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芊
小鎮(zhèn)“廚二代”
看過《紅樓夢》的人,可能都會對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的一幕記憶猶新,當時劉姥姥吃了一口茄鲞,愣是沒吃出茄子味兒來:別哄我了,這哪兒有茄子味兒??!于是,連忙討教做法,鳳姐兒說得很全:“你把才下來的茄子皮削了,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和香菌、蘑菇、新筍、五香豆腐干、各色的干果子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了,拿香油一收,再用糟油一拌,盛在罐子里封嚴了,要吃的時候用現(xiàn)炒的雞爪子肉一拌就好了?!?/p>
得知自己吃的那一口竟是這么講究做下來的,劉姥姥搖頭吐舌說:“倒要多少只雞配它,怪道這個味兒?!?/p>
《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不同的人會看出不同的東西,大廚和吃貨的視線自然是聚焦在里面各種珍饈美味上,一道道讓人垂涎的美食,完全可以撐起個“紅樓菜系”。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位叫劉強的85后對“紅樓菜系”進行了復刻,還拍了視頻,將“紅樓夢”里的菜按照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烹飪出來,并用短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讓大家能通過一道菜去了解它背后的歷史淵源和典故。
劉強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小鎮(zhèn),他的父親是一名廚師。在劉強的記憶中,小時候哪家有喜事,父親都會被請去做菜,每回父親去幫廚,都會給他帶些好吃的,像炸肉丸或者炸紅薯什么的,劉強到現(xiàn)在還能清楚地記得滿嘴的香酥。當時誰也不知道,這些小小的幸福,已經(jīng)在小家伙兒心里埋下了當廚師的種子。
15歲那年,他和許多同村小伙伴一樣,放棄學業(yè)來到了縣城。那是一個叛逆的年紀,但劉強輟學并不是叛逆的行為?!耙粋€人要發(fā)展,要么有淵博的知識,要么有過硬的手藝。我家境一般,學習成績一般,那就早點兒學門手藝吧?!眲娬f。
父親第一個反對,但劉強執(zhí)意要走。帶著姥姥悄悄塞給他的20元錢,劉強來到縣城親戚家的酒店,當起了雜工學徒。學徒的日子總是苦的,他每天掃地、洗碗、端盤子,沒錢租房子,就直接睡在店里,兩條板凳當床,蓋一條又薄又舊的被子。
那時的劉強,經(jīng)常要到凌晨一點才能躺下,每天都是早上5點多就起床,把第二天的熟食做出來,廚房里的師傅看這個小伙子能吃苦,就都愿意多教他一些。
“我個性就是這樣,要么干脆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咬牙堅持下去?!痹诰频旮闪?0個多月,他的基本功打得很扎實,就壯著膽子去應(yīng)聘了一家大酒店,專門學切菜?!叭稚坠?,七分刀工”,劉強是個挺有頭腦的年輕人,他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廚師,熟練的刀工是必備的技能,那就專門練這個吧!
學了一年多的切菜后,劉強開始跟著大師傅學習完成一道道菜品,讓師傅意外的是,劉強上手很快,很短時間內(nèi)東北菜就基本都會做了,工資也漲了兩倍。
魯菜大師的弟子
只會做東北菜,不是劉強的終點。一次偶然機會,他得知廣州一家酒樓招廚師,老板是東北人,劉強心動了。要知道,20世紀90年代末,粵菜在美食江湖上占據(jù)著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地位,劉強決定去廣州闖蕩。
不到一年的工夫,劉強就憑著機靈勁兒和東北菜的基本功,學會了做粵菜。學成后,劉強帶著手藝回到東北,自己開了家小飯館。因為他做的菜好吃,生意不錯,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300多道菜。
憑本事賺錢,劉強感覺非常踏實,只是后來飯館遭遇拆遷,生意沒了。他輾轉(zhuǎn)到廣東承包了一家飯店的廚房,20出頭兒,月入過萬,劉強超過了很多當初帶自己的師傅。
一次,劉強回東北,前老板要他回去掌勺。他把學到的粵菜技巧和東北菜融合到一起,很快就成為酒店里最高的廚師長。
年紀輕輕就在行業(yè)里混出了名堂,劉強難免有點兒“飄”。還好,他遇到了貴人。
2009年冬天,劉強參加了一個培訓課程。每天早9點鐘開講,他7點多就到教室了,搶先坐在第一排固定的位置上。中午也不去吃飯,叫同事幫忙帶兩個饅頭。因為,培訓的講師是在央視廚藝比賽節(jié)目《滿漢全席》里看見過的魯菜大師高炳義,他怕來晚了,或者稍微走開一會兒,座位就被人占去了。
兩天后,高炳義對這個執(zhí)拗的小伙子有了很好的印象,就給他留了電話。劉強與高炳義的師徒情,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種種機緣巧合,劉強最終拜師高炳義。對于劉強,高炳義的要求相當嚴苛。有一次,高炳義教劉強做魚骨。魚骨是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名貴菜肴,如今只出現(xiàn)在高檔的宴會上。干的魚骨硬如石頭,要嚴控做法和時間,才能將其腥味、臭味、異味去除,得到半透明、如同軟冰的形態(tài)和軟糯的口感。
高炳義反復叮囑,魚骨要發(fā)5天5夜,泡和蒸的手法各占一半。然而,劉強沒耐心等5天5夜,就少發(fā)了一天一夜,結(jié)果做出來的魚骨就是不行。這讓高炳義大動肝火,還拍起了桌子:“年輕人,不要覺得自己很在行,研究廚藝,必須有三心,用心、細心、耐心,一點兒馬虎不得!”
