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志,李 璐,劉永明,潘 明
(四川輕化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四川自貢 643000)
從有記載的歷史開始,酒已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適度飲酒可能有益人體健康,但過量飲酒或酗酒是全球范圍內(nèi)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飲酒文化相當濃郁,飲酒人群極其龐大,由飲酒引起的健康問題和社會問題也很嚴重。急性大量飲酒可引起惡心、嘔吐、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癥狀,而長期飲酒會導致精神障礙、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每年因為過度飲酒造成的人力、財力損失也不可估量。為了減少醉酒事件的發(fā)生和降低醉酒造成的損失,以及提升飲酒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者們廣泛研究了可能具有解酒作用的食物、藥物及其他制品。本文主要總結(jié)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關于食物、藥物及其他制品在解酒方面的研究進展。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結(jié)果顯示酒精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存在J 型或U 型曲線關系[1],如圖1所示。
圖1 全因死亡和飲酒的相對風險[1]
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入10 g 左右酒精,與不飲酒者相比,死亡風險會降低15%[2]。同樣地,大約100 多年前,巴爾的摩的一項人口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飲酒的人明顯比不喝酒和酗酒的人壽命長[3]。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也認為,適當飲酒具有開胃消食、驅(qū)寒、舒筋活血等功效[4]。一些實驗研究表明,適量飲酒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凝血因子、胰島素敏感性和炎癥等發(fā)生有益改變,從而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冠心病的發(fā)生[5-6]。然而,也有研究指出,酒精的攝入無論是否適量,對人體都會產(chǎn)生傷害,并不存在適量飲酒這種事情[7]。總之,關于飲酒健康的爭論仍在持續(xù),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過量的酒精攝入與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有關,主要有肝病,如相對溫和可逆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肝硬化;嚴重不可逆轉(zhuǎn)的酒精性肝硬化、酒精肝衰竭、癌癥、高血壓、中風、冠心病等[8-11]。在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有3,000,000 人(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5%)死于飲酒引起的200 種以上的疾病和其他傷害[12]。此外,酒精還是一種具有上癮屬性的物質(zhì),飲酒可使人向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s,AUDs)發(fā)展。AUDs 是全球范圍內(nèi)普遍存在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在病理上為酒精成癮,具體表現(xiàn)為生活中飲酒毫無節(jié)制。AUDs 往往會導致身體健康狀況的下降,對社會經(jīng)濟造成負面影響[13]。在我國,每年因酒駕而產(chǎn)生的交通事故近萬起,占總交通事故的2%左右,死亡人數(shù)約3000~4000 人/年,約占總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的3%[14]。據(jù)2009 年10 月英國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約986,000 宗暴力事件(占總暴力事件的50%)是罪犯在酒精作用下發(fā)生的[15]??傊?,在全球范圍內(nèi),酗酒引發(fā)的問題已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因此,如何減少飲酒或過量飲酒引起的各種問題已成為人們的焦點。然而,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禁酒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酒文化,那么,在正常飲酒情況下,如何通過相關解酒食品和藥品避免或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成為科學家們關心的問題。
