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秀香
(河南省新安縣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 新安 471800)
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指繼發(fā)于妊娠、分娩的女性尿失禁,其發(fā)生與妊娠分娩引起的盆底支持組織功能損傷、泌尿生殖器官脫垂密切相關,可使患者不能自主控制尿液排出,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并為患者帶來精神困擾,如羞恥感、尷尬、獨立性喪失、抑郁等[1~2]。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癥狀遷延不愈,需進行正規(guī)治療,Kegel 運動訓練、盆底肌生物反饋等為常用治療手段[3]。本研究選取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102 例,探究Kegel 運動訓練聯(lián)合盆底肌生物反饋的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選取2018 年5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102 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 例。對照組年齡23~36 歲,平均年齡(29.16±2.47)歲;分娩方式:陰道產(chǎn)35 例,剖宮產(chǎn)16 例;孕期出現(xiàn)尿失禁:有22 例,無29 例。觀察組年齡22~37 歲,平均年齡(29.48±2.53)歲;分娩方式:陰道產(chǎn)36 例,剖宮產(chǎn)15 例;孕期出現(xiàn)尿失禁:有20 例,無31 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1)均經(jīng)膀胱頸抬舉試驗確診;(2)惡露已干凈;(3)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1)腎臟疾病、泌尿系感染、尿路梗阻;(2)既往有盆腔手術史。
1.3 訓練方法
1.3.1 對照組給予Kegel 運動訓練治療。平臥位,雙腿屈曲稍分開,保持深、緩呼吸,吸氣時盡力對肛門、尿道、會陰進行收縮,持續(xù)3~5 s,呼氣時放松,間隔5 s 后重復進行。15~30 min/ 次,3 次/d,持續(xù)治療2 個月。
1.3.2 觀察組給予Kegel 運動訓練、盆底肌生物反饋聯(lián)合治療。Kegel 運動訓練同對照組。盆底肌生物反饋:儀器為法國PHENIX 治療儀,平臥位,陰道內(nèi)置入陰道電極,逐漸增加刺激電流強度(0 mA起),以產(chǎn)婦可感覺到盆底肌肉收縮,且無不舒適感為度。根據(jù)治療儀顯示器圖示指導收縮方法、強度,刺激與反饋交替進行。20~30 min/ 次,2 次/ 周,持續(xù)治療2 個月。
1.4 觀察指標(1)療效。(2)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以會陰肌力測定法(GRRUG 法)測定,0~5 級,分值越高,肌力級別越高。(3)兩組治療前后尿失禁程度評分,每周漏尿1 次為1 分,每周漏尿2~3 次為2分,每周漏尿4~7 次為3 分,每日漏尿數(shù)次為4 分,一直漏尿為5 分。(4)兩組治療前后尿流動力學指標[最大尿道壓(PMU)、膀胱順應性(BC)、功能性尿道長度(LSF)、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PQmax)]。以MMS 尿流動力學檢測分析儀(荷蘭)檢測。
1.5 療效標準尿失禁癥狀消失,大笑、咳嗽、運動時無溢尿為治愈;尿失禁次數(shù)減少>50%,溢尿癥狀減輕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將治愈、有效計入總有效。
1.6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16%較對照組68.63%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盆底肌力對比治療前兩組盆底肌力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盆底肌力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盆底肌力對比[例(%)]
2.3 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對比治療前,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對比(分, ±s)
表3 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對比(分, ±s)
組別 n觀察組對照組51 51 21.313 10.176<0.001<0.001 tP治療前 治療后 t P 3.52±0.73 3.41±0.65 0.804 0.424 1.05±0.39 2.13±0.62 10.530<0.001
2.4 兩組尿流動力學指標對比治療前,兩組PMU、BC、LSF、PQmax比較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PMU、BC、LSF、PQmax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尿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s)
表4 兩組尿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PQmax(cm H2O)治療前時間 組別 n PMU(cm H2O)BC(ml/cm H2O)LSF(mm)觀察組對照組51 51 tP治療后 觀察組對照組51 51 tP 69.85±9.43 69.52±9.15 0.179 0.858 91.54±11.37*82.09±10.53*4.355<0.001 38.56±3.27 38.19±3.05 0.591 0.556 46.38±3.82*42.09±4.06*5.496<0.001 27.06±5.31 26.75±5.02 0.303 0.763 35.28±5.46*30.24±6.12*4.859<0.001 40.15±5.87 39.38±6.04 0.653 0.515 50.38±6.39*45.09±6.25*4.227<0.001
妊娠、分娩為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壓力性尿失禁病因可能為女性盆底組織韌帶、筋膜、肌肉在妊娠和/ 或分娩過程中遭受過度牽拉壓迫,引起盆底結構和功能改變,影響盆底肌肉收縮性及膀胱頸活動度,導致盆底去神經(jīng)改變,引發(fā)壓力性尿失禁[4]。
現(xiàn)階段,非手術療法為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手段。盆底肌功能訓練指采用物理方法刺激尿道周圍橫紋肌、盆底肌肉,使盆底肌肉力量增強,達到自主控制排尿的目的[5~6]。Kegel 運動訓練為傳統(tǒng)盆底肌肉訓練方法,操作簡單,無場地、時間限制,通過對尿道、肛門、陰道的正確收縮訓練,加強盆底肌張力,增強對尿液排出的控制力,改善尿失禁癥狀。但由于產(chǎn)婦多為第一次接受盆底肌訓練,接受能力、個人理解能力、動作要點掌握程度等具有較大差異,效果不一。盆底肌生物反饋對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機制可能為通過對患者陰道施加不同強度的電流,增強受損陰部神經(jīng)興奮性,使其支配的盆底肌群收縮功能及彈性增強,進而提高尿道關閉壓,同時,電刺激沖動上行至胸腰段,使交感神經(jīng)元興奮,促進腎上腺素釋放,結合尿道與膀胱的α、β 受體,進而促進膀胱底舒張、膀胱頸和尿道收縮,使患者排尿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此外,盆底肌生物反饋以圖示的方式及時反饋治療效果,以此為依據(jù)對盆底肌訓練模式進行調整,以促進自主控制盆底肌群的收縮,提高療效[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后觀察組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尿失禁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Kegel 運動訓練聯(lián)合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改善盆底肌力,療效顯著。分析其原因在于,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時,電流刺激盆底肌結構及其所支配的神經(jīng),調節(jié)下尿路功能,改善尿失禁癥狀。同時,癥狀改善后,患者可自覺感受到明顯變化,大大增強其康復信心,提高接受治療的依從性、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尿流動力學指標(PMU、BC 等)可對機體儲尿、排尿功能進行反映,為評估壓力性尿失禁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MU、BC、LSF、PQmax均較對照組高(P<0.05)。表明Kegel運動訓練聯(lián)合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改善尿流動力學狀態(tài)。
綜上可知,Kegel 運動訓練聯(lián)合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改善盆底肌力、尿流動力學狀態(tài),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