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麗,鐘如柱,葉美英
廉江市人民醫(yī)院門診部,廣東 廉江 524400
慢性支氣管炎是因多種因素長期刺激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以咳痰、咳嗽、喘息為主要癥狀,起病緩慢,病程長[1-2]。在慢性支氣管肺炎發(fā)作期多采用藥物對癥治療配合專科護理,以促進臨床癥狀緩解,減輕疾病對患者的影響[3]。但慢性支氣管炎具有反復性、急性加重性發(fā)作等特點,持續(xù)發(fā)展會引起肺氣腫、肺心病等,增加患者痛苦及治療難度,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在阻止患者病情進展中意義重大?;诖耍狙芯吭诼灾夤苎谆颊咧羞M行肺功能訓練,旨在分析其具體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間廉江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82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15例女性,26例男性;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1.17±6.63)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4±1.85)年。研究組16例女性,25例男性;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1.23±6.56)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7±1.8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內(nèi)科學》中關于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者;處于疾病緩解期者;研究對象精神、認知正常,可獨立交流者;對研究知曉,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伴有其他臟腑器官器質(zhì)性病變者;存在惡性腫瘤或呼吸系統(tǒng)手術史者;處于哺乳或妊娠等特殊時期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內(nèi)科護理,包括用藥指導、膳食指導、健康教育、環(huán)境管理等,出院后每個月電話隨訪,督促患者規(guī)范用藥,持續(xù)觀察12周。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肺功能訓練:(1)咳痰訓練。要求患者行舒適體位,確保衣服寬松,先進行5~6次深呼吸,之后用力吸氣,保持屏氣張口動作,進行淺淺的咳嗽,之后將痰下咽至咽處時用力咳出,初始護理前進行呼吸道濕化,配合背部叩擊。(2)呼吸訓練??s唇呼吸:鼻子吸氣,口唇縮為口哨狀,胸部前傾、收腹,緩慢呼出,呼氣所用時間盡量達到吸氣的2~3倍,訓練時以不費力為宜,每次訓練15 min左右,每日3~5次。腹式呼吸:腹肌充分放松,深吸氣,腹部自然鼓起,呼氣時收縮腹肌,腹部下陷,確保呼吸時胸廓保存最小活動,每次10 min左右,3~4次/d。(3)有氧運動。將深呼吸與四肢伸展運動、擴胸運動、下蹲、彎腰等相結合,持續(xù)訓練15 min,止嘔后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氧活動,以自覺輕微累感且無呼吸困難為宜,每次30~60 min,每日1~2次。住院期間一對一指導,出院后微信、電話隨訪指導,每2周1次,持續(xù)觀察12周。
比較兩組心理狀態(tài)、血氣分析指標及肺功能。(1)心理狀態(tài)。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5]、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估,每個量表均為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1~4分),得到各項總分后乘1.25換算為百分制,得到最終評分,滿分100分,評分高則心理狀態(tài)越差。與護理前及護理后進行測評,檢查無多選或漏選后錄入統(tǒng)計學分析。(2)在護理前和護理后,采用RAPIDPOINT500血氣分析儀(上海寰熙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患者血氣分析指標,觀察指標主要為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3)在護理前和護理后,采用AS-507肺功能檢測儀(濟南歐萊博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檢測患者肺功能,觀察指標主要為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呼氣峰流速(PEF)。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SDS、SA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 分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 分
組別對照組(n=41)研究組(n=41)tP SDS護理前56.35±6.14 56.88±5.79 0.402 0.689護理后41.92±5.51 35.73±6.17 4.791 0.000 SAS護理前53.38±6.46 54.05±6.12 0.489 0.626護理后43.25±6.27 35.98±6.53 5.142 0.000
護理前兩組PaO2、Pa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PaO2高于護理前組,PaCO2低于護理前,且研究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比較(±s) mmHg
表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比較(±s) mmHg
組別PaO2護理前 護理后PaCO2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41)研究組(n=41)tP 62.89±7.22 62.43±7.57 0.282 0.779 71.18±6.45 76.59±6.33 3.833 0.000 53.06±6.11 53.47±5.94 0.308 0.759 45.89±5.24 42.02±4.78 3.128 0.003
護理前兩組FEV1/FVC、P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FEV1/FVC、PEF均高于護理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1)研究組(n=41)tP FEV1/FVC(%)護理前62.83±6.42 62.55±6.74 0.193 0.848護理后76.52±6.06 82.29±6.17 4.272 0.000 PEF(L/s)護理前6.08±0.89 6.02±0.93 0.299 0.766護理后7.15±0.95 7.78±1.02 2.894 0.005
慢性支氣管炎作為常見慢性疾病,現(xiàn)階段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臨床多在疾病急性發(fā)作時進行對癥治療,以減輕臨床癥狀,縮短發(fā)作時間,進而減輕長時間咳嗽、咳痰等對肺功能造成的影響[4-5]。但在疾病反復、急性發(fā)作過程中,不僅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活動,還會對肺功能造成慢性損害,不利于患者預后[6]。
因慢性支氣管炎病變局限于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在治療期間多采取專業(yè)內(nèi)科護理,以保障治療效果,對患者肺功能訓練關注較少,不利于肺功能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SDS評分、SAS評分和Pa-CO2均低于對照組,PaO2、FEV1/FVC、PEF高于對照組。表明肺功能訓練能夠改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心理狀態(tài)、血氣分析指標及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預后。肺功能訓練中的針對性咳痰練習可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咳痰方法,充分排除痰液,改善呼吸狀況,有利于呼吸及有氧運動的練習。呼吸訓練是肺功能訓練的重要方法,能夠促進排痰,改善支氣管組織血液循環(huán),增強氣體交換效率,改善呼吸狀況??s唇呼吸可延緩支氣管過早閉塞,減少對支氣管的刺激,減輕咳嗽等癥。腹式呼吸可對膈肌、斜方肌、腹肌等呼吸肌進行有效鍛煉,提升呼吸肌的協(xié)調(diào)性,增強氣道廓清作用,增加呼吸深度,有利于改善肺通氣量,緩解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7],抵抗力下降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原因,臨床增強身體素質(zhì)在減少疾病發(fā)作中意義重大。有氧運動是應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體能訓練的有效方法,可通過長期、規(guī)律的有氧訓練改善全身代謝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提升抗病能力,還可避免運動不當導致的呼吸困難等。持續(xù)堅持進行肺功能訓練,能夠改善患者呼吸狀況及肺功能,并可通過多樣性活動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煩躁情緒及精神壓力,改善心理狀態(tài),減輕疾病對患者身心造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采取肺功能訓練效果確切,能夠調(diào)整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血氣分析指標及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