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知
2021年5月22日,甘肅白銀一場馬拉松越野賽上,因為突變的極端天氣,21名參賽人員不幸遇難。據(jù)官方說,遇難原因很可能是失溫。
很難過。失溫號稱最容易被忽略的戶外殺手。那么,失溫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白,咱們是怎么保持體溫的。
人體有很多細胞,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這個過程會給我們提供熱量。維持生命的熱量,會優(yōu)先匯聚在內(nèi)部這些地方:大腦、心臟、肺部、肝臟等重要臟器,因為這些臟器是保命用的,所以要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溫度。這片區(qū)域叫核心區(qū)。核心區(qū)以外,比如四肢、皮膚,溫度就沒那么穩(wěn)定,波動會比較大。
但光產(chǎn)熱不行啊,不然溫度會一直升高,身體受不了,于是需要散熱,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把多余的熱量排出去。
正常情況,我們一邊產(chǎn)熱、一邊散熱,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會讓產(chǎn)生的熱量和散發(fā)的熱量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咱們的體溫就能保持在37℃左右。
體溫是我們很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體溫保持不住,就很危險了。咱們平時說的體溫,就是指核心區(qū)內(nèi)臟的溫度。這部分的溫度要是降低了,比起凍手凍腳,要致命得多。
那出現(xiàn)啥情況,散熱會增加、體溫會變低呢?如果把自己的身子,想成一杯熱水,這事就好理解了。平時你咋涼涼一杯熱水?
熱水一直會向外散熱,如果周圍溫度低,那散得更厲害;往熱水里加冰塊,熱量會傳給冰,水溫嗖嗖降;要么玩命兒吹,讓風帶走熱氣兒。
沒想到吧,原來你早就領(lǐng)悟了人體散熱的三種重要方式:輻射散熱(熱量自發(fā)散到周圍環(huán)境)、對流散熱(空氣流動帶走熱量)、傳導散熱(熱量從高溫物體到低溫物體)。
再來看看甘肅越野賽上發(fā)生了啥。
報道里說,比賽途中,突然下雨刮風,溫度驟降。低溫天、濕冷的衣服、刮大風,三種途徑散發(fā)的熱量都大大增加!
如果沒有保暖設(shè)備,沒有能量補給,核心溫度很快就保不住了,這樣很容易出事兒。輕的,皮膚蒼白,止不住哆嗦;重一點的,動作遲緩,思維麻木;更嚴重的,進入昏迷,心跳停止。
那萬一遇到這種情況咋辦呢?別耽誤,加衣服、裹毯子,去干燥、暖和、背風的地方待著。
如果已經(jīng)凍得沒知覺了,趕緊送醫(yī)院,但千萬別急著搓手腳、灌熱水。要不然,核心區(qū)用來保暖的血液會回流到體表,讓情況更糟糕!應(yīng)該在脖子、腋窩和大腿根兒,放暖寶寶或熱水袋,慢慢回暖。
挑戰(zhàn)自我、為生活努力奮斗的人,都是勇者,值得敬佩。也希望每一位生活的勇者,都能平安。
(摘自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
【素材運用】人之所以能夠活著,是我們能夠保持體溫。一旦失溫,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凡是在野外活動的人們,都要注意天氣變化,做好保護體溫的準備。2021年5月甘肅馬拉松比賽,就是由于對天氣變化估計不足而造成了悲劇。我們在為那些逝去的生命悲痛的同時,更要有足夠的反思。
【速用名言】
1.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yīng)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袊_灣作家 席慕蓉
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绹軐W家 弗洛姆
【適用話題】挑戰(zhàn);敬畏自然;珍惜生命,自我保護
(特約教師 王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