解酒,顧名思義是減輕醉酒的癥狀,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如若不了解酒精在人體的代謝過程,則科學的解酒無從談起。因此,在介紹解酒機理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酒精的代謝過程。
酒精是高度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的小分子物質(zhì),其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是一個快速的過程,攝入后30~90 min 內(nèi)血液酒精濃度即可出現(xiàn)峰值。酒精攝入后,大約20%在胃里被吸收,80%在上小腸里被吸收。在胃黏膜,5%~10%的乙醇被乙醇脫氫酶同工酶7(Alcohol Dehydrogenase 7,ADH7)代謝,這被稱為乙醇的胃一級代謝;剩余的乙醇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并在門靜脈進行部分代謝(未完全被肝臟代謝的乙醇流出肝臟)。大約占總攝入量90%的乙醇在肝內(nèi)進行代謝,也有少量的乙醇在肺進行代謝,約占總攝入量5%的未被代謝的乙醇則通過腎臟(0.5%~2%)、肺(1.6%~6%)和皮膚(<0.5%)排出。
乙醇在人體內(nèi)的代謝可大致分為兩類:氧化代謝和非氧化代謝[16],如圖2。其中,氧化代謝共有4種途徑,分別為乙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脫氫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參與的代謝途徑、光滑內(nèi)質(zhì)網(wǎng)微粒體乙醇氧化代謝途徑、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參與的氧化代謝途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參與的氧化代謝途徑。
圖2 醇的氧化和非氧化代謝[16]
ADH 和ALDH 參與的代謝途徑是乙醇代謝的最主要途徑。該途徑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ADH 將乙醇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致癌物。該步驟是乙醇代謝的限速步驟。參與此步驟的ADH 在人體內(nèi)有7 種,根據(jù)其組織特異性表達、催化性能和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可歸為5 類(I—V),它們均屬于中鏈脫氫酶/還原酶(Medium chain dehydrogenases/reductases,MDRs),MDRs 通常將簡單醇(如甲醇和乙醇)氧化為醛(即甲醛和乙醛),同時伴著NAD+還原為NADH。然后,在ALDH 的作用下,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變成乙酸,乙酸經(jīng)過乙酰輔酶A合成酶合成乙酰輔酶A進而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最終代謝成水、能量和CO2。
乙醇氧化代謝的第二種途徑是光滑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的微粒體乙醇氧化系統(tǒng),主要是細胞色素P450 酶2E1 亞型(Cytochrome P450 proteins 2E1,CYP2E1)作用下的乙醇氧化代謝。該途徑大約代謝掉5%的乙醇。乙醇本身會誘導CYP2E1 的活性,因此該途徑也會影響其他外源性藥物(如撲熱息痛和可卡因)的代謝。通過CYP2E1,體系會產(chǎn)生ROS,并可能發(fā)生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此外,CYP2E1 參與的氧化過程中消耗NADPH、質(zhì)子H+和O2,將乙醇轉(zhuǎn)化為1,1-乙二醇,1,1-乙二醇在相關酶的參與下失去一分子水轉(zhuǎn)化為乙醛。
乙醇的第三種氧化代謝是CAT 參與的氧化代謝,在H2O2參與下經(jīng)過CAT 作用,將乙醇氧化為乙醛。
