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瑾
1 奇乾四周的山嶺、森林與河流。
2 奇乾村,額爾古納河岸的邊境小村。
大興安嶺豐美的彩林在秋雨后落了滿地黃葉,我們在雨水中按著早已定下的路線前行。這是使鹿鄂溫克人在過去一個世紀的遷徙路線的回溯,我決定沿著時間倒流去尋找這支中國最后的馴鹿部落。
飛往呼倫貝爾前,我把芭拉杰依的書《馴鹿角上的彩帶》塞進了包里。那時我根本不確定自己能否找到森林里的鄂溫克人,事實上機會是很小的,大興安嶺擁有遠超想象的廣袤與深邃,我做好了這只是一趟再平常不過的觀光之旅的心理準備。但憑著直覺,我還是帶上了鄂溫克人出版的唯一一本書。
鄂溫克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三個民族之一,使鹿鄂溫克人是其中的一支,發(fā)源于貝加爾湖地區(qū),17世紀遷居至額爾古納河流域,游獵生活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他們在茂密的森林里狩獵、放牧馴鹿,隨季節(jié)遷徙,住在尖頂?shù)拇榱_子里,相信萬物有靈,以薩滿的鼓與舞作為指引,在固定的時間帶著獵物與馴鹿制品下山與中俄商人以物易物。
某種程度上,使鹿鄂溫克人的生活與信仰和許多北方的馴鹿民族是相似的,比如北歐的薩米人、蒙古的查坦人、俄羅斯的涅涅茨人,乃至大洋彼岸北美的原住民。那么,使鹿鄂溫克人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與這些原住民部落同樣的現(xiàn)代化沖擊:現(xiàn)代文明的車輪不可阻擋地沖進古老的土地,傳統(tǒng)被碾得支離破碎。
1957年,使鹿鄂溫克人定居奇乾,中俄邊境上、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一個小村莊成為了他們在300多年的遷徙后第一個定居點。芭拉杰依在奇乾住過,她的母親妞拉是一位薩滿。這是走出森林的一步,也是靈性消失的一步——自妞拉之后,使鹿鄂溫克再也沒有出過薩滿。
當我們穿過原始森林,跨過奔騰的激流河來到奇乾,村莊寧靜得如同世外之地。20多個居民散落在三四棟冒著炊煙的小房子,大多數(shù)木刻楞是廢棄的,僅有河岸邊的幾組雕像說明奇乾曾是馴鹿部落的居地。
3 河畔的界碑。
4 奇乾夜晚的星空。
1 奇乾,額爾古納河岸的邊境小村。
2 奇乾,額爾古納河岸的邊境小村。
3 鹿哨,能發(fā)出鹿鳴聲,用于在森林里呼喚馴鹿。
傍晚我們爬上村莊旁邊的小山,太陽正落向河對岸的山后,最后的余光給山谷里的奇乾投下長長的影子。小小的鄉(xiāng)村點綴在一塊平坦的草地上,繁密的森林與流淌的河水寂靜無聲,炊煙從漂亮的小木屋飄出,騰向無垠的暮色。斜陽將山坡的幾棵樹照成金色,樹上還纏著黃白藍紅的薩滿彩帶,仿佛神靈的影子還在林中徘徊,但他們已無法找到與人間的溝通者。太陽完全落在俄羅斯的山林之后時,河水之上傳來了一陣清脆的鑼聲,恍惚間我以為有人在呼喚馴鹿。但很快我就醒悟了,這是邊防部隊的鑼聲,奇乾沒有使鹿的人了。至于馴鹿,即便有,也不會走出森林。
1965年,使鹿鄂溫克人遷居滿歸,8年后敖魯古雅鄉(xiāng)在滿歸以北的激流河岸建立。蜿蜒的激流河是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柳霞在老敖鄉(xiāng)度過了一生中最長的時間,酒精也在此時侵蝕到許多使鹿鄂溫克人的生命中。
