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要】自教育改革以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大基本原則,而德育又居于首要地位。從孔子開始,我國的教育就非常強調(diào)德育。然而,在現(xiàn)今日常的學校教育中,智育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而德育則被簡單的理解為班會課、政治課、班主任思想教育等。其實不然,在基礎教育階段德育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其他學科中滲透德育。尤其是語文學科有其自身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涉及到了德育相關。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德育、課堂教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具有延續(xù)性的事業(y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語文學科在眾多學科中有其特殊性,因為它兼具知識性與人文性。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四個方面,分別是: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其中,文化理解與傳承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與德育的部分內(nèi)容有重合。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從而完成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是合理且必要的。
一、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語文教材上包含了大量可用于德育的優(yōu)秀素材,無論是哪種體裁的文本都包涵著相關人物高尚的品質(zhì);另一方面,語言文字對于傳播思想品質(zhì)有其天然的優(yōu)勢。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當今社會,頻頻出現(xiàn)高分低能、高智商犯罪等現(xiàn)象也與學校教育忽視德育有一定的關系。只學知識技能,不學人文情感無疑是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一大原因。語文學科如果只停留在淺層的對于字詞句的理解與賞析,那么就會走入應試解題的歧途。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融入一定的德育內(nèi)容,既能更好的育人,又能提升語文課的質(zhì)感。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德育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課文背景滲透德育
初中語文統(tǒng)一使用了部編版教材,此套教材在文本的選擇上獨具匠心。每一單元都有清晰的閱讀任務,每篇課文也基本都有特定的學習指向性。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相關背景進行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滲透德育事半功倍。舉例來說,在部編版教材中新增的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就是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寫就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身上英勇無畏的精神、為國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都是最好的德育素材。由于學生對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相關歷史知之甚少,于是在課堂教學之前,筆者精選了短小精悍的講解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走近課文,也讓學生對這群最可愛的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在解讀課文過程中滲透德育
初中語文教材所選文章不僅文質(zhì)兼美,同時也包含充沛的德育因素,對教師而言,最需要把握課文講解的過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特點進行育人。筆者在進行《誡子書》一文的教學時,就借助原文翻譯的講解滲透了德育。諸葛亮在信中對兒子諄諄教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兩個雙重否定句表達的含義是增長才干要多學習,學習前要先立志。筆者借機提問學生為什么諸葛亮認為學習前要先立志呢?說說自己的想法。由此,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說樹立目標的重要性的,有說理想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性的。自此,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諸葛亮對于兒子教育的良苦用心,也更加深了自己對目標、對理想、對人生的理解。
三、在寫作訓練中實踐德育
初中階段的寫作訓練集中在記敘文,大多數(shù)都圍繞人和事展開。其中,描寫人的作文題目廣泛可見于各年級段的考察中??梢?,對初中的學生來說,學會寫人,寫好人物是本階段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與研讀文本一樣,在學寫人的過程中,勢必要進行主旨的提煉。寫什么樣的人,圍繞人物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是寫作訓練的教學重點。正因為某個人物身上具有某些美好的品質(zhì)所以我們才選擇作為作文的素材,這時,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周圍人身上的閃光點。例如,寫寫自己的同學、老師、親人,在進行作文素材的梳理過程中,學生自然會對人物身上的特質(zhì)進行觀察分析總結(jié),也自熱會受到這些優(yōu)秀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zhì)的感染。當學生把他們眼中的佼佼者寫出來的時候,意味著他們的內(nèi)心已認可了這種正確的價值觀。就像一顆埋在泥土中的種子,假以時日便會生根發(fā)芽。到那時,便是孩子們踐行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的時候,他們也慢慢地變成了當年自己筆下的那個人物。
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德育的問題
德育在語文教學中是以滲透的方式進行的,何謂滲透,即是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如若將德育變成語文課的主流,那么將會喧賓奪主,丟了西瓜撿了芝麻。語文課還是應該具有語文的特質(zhì),教師應牢牢把握住語文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當?shù)掠c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有所沖突或課堂時間的安排上已無法容納德育,那么教師應當有的放矢的選擇關鍵內(nèi)容進行講授,而不是將德育放在第一位置。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更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那么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就會變質(zhì),很容易就發(fā)酵成了班會課。滲透德育的過程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輔之以教師的提示。在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中,教師更可以用朗讀、背誦的方式進行德育,將德育內(nèi)化。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育中落實德育不僅需要教師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抓住可用于滲透德育的契機,也需要教師要做好自身的立德與榜樣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從多角度落實以德樹人,從而使初中語文教學得到質(zhì)的升華。
參考文獻:
關于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 趙艷霞.?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0(14)
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探究[J]. 孫迎福.?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09)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內(nèi)容的滲透方法[J]. 廖芳.? 中華少年. 2019(11)
淺談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分析[J]. 孫影.? 中華少年. 2017(13)
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 楊亞斌.? 科技資訊.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