乙醇的第四種氧化代謝是在ROS 的作用下將乙醇轉(zhuǎn)化為1-羥乙基自由基。乙醇的4 種氧化代謝的主要產(chǎn)物是乙醛,乙醛最終氧化為乙酸。乙酸在肝外組織中乙酰輔酶A 合成酶的作用下轉(zhuǎn)變?yōu)橐阴]o酶A,最終分解為CO2和H2O,或者參與脂肪酸、膽固醇或氨基酸的合成。乙醇在人體氧化代謝之外,還會發(fā)生非氧化代謝。非氧化代謝產(chǎn)生乙基葡萄糖醛酸苷、硫酸乙酯、亞硝酸乙酯、磷酸乙酯、磷脂酰乙醇和脂肪酸乙酯(如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硬脂酸乙酯)等微量代謝物。這些微量產(chǎn)物可以在乙醇暴露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后被檢測到,因此可被作為代表乙醇暴露的替代生物標志物。然而,由于其半衰期較長,因此對監(jiān)測酒精消耗量非常重要。
酒精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物質(zhì),如具有致癌作用的乙醛,能夠?qū)е轮|(zhì)、DNA、蛋白質(zhì)過氧化的自由基等。解酒就是要減少這些物質(zhì)的產(chǎn)生或停留時間,或者快速逆轉(zhuǎn)、修復酒精性損傷,一種方式是加快酒精的代謝,減少血液中酒精的濃度,以緩解醉酒的癥狀,減少酒精及其代謝中間產(chǎn)物在人體中的停留時間;另外一種方式則是通過一些功能性制品的攝入減輕酒精對肝臟及心血管等臟器的傷害。
2.2.1 基于ADH和ADLH的解酒作用
如前所述,進入人體的乙醇絕大部分是通過ADH 和ADLH 參與的氧化途徑代謝,因此,在解酒制品的研制方面,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是針對ADH和ADLH 進行研究。酒精攝入后,大約20%通過胃被吸收,80%則通過小腸被吸收。因此,通過加強乙醇在胃中的代謝,可以降低小腸吸收乙醇的量,從而可以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濃度,減輕醉酒癥狀,即是通過加強乙醇的首過效應而達到解酒的目的。乙醇的胃一級代謝主要是ADH7 作用下進行的,故而,通過增強ADH7 的活性,或者增加ADH7量,也可起到解酒作用,從而減小乙醇對肝臟、腦等重要機體器官的毒害作用。然而,酒精代謝的產(chǎn)物乙醛,具有很強的毒性,因此,避免乙醛在體內(nèi)的積累尤為重要。一方面,可通過相應的途徑,增強ADLH 活性;另一方面,可通過開發(fā)刺激ADLH 產(chǎn)生的制品,即可起到解酒的作用。
2.2.2 基于保肝護肝的解酒作用
如前所述,肝臟是酒精最主要的代謝場所,過量飲酒首先會引起肝臟的損傷。酒精性肝損傷會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如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從而大量消耗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使脂質(zhì)發(fā)生過氧化產(chǎn)生致癌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17];產(chǎn)生大量的NADH,影響三羧酸循環(huán)和脂肪代謝,造成脂肪在肝細胞中的堆積和脂質(zhì)代謝紊亂,從而使得血液中總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升高[18];肝細胞通透性增加,導致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門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進入血液,使得血液中ALT 和AST 含量增加[19];或者直接導致肝組織發(fā)生病變。因此,通過相應的食品、藥品增強肝組織中SOD、CAT、GSH的活性,改善肝細胞的通透性,從而降低酒精引起的血液中AST、ALT、TC、TG 的含量增加,避免肝臟中MDA 的積累,改善酒精性肝損傷的組織學病變,可減輕酒精的毒副作用,從而起到解酒護肝的作用。
長期過量飲酒也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進而使血清內(nèi)毒素水平升高,而內(nèi)毒素可與肝臟內(nèi)Kupffer 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CD14結(jié)合,激活核轉(zhuǎn)錄因子NF-κB,釋放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從而誘導肝細胞的壞死、凋亡,促使肝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和纖維化,加重肝細胞損傷。因此肝組織內(nèi)NF-κB、TNF-α蛋白表達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及炎癥反應程度的大小[20]。因此,在研究解酒制品的解酒作用時,若發(fā)現(xiàn)其能夠調(diào)節(jié)肝組織內(nèi)NF-κB、TNF-α 蛋白的表達水平,也可被認為有解酒護肝的作用。
通常,人們在飲酒時會吃一些食物。其中,有些食物能夠抑制酒精的吸收且具有保肝作用,而另外一些則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
3.1.1 果蔬類