1 激流河,使鹿鄂溫克人曾在河岸繁衍生息。
2 有兩只馴鹿雕塑的假山。
如今還有不少旅行者被百度地圖誤導,來到早已廢棄的老敖鄉(xiāng)。但也幸虧地圖標出了它的所在,我們毫不費力就找到了這里。從滿歸往北17公里就能看見路邊一道高聳的假山,上面站著兩只馴鹿的雕塑。繞過假山,土路在林子里穿行,拐彎處有一個舉著煙斗、露出兩顆板牙的巨型雕塑,這說不清是貓或鼠的動物肚子上寫著大興安嶺永恒的主題:禁火。
再往前,是一道鐵門。我們沒法飛越激流河,門后的橋是老敖鄉(xiāng)唯一的入口。正躊躇間,一個被地圖欺騙的旅行者跟在我們后面停下了車。兩輛車先后抵達的動靜驚擾了里面的狗,很快隨著狗吠聲走過來一位看守人。問明來意后,這位來自黑龍江的大叔打開了鐵門,同意我們進入到荒蕪的鄉(xiāng)村隨意看看。
雜草叢生之中有許多空蕩蕩的木屋,荒草里露出陳舊的雕塑:樺皮船、奔跑的馴鹿、怒吼的熊、拉弓的獵人、喂鹿的女性……它們展現(xiàn)出使鹿鄂溫克人的過去,與森林、河流、野獸相伴的日子,在自然中生息,夜里睡在看得見星星的撮羅子。
在滿歸老敖鄉(xiāng)時,使鹿鄂溫克人的生活還有一絲過去的影子。盡管定居在鄉(xiāng)村,但包括柳霞在內的許多人,還會去森林里放牧馴鹿,山中還有獵民小伙在追逐棒雞、犴(駝鹿)和熊。
3 拐彎處的巨型雕塑。
4 滿歸,一個偏僻的北方小鎮(zhèn)。
17公里路程隔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即便滿歸不過是個偏僻的林業(yè)小鎮(zhèn),但它所具有的現(xiàn)代性對于原始森林而言,依然是顛覆性的。17公里路程并不難以跨越,而一旦有了交流便有了沖擊、有了徘徊,精神的困境由此而生。
有人從滿歸走向更外面的世界,比如柳霞的姐姐柳芭。越是纖細敏感的心靈越是能察覺到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帶來的苦痛,如果你讀過遲子建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便能明白她的結局幾乎是必然的。
酗酒是一種安慰,亦是一種逃避。人們乘著運材車去滿歸喝酒,醉倒在街頭,又被車拉回敖鄉(xiāng)。最初醉醺醺的獵人手中有槍,后來獵槍被收繳了。
在搞清楚這片廢棄鄉(xiāng)村沒有馴鹿可看后,誤入的旅行者迅速離開了。只有兩條狗跟著我們在雜草里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穿過許多完好卻蒙滿塵埃的木屋,直到斜陽將荒蕪照成一片孤單的金黃。
5 卡線,與額爾古納河平行的邊境公路。
6 白樺樹與落葉松都長得筆直,像一群挺立的箭頭,尖尖的樹梢直直地指向月亮。
看守的大叔請我們去他的屋子里歇一會,還拿了炸得香噴噴的小魚請我們吃,那是他當天剛從激流河里捕到的。和他一起看守這片廢棄之地的人趁秋季進山里采松塔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將在這里生活到何時,這些房子與雕塑以后會怎樣。