那次經(jīng)歷,讓劉強明白要想做好一道菜,除做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對廚師這個職業(yè)有敬畏之心,并付出真誠,因為菜肴是會回應(yīng)做菜人的。
自那之后,劉強對于每一道經(jīng)手的菜肴都會付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細心。如今的劉強,擅長魯菜、粵菜、宮廷菜、國宴菜、東北菜的制作,師傅的教導功不可沒。
爺倆兒好菜
讓很多廚界同行對劉強刮目相看的是,他成功主持了北京大學團餐標準化建設(shè)項目。
2011年4月,中國烹飪協(xié)會主導發(fā)起了北京大學“中餐團餐標準化探索項目”。高炳義帶領(lǐng)20多位優(yōu)秀的烹飪大師進駐北京大學。團餐烹飪條件與專業(yè)廚房很不一樣,一道宮保雞丁,都能成為技術(shù)瓶頸,而劉強總能找到辦法成功破局。那段時間,他每天都第一個到崗,最后一個離開,并注意調(diào)節(jié)團隊的工作狀態(tài)。
看到劉強的表現(xiàn),高炳義全身退出,將整個項目完全交由他主導。8個多月后,劉強帶領(lǐng)團隊交出這樣一份答卷:深度挖掘北京大學百年經(jīng)典菜肴,并潛心研發(fā)適合當今團餐飲食需求的品種,共計熱菜、涼菜、面點等1234個品種,最終完成投料標準化數(shù)據(jù)、制作流程分解圖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了《團餐食譜1234》。
27歲的劉強,也憑借這個項目拿下了中餐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成為劉強廚師生涯的又一個新起點。
這幾年,劉強在業(yè)內(nèi)越來越有名氣,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收了上百個徒弟,還被外交部派到美國、法國、阿聯(lián)酋、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交流、比賽和廚藝表演?!澳瞧鋵嵤敲朗惩饨?。我們是在身體力行地展示和傳播中國烹飪文化,拉近中國與各國的關(guān)系。因為美食是無國界的,美食能將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聯(lián)系起來?!?/p>
如今,貼在劉強身上的標簽和身份很多,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注冊國家級裁判員、世界廚師聯(lián)合會國際裁判、《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發(fā)布總廚師長、TD?味學元素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他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中靈活切換。雖然榮譽傍身,但他和只關(guān)心為餐館做了多少個爆款、創(chuàng)造了多少利潤的廚師,完全不一樣。
2020年初疫情暴發(fā),老百姓減少了在外用餐,越來越多人在家下廚。劉強意識到,這可能是對家庭烹飪教學的一次大好機遇。于是,他和師傅高炳義在抖音上注冊了“爺倆兒好菜”賬號,讓老百姓感受藏在煙火氣背后的一道道家常美味。
視頻里,劉強動手烹飪,高炳義講解操作技巧或背后的故事,二人好似相聲里的捧哏與逗哏,默契無限。看似樸實無華的家常菜教學視頻,短短半年就收獲了超過500萬的粉絲。
有人提議說,短視頻要吸引眼球、要上天入地、要有爭議性……這樣的想法被“爺倆兒”否決了?!安桓阋恍┗ɡ锖?、博眼球的東西,我們就想踏踏實實的、接地氣,跟老百姓交朋友?!边@是“爺倆兒”的共識,也是他們視頻中透露出簡單、舒服、不造作的原因。
“對待每一道菜,不僅僅是做菜那么簡單,廚藝、廚德、堅持、心態(tài)都很重要?!眲娤嘈牛灰ぬ崒嵶龊米约?,時間會消除一切關(guān)于“太帥、太年輕”的質(zh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