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啟
大自然非常奇妙,有些動物身上居然長著一對或多對類似眼睛的斑點,我們稱之為“眼斑”。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眼斑只是裝飾,其實它們對動物的生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蝴蝶
蝴蝶的種類繁多,大部分以吸食花蜜為生。其中最大的是新幾內(nèi)亞東部的亞歷山大女皇鳥翼鳳蝶,翅展可達31厘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翅展只有7毫米。
許多蝴蝶的翅膀尾部有一些醒目的、如同眼睛的眼斑。不同種類的蝴蝶,眼斑的形狀和數(shù)量都不一樣。
這些眼斑有什么用呢?有的科學家認為,蝴蝶翅膀上的眼斑是為了迷惑捕食者,讓其誤以為是頭部,即使這里被攻擊,也沒有關(guān)系,造成的傷害并不大;有的科學家認為,眼斑及其周圍的條紋組成的復雜圖案是為了嚇唬捕食者,讓其產(chǎn)生恐懼心理,從而放棄捕食的念頭。無論是哪種情況,眼斑都對蝴蝶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毛毛蟲
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許多毛毛蟲外表怪異,長有毛刺,而且刺有劇毒,人不小心碰到的話,接觸的部位會疼痛無比,如同火燒一般。
毛毛蟲沒有翅膀,而且移動的速度非常慢,很容易遭到鳥類等捕食者的襲擊。為了保護自己,有些體表無毛的毛毛蟲就進化出了防御天敵的特征。有的毛毛蟲頭部長有眼斑,用來模仿蛇的外形,達到嚇退捕食者的目的。有的毛毛蟲周身布滿了眼斑,捕食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毛毛蟲,都會感覺毛毛蟲的眼斑在盯著自己,而鳥類似乎對這種“假眼”天生就有一種恐懼感。
四斑蝴蝶魚
四斑蝴蝶魚俗稱“四眼蝶”,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部,經(jīng)常在珊瑚礁周圍活動,覓食珊瑚蟲等。
四斑蝴蝶魚體型較小,呈橢圓形,外表迷人,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熱帶觀賞魚類。它們的偽裝極為巧妙,真正的小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中,而在靠近尾柄處長著一對帶有白邊的黑色斑點,十分醒目,如同眼睛一般,常使捕食者產(chǎn)生錯覺,誤以為是其頭部。如果捕食者向四斑蝴蝶魚的眼斑部位發(fā)起攻擊,四斑蝴蝶魚受驚就會迅速擺動鰭部,進而逃之夭夭。
四眼斑水龜
四眼斑水龜分布于中國、老撾、越南,棲息于山區(qū)、丘陵地帶的坑潭和溝渠中,主要以小魚蝦和水生昆蟲等為食。
四眼斑水龜?shù)念^部光滑無鱗,吻短而尖,尾部纖細,其頭頸部為橄欖色,背甲和四肢為黑褐色,腹甲為棕黃色。它們的頭后側(cè)有2對前后緊密排列的眼斑,每個眼斑有1個黑點,幼龜及雌龜?shù)难郯咄ǔJ亲攸S色的,而雄龜?shù)难郯呤撬{綠色的。還有一種眼斑水龜也長有2對眼斑,但是有一對眼斑形態(tài)不太完整,而且缺乏色彩,看起來不太明顯。它們通過“假眼”迷惑捕食者,或者引誘獵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