Srinivasan等[21]通過體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蘋果、芒果、西瓜、木瓜、菠蘿、石榴、獼猴桃、檸檬、苦瓜、胡蘿卜、生姜能夠增加ADH 的活性,降低ALDH 的活性。而橘子、楊桃、黃瓜、椰子汁等的作用剛好相反,能夠降低ADH 的活性,增加ALDH 的活性。醋栗、大蒜、芫荽能使ADH 和ALDH 的活性都降低,只有少數(shù)的食物如甜青檸、梨、洋蔥、西紅柿能同時增強ADH和ALDH的活性。
李子和香蕉可降低肝臟中SOD 的水平,而洋蒲桃可增加肝臟中SOD 的水平,對酒精引起的SOD衰竭起到保護作用,這可能與洋蒲桃含有花青素、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有關,因為它們有很強的抗氧化特性;檸檬汁能顯著抑制酒精引起的ALT、AST、肝臟TG 和脂質(zhì)過氧化水平的升高,同時也可改善酒精性肝損傷小鼠的組織病理學改變;楊桃、西瓜、山竹、榴蓮可以抑制酒精引起的肝臟MDA水平的升高;黑加侖和火龍果增加了血液中的AST或ALT 水平,說明它們會使酒精引起的肝損傷加重;藍莓能夠提高血清中ADH 活性,加快酒精代謝過程,也能夠使血清中AST、ALT、ALP、TC、TG 的含量顯著下降,肝組織中MDA 的含量下降,SOD、GSH 的含量顯著提高,下調(diào)肝微粒體中CYP2E1 的表達,上調(diào)肝微粒體中血紅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達,這說明藍莓能夠降低機體由于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氧化應激反應,使氧化應激對機體的損傷降低。
有研究表明,山核桃殼提取物對酒精誘導的肝損傷大鼠具有抗氧化和抗基因毒性[23];蔬菜中黃瓜菜和蹄葉橐吾也可增強肝臟抗氧化活性[24];發(fā)芽和發(fā)酵的綠豆被證明比綠豆對肝臟提供更有效的保護,血清生化指標和組織學觀察結(jié)果都有所改善[25];印度獐牙菜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明顯延長醉酒時間和縮短醒酒時間,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濃度;石油醚萃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AST、ALT 活力;乙酸乙酯萃取物更能顯著提高肝臟中SOD 和GSH 的活力,降低MDA 的含量及肝臟指數(shù)[26]。
3.1.2 畜產(chǎn)類
蛋清能夠增加ADH 的活性,降低ALDH 的活性,而蛋黃能使ADH 和ALDH 的活性都降低;乳制品中酪乳和益生菌飲料能夠降低ADH 的活性,增加ALDH 的活性;牛奶能使ADH 和ALDH 的活性都降低;而切達干酪能夠同時增強ADH 和ALDH的活性[21]。
3.1.3 糧油類
糧油類食物中燕麥片、花生、小米、高粱、玉米能使ADH和ALDH的活性都降低;大豆提取物和發(fā)酵大豆由于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酒精性肝損傷的生化指標;苦蕎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蘆丁和槲皮素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對大鼠酒精性肝損傷也具有保護作用[29];植物油中黑種草油能降低酒精性肝損傷大鼠的氧化應激,增強其抗氧化防御活性;亞麻油對酒精性肝損傷具有預防作用,而低-ω3 脂肪酸減弱小鼠酒精性脂肪肝,降低血清和肝臟脂質(zhì)的含量[30]。
3.1.4 其他食物
肉豆蔻皮、姜黃、葫蘆巴籽等能夠增加ADH 的活性,降低ALDH的活性;而胡椒、丁香、肉豆蔻、小茴香、肉桂、咖啡等能使ADH 和ALDH 的活性都降低。韓光順等[31]研究發(fā)現(xiàn),茴香提取液能顯著降低小鼠肝臟MDA 水平,明顯提升腦指數(shù)、SOD 活性、GSH 水平;在預防和治療醉酒方面,醉酒時間明顯延長,醒酒時間明顯縮短。對于香料,據(jù)報道,生姜納米顆??杉せ頝rf2,這是參與轉(zhuǎn)錄的細胞穩(wěn)態(tài)關鍵調(diào)節(jié)因子,能夠增加抗氧化基因的表達,以減少酒精性肝損傷小鼠體內(nèi)活性氧的產(chǎn)生[32]。楊希[33]發(fā)現(xiàn)普洱茶珍顯著降低醉酒小鼠的全血乙醇和乙醛濃度,增加胃和肝的中ALDH 和ADH 活性,增強小鼠對酒精的耐受能力,縮短其醉睡時間。普洱茶珍中主要成分茶多酚可顯著降低乙醇和乙醛濃度,能夠升高肝和胃中ADH 酶活性;茶褐素可顯著增強肝和胃中ALDH 酶活性;茶多酚、茶褐素、咖啡因使血清中AST、ALT 有一定程度下降,并縮短醉酒小鼠醉睡時間;樟芝能明顯降低酒精損傷后AST、ALT 活力,提高SOD 和GSH的水平[34]。
3.2.1 單味中草藥
