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說課是培養(yǎng)學生聽與說的語言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聽說課堂,提高學生聽與說的語言技能呢?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現狀,探索了積極有效的聽說課教學策略,并結合案例進行了解讀,以期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聽說課;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4-0051-02
引 言
初中英語聽說課是學生掌握聽、說、看等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教學活動。聽和說是構成口語交際的兩個必要條件,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不容忽視的地位。然而,在聽說課上,初中英語教師往往側重于語言知識傳授,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聽說課堂教學的“三部曲”是指聽前準備、聽中實踐、聽后拓展。教師可以通過聽說課堂教學的“三部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仁愛版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聽說教學目標定位不當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聽與說的語言技能提出了詳細的教學目標,為聽說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1]。然而,一些教師沒有認真地研讀《課程標準》,不了解聽說教學目標的具體內容和落實方法,未能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割裂聽與說的密切關系
英語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看、寫等方面,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在聽說課上,一些教師割裂了它們之間的聯系,教學要么以聽為主,播放1~2遍英語錄音,讓學生聽聽即可,并未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要么以說為主,把大量時間花在詞匯朗讀、句子操練上,忽視了聽力訓練,不利于學生聽力的提高。
(三)缺乏聽說課教學策略的指導
有效的教學策略指導是提高聽說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教師在課堂上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經驗,靈活采用教學策略,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有的聽說教學活動流于形式,看似熱鬧,實為低效。所以,缺乏有效的策略指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聽與說能力的提升,更談不上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了。
二、仁愛版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及實踐探析
筆者以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1 Section A為例,以聽說課堂教學的“三部曲”為主線,探析如何使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更有成效。本節(jié)課以參觀故宮博物院為主題,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龍”的相關知識,并以 “定語從句”為教學重點,將其貫穿于聽說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未雨綢繆,設計好教學活動
1.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精準設計教學目標、課堂導入、知識傳授、課后拓展延伸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本節(jié)課中的2b內容要求填寫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which和that,這與Section A中的內容重合,教師可以將其安排到上節(jié)課進行教學。
2.鉆研和分析文本材料
教師在聽說課前需要對文本內容加以分析和研究。首先,教師要確定本節(jié)課1a的主題內容,以及主題所承載的各種功能用語、語法知識、背景知識、教學難點。其次,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是定語從句,要求學生理解定語的概念、學會運用定語從句。同時,本課內容涉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龍”的相關知識,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滲透文化意識。最后,教師要把本節(jié)課的側重點放在提升學生交際能力上,讓學生的聽說能力獲得一定的發(fā)展。
3.制作好導學案
導學案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一項課前預習材料,是聽說課堂教學十分有效的輔助工具。教師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教學目標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編入其中,讓學生先感知文本,為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導學案的內容應包括詞匯、語法、功能用語及重點句型。教師可以將導學案以練習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完成相關預習任務。
4.優(yōu)化課堂導入
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優(yōu)化聽說課堂教學導入,以說導聽。在教學本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歌曲《龍的傳人》,還可以以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呈現故宮的全景,讓學生感知文本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以高昂的情緒投入課堂教學中。
5.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導航。在聽說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同時要顧及學生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知識目標:能聽懂和掌握新單詞、詞組;能理解與運用定語從句。(2)能力目標:能正確朗讀1a對話,并注意語音和語調;能理解和使用由which和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3)情感目標: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龍”的文化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能積極參與團隊協作活動。
(二)課中合作探知,開展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是一堂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語篇所承載的信息,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境,讓學生理解語言知識。
1.小組合作探究知識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討論和交流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對不懂的地方可尋求教師的幫助。首先,教師展示一副有關“龍”的圖片,提問:“What's this animal in the picture? ”然后,學生聽一遍1a錄音,回答1b的問題。接著,教師要求學生找出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并抄寫下來。最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對表現出色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
2.設計形式多樣、有層次和梯度的教學活動
教師應聚焦語言訓練,讓學生內化語言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跟讀1a錄音,模仿語音和語調;然后呈現和解讀語法知識、功能句子、重點詞匯等,為后續(xù)語言輸入提供支持。
3.開展中考實戰(zhàn)演練活動,提升學習能力
教師應在聽說課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中考考查的很多知識點與聽說課的內容緊密相連。因此,教師要設計與中考接軌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實戰(zhàn)練習,以提高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針對1a的對話,根據多媒體圖畫的情境,設計如下實戰(zhàn)試題:翻譯句子“當看到壯美的故宮,你不由自主地發(fā)出慨嘆?!?/p>
(三)課后鞏固教學成果,拓展聽說范圍
教師要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聽說活動,為學生模擬真實的語言情景,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并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教材中的課后練習題。受課堂教學時間限制,教師難以在課堂教學中講解更多的知識。這需要教師在課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大膽實踐。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可設計如下課后聽說活動:(1)根據key words復述1a的對話內容;(2)開展課外探究活動,上網查找有關“龍”的音樂、繪畫、劇本和諺語等。這樣,學生能夠開闊知識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增強理解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活動是學生掌握聽、說、看等語言技能的重要實踐活動。教師應秉持新課標理念,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制訂精細的教學計劃,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從而打造高效英語聽說課堂。
[參考文獻]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黃麗英(1971.2-),女,福建沙縣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