匆匆離去的旅行者要找的敖鄉(xiāng)在根河,離滿歸有一整天的車程。2003年,使鹿鄂溫克人全體生態(tài)移民至根河新建的敖魯古雅鄉(xiāng),離城市開車只需幾分鐘。城市無法養(yǎng)鹿,城市也不是狩獵場,游獵文化只能無聲無息地走進了博物館。
7 老鷹嘴廣袤的草場。
1 博物館里的照片。
現(xiàn)在的敖鄉(xiāng)像一個奇特的景區(qū),一半是整齊的北歐風格小木屋,住著搬來的鄂溫克人;另一半是博物館和鹿苑,穿梭著好奇的游客。很多小木屋開起了商店和民宿,我們抵達根河的那個傍晚敲響了其中一戶的門。這家民宿的主人是位健壯、沉默卻熱心的鄂溫克中年人,盡管我們沒有住在他家,他依然毫不猶豫地答應幫忙打聽森林里的獵民行蹤,并約好第二天早晨給我們回話。
和所有游客一樣,第二天我們先去了鹿苑。馴鹿被拴在樹上,圍繞的眾人用購買的苔蘚討好它們以獲得一張漂亮的合影。雖然到處都貼著不要觸碰鹿角以免激怒馴鹿的提醒,但總有人忍不住伸手去摸那些漂亮的樹枝形角,引得馴鹿頻頻煩躁地甩頭。
我們沒有多待。圈養(yǎng)的馴鹿與時代的前進一樣是無奈卻必然的,但我總希望遇見還在森林里自由奔跑的鹿。或者說,我想看見游獵文化的最后一點痕跡,哪怕這光已在黑暗中掙扎,很快便要滅了,我也渴望記錄下它還亮著的片刻。
民宿大哥的妻子這天也在,兩人聽出了紀先生的青島口音。他們搬遷至根河不久,就離開家鄉(xiāng)去了青島打工,融入到普通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之中。但大哥還記得在森林里的時光,他記得年輕時手里握過的獵槍、追捕的獵物,只是往事都已如馴鹿般遠去了。
離根河最近的獵民剛往南搬遷了一次,夫婦倆詢問我們的行程后,建議我們別往南去,還是繼續(xù)向北走,“柳霞和雨果在阿龍山,去找他們吧”。和臨行前查到的線索一樣,終于我們確定自己走在正確的尋找路線上。
大姐帶我上到二樓,那里掛著柳霞的弟弟維佳的一幅作品。畫中有犴、馴鹿、熊、松鼠等動物,還有這位畫家與詩人留下的幾行字:“遠征大自然,暢行無阻,薩滿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萬物與我的統(tǒng)一的絕對自由……”
敖鄉(xiāng)的博物館里也有維佳和柳芭的作品,還有芭拉杰依的照片。我拿出《馴鹿角上的彩帶》和照片拍了合影后沒有收起來,拎在手里就去逛了旁邊的紀念品商店。店老板和老板娘認出了這本書,于是這對和使鹿鄂溫克人一起從滿歸搬到根河的漢人夫婦跟我們講述了許多故事。
我沒法一一重述所有的細節(jié),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拼湊出了游獵文化走向末日的過程,并得知了許多書中與紀錄片中出現(xiàn)過的鄂溫克人現(xiàn)今的命運?!白詈蟮呐蹰L”瑪利亞-索最終還是離開了森林,與她的女兒一起生活,常常有人帶著禮物去看望老人;瑪利亞-索的兒子何協(xié)住在敖鄉(xiāng),有時候你會看見喝醉的他在屋前徘徊;維佳終于完成母親的心愿結婚了,和妻子一起住在根河市區(qū),依然離不開酒精;而柳霞還在阿龍山的獵民點,她的兒子雨果也回到了森林和她在一起。
2 維佳的畫稿。
3 鹿苑里作展示用的撮羅子。
4 清晨,雨果敲響了鑼,和母親柳霞一起呼喚著馴鹿。
5 根河的敖鄉(xiāng)有個鹿苑景區(qū),馴鹿被車輛送到里面供游客拍照和喂食。