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交叉研究評估了一種甘草酸在飲酒期間的肝保護作用,與單獨飲酒相比,在飲酒期間飲用專有的甘草酸產(chǎn)品可抑制酒精引起的肝功能酶包括ALT、AST、谷氨?;D(zhuǎn)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的升高,因此認為該產(chǎn)品可能有助于改善肝臟健康[35]。而葛花被認為有去除乙醛的能力[36]。葛花中的鳶尾苷能夠顯著降低血液中ALT、GGT、AST 的水平,調(diào)節(jié)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通路的干擾從而改善小鼠肝線粒體功能障礙。此外,葛根能夠抑制線粒體中ALDH2的活性,因此可以使血液中乙醛濃度增加,可作為解酒藥用于酒精使用障礙者。王樹深[37]也研究了葛根提取物,主要為異黃酮,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大,改善了小鼠體重、肝指數(shù)的變化和肝功能指標AST、ALT 和ALP(堿性磷酸酶)異常;對酒精誘導提高的血脂指標TC 和TG 起到了下調(diào)作用,同時有效提高了抗氧化指標GSH、GST 水平和顯著增強了肝臟中ADH 活性。
實驗表明,茱萸能夠減輕酒精所致大鼠胃損傷的作用[38];枳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被用來保護酒精引起的肝損傷[39]。同時,枳椇還被報道能夠增強ADH 和ALDH 的活性[40];胡蘆巴的種子能夠改善肝臟的病理改變,改變肝細胞的蛋白表達,提高抗氧化酶的水平[41];雞內(nèi)金水煎液可延長醉酒初期小鼠的金屬網(wǎng)攀附時間,同時降低小鼠血中乙醇濃度[42]。
3.2.2 復方中草藥
目前也有很多復方類解酒中草藥制品出現(xiàn),主要的成分絕大多數(shù)以葛根、葛花、枳椇為主,比如食源復方解酒口服液(葛根、枳椇子、猴頭菌、蒲公英、橄欖、人參)、葛根解酒方(葛根、葛花、砂仁、貫眾、甘草)、葛根-枳椇子解酒組合物(葛根、枳椇子)、葛根功能飲料(葛根總異黃酮、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冰糖、檸檬酸)、葛花解酲湯(葛花、茯苓、青皮、木香、陳皮、人參、豬苓、炒神曲、澤瀉、干姜、白術、豆蔻、砂仁)、葛花解酒護肝方(葛花、白菊花、人參、白扁豆)、葛枳口腔崩解片(葛根、枳椇子、山楂、枸杞)、復方石斛解酒護肝口服液(石斛、羅漢果、葛花、山楂等)、益肝草涼茶(梔子、甘草、枸杞子、大棗、葛根、苦丁茶、魚腥草、覆盆子、蒲公英)、解酒護肝湯(葛根、葛花、枳椇子、茯苓、淡竹葉、茵陳、生山楂、六神曲、薄荷、枸杞)、解酒護肝飲(酵素、葛根、藤茶、玉米肽等)、解酒飲(枳梖子、葛根、黨參、陳皮、枸杞子、葛花、山楂、甘草、女貞子)、酒久保甘飲植物飲料(葛根、烏梅、桑葚、白茅根等)、復方護肝解酒晶(余甘果、枳椇子、杭菊花、葡萄籽、檸檬、車前子、鐵皮石斛、羅漢果、陳皮等)、芪葛顆粒(黃芪、葛根、陳皮)等。這些復方中草藥都具有降低小鼠醉酒率,延長醉酒時間,縮短醒酒時間,降低酒精性肝損傷小鼠血液中AST、ALT 含量,提高ADH和抗氧化活性的作用[43-45]。
馬倩倩等[46]研究發(fā)現(xiàn)直接口服ADH,在糾正小鼠酒后步態(tài)不穩(wěn)等運動失調(diào)及縮短睡眠時間方面,效果顯著。Sun 等[47]發(fā)現(xiàn)氧化石墨烯量子點作為新型納米酶用于酒精中毒,可顯著減輕乙醇誘導的細胞存活率下降,并可作為納米酶加速乙醇代謝,避免有毒中間體在細胞中積累,減輕線粒體損傷和自由基的過量生成。Liu 等[48]將具有互補功能的乙醇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組裝并封裝在一個薄的聚合物外殼內(nèi),形成酶納米復合物,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醉酒小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這種方法提供了一種新的替代解藥和預防酒精中毒。Xu 等[49]將乙醇氧化酶(Alcohol oxidase,AOx)、CAT、ALDH 的納米膠囊協(xié)同遞送到肝臟,在肝臟中,AOx 和CAT 催化酒精氧化為乙醛,而ALDH 催化乙醛氧化為醋酸。給醉酒小鼠服用解毒劑后,解毒劑會迅速在肝臟中積累,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顯著降低。
高慧[50]從韓國泡菜制品中篩選出一株具有快速解酒效果的厭氧菌——海氏腸球菌(Enterococcus hirae Yl),它可以減少腸胃對乙醇的吸收速度,降低血清中乙醇濃度,降低飲酒后MDA,ALT,AST 活性,增強SOD,CAT,GSH 活性。劉威良等[51]篩選出具有高效乙醇降解能力的嗜酸乳桿菌,并用該乳酸菌,結(jié)合瑞士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互配,用牛奶、新鮮葛根、蔗糖為原料制備出解酒發(fā)酵乳產(chǎn)品,發(fā)現(xiàn)該產(chǎn)品在體外模擬胃、腸消化條件下,能夠顯著增強ADH 活性,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顯著增強。小鼠實驗結(jié)果顯示,該產(chǎn)品能夠降低血液中乙醇濃度、ALT 和AST 活性。Uyanoglu 等[52]發(fā)現(xiàn)姬松茸發(fā)酵液、菌絲和產(chǎn)品也有恢復生化和組織學損傷的能力。
