉大的慈母!”
母親似乎有點臉紅了,趕緊說:“小點聲兒,別讓鄰居聽見笑掉大牙!”
我不是夸自己的母親,因為我母親真就是非一般的母親。在那些貧窮的日子里,父親進了勞改隊,母親就給人家看孩子掙錢糊口。那個孩子非??捎H可愛,孩子的家庭也有“問題”,因為“同病相憐”,母親就格外疼愛。一個中午,很多個抱著孩子的婦女在街上曬太陽。這時,街道主任過來,喜氣洋洋地給所有的孩子發(fā)喜糖,因為她兒子剛剛結婚。發(fā)到我母親跟前卻停住了,因為我母親和孩子來自“有問題”的家庭。孩子不懂事,伸著小手,可憐巴巴地看著。母親心里一陣酸楚,卻很自然地抱著孩子走出人群,含著淚花對孩子笑著說:“寶貝,那糖是苦的,奶奶給你買塊甜的……”
后來母親對我說起這件事時,眼淚依然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說:“媽,你無論對自己的孩子或別人的孩子都是慈母,你永遠不會成為后媽!”
改革開放后,母親曾經(jīng)看護的那個孩子成了大老板,但母親在街上看到大老板從轎車上下來時,卻佯裝不認識。鄰居們說:“大老板小的時候,你看了多少年啊!”言外之意,這個大老板應該對母親表示點兒感謝。
母親平靜甚而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看一百年也是人家的孩子啊!”
這就是我的母親。倘若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能堅定地跨越一道道溝坎,應該說有母親優(yōu)秀的基因。
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人對我提問:“母親、妻子和孩子,這三者在你心中哪個第一重要?”我老老實實地回答:“從感情上講,孩子第一,妻子第二,母親第三。從恩情上講母親第一,妻子第二,孩子連一百也排不上。”那提問者繼續(xù)問:“母親、妻子和孩子同時得病了,你先去看誰?”我又老老實實地回答:“母親病了,我會焦急萬分,等周六周日休假時一定去看望;妻子病了,我會驚慌失措,不顧領導的批評,提前下班回家;但孩子病了,我干脆就瘋了,不管當時干什么重要的工作,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扔下就往家跑!”
那個提問者笑起來,用諷刺的口氣說:“你堂堂一個作家,能將養(yǎng)育你的母親排在你妻子和孩子的后面,我感到非常驚訝!”會場上很多人哈哈大笑起來。
是的,人的情感有時不能一加一等二。不管你怎么諷刺怎么笑,與妻子和孩子相比,母親一般是排在最后的。當然,在你還是嬰兒,還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時候,母親在你的心中是排在第一的。為什么呢?因為你需要她——沒有母親,你會挨餓,你會受凍,你會受欺負,你一天也活不了!
有這樣一個至今想來仍使我傷感的故事:母親與兒子在一個漆黑的森林里,怎么走也走不出來。絕望之時,神的聲音在空中響起:只有燃燒一顆人心,才能照亮前進的路,走出黑暗的森林。這時兒子就從后面一刀將母親殺死,然后點燃母親的心,照亮前行的路。但由于走得急切,不小心被樹根絆倒。這時,母親那顆燃燒的心卻顫抖地問,孩子,小心點兒,你摔疼了嗎?
這就是母親,你在母親的心中永遠真正地排第一,因為母親并不是需要你才將你排第一,那是無私的母愛。嚴格地說無私的母愛也是無理性的愛。99.99%的母親都會認定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漂亮,最可愛。有一篇童話,說烏鴉媽媽對自己女兒在選美大賽上落選這事兒感到非常氣憤,最后走遍全世界,發(fā)現(xiàn)最美的鳥兒還是她的女兒。母親對兒女的偏愛達到如此匪夷所思的程度,這就是母愛的可敬和可憐。可是作為兒女的我們能這樣偏愛父母嗎?即使有這種偏愛,能占同樣的百分比嗎?
近些年來,微信上總發(fā)出一些喋喋不休地勸導年老父母的信息:不要再為下一代熬心血了,為自己想想吧,為自己多活兩天吧……其實是沒用的,母親永遠不會不顧及兒女而為自己多活兩天。當然有例外,那也是萬分之一或萬萬分之一。我曾多次說過,我們?yōu)槭裁雌疵貜娬{(diào)孝心,為什么老是歌頌母親——因為我們永遠也對不住為我們熬盡心血的母親!
一個年輕的女士在說到母親的病逝時,熱淚盈眶。她說她的孩子病重時,她在醫(yī)院日夜陪護。而母親病重,她卻只是抽空去看一下而已。她后悔不能像陪護孩子那樣陪護母親,這令她萬分悔恨。我安慰她說:“其實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代一代往下愛,這是人性,也是天性。你不要老是內(nèi)疚對不住母親,因為你也是母親,你的孩子如果有了孩子,她的愛照樣會把你排在孩子后面?!?/p>
母親永遠為下一代的生命做出沒有回報的犧牲。所以我們無論怎樣歌頌,怎樣贊美,怎樣反思和后悔,也無法擺脫內(nèi)心深處的痛不欲生。
【選自微信公眾號“作家鄧剛”】
插圖 / 為母親撐傘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