幾場淅淅瀝瀝的秋雨之后,大興安嶺的葉子落了大半,雨水中盡是一片凄清的荒野。道路崎嶇,我在上下顛簸之間望向筆直指向青空的樹梢,一些頑強的黃葉還張揚著最后的生命力,頑強地掛在樹枝,與地面的衰草連成一望無際的枯黃,從道路兩旁蔓延到遠處起伏的山坡。
和秋季的落葉一樣,阿龍山是一個衰敗的林業(yè)小鎮(zhèn),低矮的磚房沿著一條主街鋪開,背后用的還是簡陋的旱廁。抵達當晚,民宿的大姐發(fā)來信息說她問了朋友,也說不清獵民點的具體位置,讓我們在鎮(zhèn)上找出租車司機問問路,想來鎮(zhèn)子頗小,總有人是認識柳霞和雨果的。
我們聽從了她的建議,四處打聽。酒店、餐館、小商店……直到林業(yè)局的人建議我們去找特產店的人帶路,據他所知很多山里的獵民會帶著馴鹿制品去特產店售賣。我們沿著鎮(zhèn)上唯一的主街來回開了一趟,隨意走進了一家特產店,站在成堆的木耳、山菌與藍莓干之間,頗有點不好意思地向店主大姐提出了問題。
好在東北人有天然的熱情,大姐沒有質疑我們的動機。雖然只有她丈夫常跟獵民打交道,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具體位置,卻還是想盡辦法幫我們打聽。我們就等在一個小鹿標本旁邊,看著她發(fā)了20多分鐘微信,打了好幾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人未必跟她熟識,但還是提供了零碎的信息?;蛟S這就是在東北最有效的旅行方式:只要你開口問,總能有所收獲。
1 額爾古納河。
最終,大姐聯(lián)系到了一個跟雨果熟識的大哥。半小時后,大哥出現(xiàn)在特產店,笑嘻嘻地告訴我們:“今天雨果正好下來了,我跟他說一下,可以的話我們就跟雨果一起去獵民點吧?!?p>
2 臨別前柳霞穿上了鄂溫克的傳統(tǒng)服飾和兒子一起拍照。
3 雨果和紀先生在河邊挑水。
我攥了攥包里的書,一路的尋找終于有了結果,突然而至的確定性讓我有點忐忑。午飯過后我們將車停在路邊等待,過了一會大哥開車來到了旁邊。車上下來一個穿著紅色沖鋒衣、戴著眼鏡的高大青年,對我們笑著伸出手:“你們好,我是雨果?!奔o錄片里的孩子長大了,我們握住了他的手。
柳霞母子住在大興安嶺深處的獵民點,在我們來訪一個月前,有條水泥路剛修好,從阿龍山通向獵民點附近。時不時有采秋的車沿路奔向森林深處,引得獵犬吠叫著追出去。秋天是馴鹿交配的季節(jié),即便像柳霞這樣養(yǎng)了一輩子馴鹿的使鹿鄂溫克人也沒法留住一心覓偶的馴鹿。此刻的鹿圈里空蕩蕩的,茫茫森林只有獵獵風聲。
雨果邀請我們在獵民點住了一夜,下午5點多剛炒好菜,天光便暗了下來。柳霞點燃了幾只蠟燭,我們在燭光中吃了簡單的炒大白菜和饅頭。剛吃完晚飯,雨果便要出屋去鋸木頭、劈樣子,森林的夜晚寒冷,取暖得靠地窨子燒火,每天臨睡前都得準備好木材。夜里睡覺時,我也聽見了幾次柳霞起身添柈子的聲音,由此爐火才能一直燃燒,屋子才一夜溫暖。
第二天清晨一大早,柳霞就悄悄把我叫了起來。獵民點的屋子很簡陋,只三面有墻,另一面用塑料布封住,白天透光,此刻已蒙蒙亮了。屋外久違的陽光照亮了結霜的枯草地,我們又去了趟鹿圈。經年累月在苦寒的森林生活,柳霞的腰腿都不太好,但她兩條彎曲的腿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還是走得很利索。可任憑雨果如何敲鑼呼喚,依然沒有馴鹿的身影。
