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
在小事和要事之間,怎么權衡呢?
數學家的答案非常簡單。你先估算一下每項任務的“重要程度”,然后算一算每項任務的“密度”。
一項任務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時間,然后,你就按照任務的密度從高到低的順序去做事。這就能讓你總的心理負擔最小化。
一個衡量任務重要程度的簡單辦法就是看這項任務能給你帶來多少收入。比如,你有兩項任務:第一項任務你需要用1個小時完成,它能給你帶來200元的收入;第二項任務你需要用3個小時完成,它能給你帶來300元的收入。那么數學家說,你應該先做第一項任務,因為它的密度是200,而第二項任務的密度只有 100。
方法非常簡單,但是這個思想很重要——關鍵在于“量化”。你不能光說“要事優(yōu)先”——到底多重要的事,才算要事?現在有了這個量化的方法,我們就知道,如果任務A的完成時間比任務B長一倍,那么A的重要程度必須也比B高一倍,這樣我們才可能會優(yōu)先考慮做A。
我們把這個算法叫作“加權最短處理時間”算法。這種計量方法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用錢來打比方,其實就是說,肯定要優(yōu)先考慮單位時間內收入最高的工作。
(小林摘自《高手: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素材運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什么事情對我們最重要,我們應該優(yōu)先考慮做什么事情。做一個理性的人,要懂得輕重緩急,要有“量化”的思想,把工作安排有序,這樣做事才會更有效率。
【速用名言】
1.務治事者,雖不免小弊,而利之所存,恒足以相掩?!袊枷爰?梁啟超
2.一條道路從眼睛通向心靈,它并不經過理智?!骷?切斯特頓
【適用話題】權衡;任務;量化;優(yōu)先;理性
(特約教師 江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