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生走后的長沙,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冷雨中,湘雅醫(yī)院的地下通道旁,擠滿了前來送行的市民。噩耗傳出后的短短三個小時,這里會集起數(shù)千人,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輕人。
載著袁隆平遺體的靈車,從地下通道,緩緩駛出。大家追著靈車,邊跑邊喊“袁爺爺”“一路走好”,十字路口,所有的車輛集體鳴笛。
有主播,邊追著靈車邊哭;有20多歲的女孩,追著靈車,喊得聲嘶力竭。有年輕人拿來了自家的盆栽,悼念袁先生。一個女孩一路問去,最后在一家很偏的花店,才找到兩小束菊花。年輕的店主,只收了她一束的錢。她說,另一束代表我的心意,請幫忙送給老先生。
地鐵上,很多二十歲左右的男孩和女孩,都捧著白色的花束。他們衣著各異,卻都異常沉默。有些人身上,已經(jīng)被雨淋濕,但沒有人在意。他們都是去送袁老的。自發(fā)前來送別袁老的群眾,他們大部分是年輕人。
袁老葬禮的這一天,明陽山殯儀館前的悼念隊伍綿延了好幾公里,他們有的連傘都沒有打,淚水和雨水一起刷下。他們在雨中排了很久的隊,手機信號也不好,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他們都不說話,安靜地捧著菊花、稻子,有序地緩慢前進(jìn)。排幾個小時的隊,只為最后悼念的那一刻。在隊伍中,一個小男孩小心地為稻子遮風(fēng)擋雨;有個小男孩向袁爺爺畢恭畢敬地敬了個少先隊禮。
還有很多學(xué)生,主動給一旁淋雨維持現(xiàn)場秩序的武警官兵們打傘;更讓人淚目的是,有一個人給袁老的照片撐了一把傘:“不能讓爺爺淋著了。”很多花束上寫著悼念袁老的字句:“這世上沒有神仙,也無須立廟。因為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伯a(chǎn)主義接班人”
一個1992年出生,畢業(yè)于鄭州大學(xué)的女孩子,深夜發(fā)了一條微博:“我不是長沙人,正好在長沙辦事。買了3000元的花,可以幫送,悼念袁爺爺,但不收錢?!痹瓉?,“只為網(wǎng)紅而瘋狂,陷落在金錢崇拜、顏值正義的扭曲價值觀里”只是上一代對年青一代的刻板成見。
這一代年輕人,遠(yuǎn)比外界想象的要堅強且獨立。他們內(nèi)心有一團火,并勇于表達(dá);這一代年輕人,會有讓人怒其不爭的行為,他們中有令長輩恨鐵不成鋼的少數(shù)。但多數(shù)年輕人,正在成為比肩甚至超越上一輩的個體。
那個追著袁隆平靈車跑的女孩,那個年輕的花店店主,那個只是經(jīng)過長沙的,1992年生的微博博主,他們是中國年輕人該有的樣子。
(山的那邊摘自微信公眾號“脆皮先生”,有刪減)
【素材運用】當(dāng)看到那些自發(fā)送別袁老的長長的隊伍里,大多都是年輕人的時候,估計人們再也不會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不思進(jìn)取的一代了。他們就是我們期待的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他們追星,同樣他們也把袁隆平這樣的國家功勛看作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他們心中有熱望,有能力,同樣有責(zé)任感——疫情一線無數(shù)年輕人的身影就是最好的證明。
【適用話題】崇尚英雄;年青一代;價值觀;先入為主
(特約教師 王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