4 奧克里堆山,被稱為“圣山”,位于阿龍山鎮(zhèn)北邊。
馴鹿不回圈并不意味著輕松,在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沒有信號的森林里,日子總是被忙碌的活計填滿了。雨果帶著我們去河套邊挑水,在浮冰的流水畔裝滿兩大桶清澈冰冷的水供一日之用。屋子旁邊的林子里,雨果前幾日已經砍倒了幾棵筆直的樹,處理好了枝丫,這天他得把樹木鋸成段,再劈更多樣子貯備,應付將至的凜冬。柳霞年紀大了,這些體力活都得靠雨果一個人完成,這個在城市里長大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是森林干活計的一把好手了。
油鋸出了點問題,雨果決定搭紀先生的車去阿龍山找人維修,留下我和柳霞在獵民點等待。天空湛藍,明亮的陽光灑進屋子,柳霞瞇著眼回憶起往事,她的家人有的死去,有的離開,而她與馴鹿、森林共度了一生。如今她的兒子也在思忖著是否要離開大興安嶺,前往城市生活,只有柳霞,卻在永無止境地掛念著她在風中奔跑的馴鹿。
·抵達:呼倫貝爾有數(shù)個機場,海拉爾機場是開始這段旅程最方便的起點。
·交通:根河.阿龍山、滿歸之間有火車連接,列車穿行在大興安嶺茂密的森林,沿途風景靜美動人。但要前往奇乾,只能租車自駕或包車游覽。從莫爾道嘎到奇乾的道路路況較好,而從滿歸到奇乾的道路路況極差,而且禁止一般車輛通行。如果全程租車自駕,根河往北至阿龍山的路況也不太好,沉降和彈坑路很多,車輛應首選四驅越野車。這些道路隨時都可能因為修路而不通了,因此建議行程安排得靈活一些。
·飲食:俄羅斯族人家家戶戶都會烤的大列巴是旅途中最方便的干糧,各個城鎮(zhèn)都有列巴房可以購買。當?shù)夭惋嬀偷厝〔模瑏碜陨值囊吧S蘑菇和來自河流的華子魚都很值得一試。餐飲口味與東北相近,菜量極大。
·住宿:根河、阿龍山和滿歸都有一些檔次不同的酒店,最好的酒店也價格不高,但設施條件自然無法與大城市相比,可以先看看房間再入住,在前臺詢價會比在網上預訂便宜一些。對鄂溫克文化感興趣,不妨在根河住進敖魯古雅鄉(xiāng)鄂溫克人的民宿,價格與根河市區(qū)差別不大。奇乾的住宿選擇非常少,就餐也需要在住宿地解決,推薦入住王家驛站,價格合理、床鋪干凈整潔,老板一家很熱情,能提供很多有用信息。如果下定決心要走滿歸—奇乾這條路線,建議找滿歸較大的酒店詢問能否辦理道路通行證。
·通訊:除了村鎮(zhèn)之外,沿路基本沒有手機信號,森林里更是人煙、信號全無。但在奇乾一定記得關閉國際漫游,否則手機會不小心接上對岸俄羅斯的信號,你的行程碼就會不幸地變黃了。
·防火證:穿行在大興安嶺林區(qū)需給車輛辦理防火證。各鎮(zhèn)的林業(yè)局部在路口設有防火辦,入山前停車辦理即可,費用大約一兩塊錢。建議車上攜帶滅火器,有時會遇見工作人員檢查。在森林里行駛時嚴禁抽煙、點火。
·了解使鹿鄂溫克人:遲子建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以瑪利亞-索為原型,講述了鄂溫克的民族史詩,里面也寫到了柳霞家族的故事。導演顧桃拍攝了三部關于使鹿鄂溫克的紀錄片,都值得一看,分別是關于瑪利亞索的《敖魯古雅敖魯古雅》,描繪柳霞母子的《雨果的假期》,以及以維佳為主角的《犴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