3.5.1 多糖
魔芋粉的主要成分為葡甘聚糖,王敏等[53]通過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魔芋粉可通過對乙醇吸附作用降低進入血液乙醇含量,小鼠模型實驗證明其能顯著提高血液中ADH、ALDH 活力,升高SOD、GSH 水平,降低MDA 含量,降低血和腦中乙醛含量。梁娜等[54]發(fā)現(xiàn)魔芋葡甘聚糖延長了小鼠對酒精的耐受時間,縮短醉酒的維持時間,顯著降低血液中乙醇濃度。鄭連姬等[55]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能增加醉酒小鼠肝組織中ADH、ALDH、P450 含量,降低血清中MDA,升高SOD、NO、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從而降低對胃黏膜的損傷。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麥冬多糖、山藥多糖、桑椹多糖、桃膠多糖能夠延長醉酒潛伏期,縮短醉酒維持時間,顯著提高醉酒小鼠肝臟中ADH、ALDH 活性,降低血清中乙醇和乙醛的濃度,顯著抑制酒精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 升高,并降低肝組織中MDA含量,提高SOD 和GSH 含量[56];螺旋藻多糖能夠顯著提升小鼠腎臟、心臟及肝中SOD、GSH 含量,顯著降低MDA含量。降低肝組織中ALT、AST 含量,有效提高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小鼠的腎臟、心臟及肝中的CAT 活性,增強了小鼠機體的抗氧化能力[57]。此外,硫酸酯化沙棘葉多糖能使小鼠醉酒潛伏期顯著延長,持續(xù)醉酒時間顯著縮短,ADH 活性顯著增強[58]。
3.5.2 多肽
蛋白肽的解酒作用主要是通過提高血液中的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使NAD+穩(wěn)定存在來實現(xiàn)的。目前發(fā)現(xiàn),具有解酒護肝作用的多肽主要有玉米肽、小麥低聚肽、大豆肽、綠豆多肽、脫脂核桃多肽、紫蘇籽、菜籽蛋白肽、絲素活性肽、河蜆肉酶解產(chǎn)物等。其中以玉米水解蛋白或肽的研究最為活躍,體外實驗、酒精性肝損傷小鼠模型實驗都表明,玉米水解蛋白或肽具有增強ADH 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能夠降低酒精對肝臟的損傷,顯著縮短小鼠的醉酒時間,降低血清中乙醇的含量[59]。其他研究還開發(fā)了玉米肽與葛根、藤茶組成的復合物,或者與葛根、菊花等配伍制成玉米肽解酒保肝泡騰片,研究其解酒護肝的作用,發(fā)現(xiàn)效果顯著[60]。
3.5.3 其他功能成分
顯齒蛇葡萄總黃酮、苦蕎麩皮總黃酮可縮短小鼠的醒酒時間,顯著提高小鼠肝組織中ADH、ADLH 活性,降低AST 和ALT 水平,增加SOD 和GSH 水平,減少MDA 含量[61]。辣木籽多酚能夠降低大鼠血液酒精濃度,提升大鼠肝臟ADH、ALDH活力[62]。檜木純露為檜木植物蒸餾精油后所得的冷凝水溶液,含有黃酮類、萜烯類、槲皮素、鞣質(zhì)等多種成分。研究顯示,檜木純露具有防醉解酒作用,可增強酒精中毒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對小鼠酒精性肝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63]。
飲酒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習慣。然而,關于飲酒與人類健康的問題,學界依舊爭論不休。一方面,流行病學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但是更多的證據(jù)表明酒精的攝入能引起多種疾病。在一些場合,飲酒不可避免,這就促使科學家們研究解酒的問題。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強ADH 和ALDH 的活性及如何減小酒精對肝臟的損傷方面。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開發(fā)相關酶制劑直接加快酒精的代謝,其次是攝入能夠增強酒精代謝酶活性或者能減小酒精性肝損傷的食物、藥物。雖然這方面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納米酶制劑效果最好且已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其有效性,但是存在藥物在肝臟中的積累問題,尤其是重復多次給藥很可能會引起相關的免疫反應;增強酒精代謝酶活性的食物、藥物,其作用仍需更嚴格的科學實驗進行驗證,其作用機理仍需進一步研究;雖然很多食物、藥物能對酒精性肝損傷起到保護作用,但其效果仍需進一步提升,其機理依舊有待研究。上述問題的解決,將對相關解酒產(chǎn)品的開發(fā)及降低酒精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