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珠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上更需要綜合性發(fā)展的人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階段的教育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了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設立,是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語文老師,更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語文教育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yōu)秀的品德。而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學習中國文化知識的重要的學科之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通過語文教育來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良文化,傳播中國美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提升自身整體素養(yǎng)。作為老師也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文就如何在小學階段語文的教育過程中揮語文教育的德育功能,而展開論述。
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發(fā)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可以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進入校園,還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老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優(yōu)良品德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作文語文老師應該將德育教育和小學語文教育進行完美的結合。通過對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德習慣。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最大化的把語文教學內(nèi)容和德育教育進行完美的結合,使學生從被動狀態(tài)變?yōu)橹鲃?,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語文課給學生所帶來的利益,才能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的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課本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在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時,同時,提升德育教育。
1.2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是學生樹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這也是學生今后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不僅僅只是加強了學生對于基本語言的學習能力和漢語作為母語的掌握能力,還可以通過語文的學習將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進行發(fā)揚光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開展德育教育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在現(xiàn)在這樣高素質的大環(huán)境中,小學階段語文的教育尤其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針對性的對這些能力進行專項培養(yǎng)。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方式,以便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階段教育中德育的作用。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2.1老師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
由于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思想還未成熟,很容易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作為語文老師,只有在學生中樹立正確辨別是非的能力,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訓練和引導,才能有效的減少學生犯錯誤的概率[2]。同時,這也是學生在接受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對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老師只有將語文教育和德育教育進行完美的結合,通過與學生之間互動來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1]。比如:老師在針對于人教版六年級第2課《臘八粥》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這些小故事的分享,幫助學生理解為何在臘八節(jié)要食用臘八粥的風俗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對這一課的知識能力的掌,加深他們的印象。
2.2豐富教學方式
語文課本身屬于文字多的學科,學生很容易提不起興趣,因此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在對于語文課程中人物情感體驗的時候,就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比如:在人教版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的學習時,老師不僅僅要對五壯士進行口頭上的講訴,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五壯士的認識,讓學生充分的去感受他們那崇高的精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愛國情懷的產(chǎn)生。還可以通過一些課外閱讀,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可以將這份情感轉變?yōu)樽约旱摹?/p>
2.3將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
德育教育工作不僅僅限于在語文課堂的教育中,更要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于德育的認知更加的深刻。并且將語文課本中的一些優(yōu)良品質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學生在學習了人教版六年級第12課《為人民服務》一課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革命烈士的不易,可以布置一些幫助他人的活動,讓學生放學回家后,結伴上街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進行免費的服務,這樣學生通過幫助他人來理解革命先烈為人民服務的艱辛。再通過寫關于革命的作文來加深學生對革命先烈的崇拜之情。
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德育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老師要充分的將語文知識和德育教育進行完美的結合,才能保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懷初.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J].科幻畫報,2019(10):147.
[2]郝艷輝.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思考[J].小學時代,2019(1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