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自尊祖國的光榮,你從這里流淌流淌,鴛鴦喜開眉顏,青海湖,你被寒風封凍,封凍,鴛鴦黯然傷神,青海湖?!边@首名為《青海湖》的老歌,是DVD流行年代家里保留歌碟里的一首歌。也是至今自己手機里的保留曲目,一插上耳機,聽到熟悉的旋律,眼前便浮現(xiàn)出坐落在海拔2800米的縣氣象站家屬院的模樣。那里有我童年時所有的回憶。
初中畢業(yè)那年,遠在烏蘭的姑姑帶我去她家過暑假,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火車。那時的火車很慢,整整坐了一夜,還沒到姑姑家里。第二天中午,大伯突然激動地指著與火車平行,接著遠處天際的一線淡綠色水說:“快看,孩子,那是青海湖?!蔽毅裸露攸c點頭,感覺有些許失望,原來青海湖就這樣……
直到大學畢業(yè)那年,才真正來到青海湖,看見了她的真容。那年,我很幸運以外語志愿者身份參加了環(huán)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戴著工作人員的牌子,可以隨意進出景區(qū),近距離欣賞青海湖。7月的青海湖可真美呀,藍藍的天與藍灰色的湖相接,湖邊的牧場和油菜花,還有靜靜吃草的牛羊,清澈的湖水里能看見成群結(jié)隊的湟魚。這時青海湖封湖育魚已有十多年,湟魚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了。再后來,每年都要和不同的人去好幾趟青海湖,春夏秋冬,只要有外地朋友來,青海湖是必去的景點。每當從江南塞北來青旅游的朋友,見到油菜花地的金黃、青海湖水的蔚藍以及遠處雪山的潔白時,都會禁不住出聲驚嘆:“多么美啊,這簡直是一幅畫呀!”
有一年的“十一”,大家不想出去湊熱鬧旅游,又不想窩在家里看電視,商量來商量去,決定在省內(nèi)轉(zhuǎn)一轉(zhuǎn),可去哪里呢?最后父親提議去青海湖,大家都不同意,感覺10月的青海湖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看的景色了。盡管大家一致反對,但父親還是極力說服大家去青海湖。最終因找不出合適的地方,大家勉勉強強踏上了去青海湖的路。路上才得知,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青海人,父親在早年因為求學和工作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但這居然是第一次去青海湖。一時間我心中五味雜陳,既為自己的不稱職而愧疚,也為父親居然沒有去過青海湖而難過。
那年1月,我要結(jié)婚了,定了婚期,要拍結(jié)婚照。我和先生決定不在婚紗流水線拍照,要有一套具有紀念意義的婚紗照,最終又選擇了已經(jīng)封凍的青海湖。雪白的青海湖,雪白的婚紗。潔白的羽毛,放飛的心情。當時正值旅游淡季,青海湖只有藍天、堅冰和湖畔的枯草與牛羊。干凈素靜的背景,連后期制作都省了。那一口氣拍的五百多張照片,一張也舍不得刪除,全部保存了下來。自那以后,冬日的青海湖就像一個夢中許下的承諾,每年總要不由自主,在寒冬封湖的冰天雪地里轉(zhuǎn)一圈,這樣,浮躁焦雜的心情才能得到平復和緩釋。
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去過太多次青海湖,但每次領(lǐng)略到的大湖之美也是不同。最愛冬日的青海湖,它有一種清冷、寂寥之美,沒有來來往往的人群,也沒有五顏六色的野花,只有高原冬日景色,灰藍色抑或是灰白色,加上枯草的土黃色,偶爾有幾只鳥飛過,單調(diào)卻又沉靜。冬游青海湖也算是在家門口的深度個性游了,身邊有這樣一汪湖泊,是多么幸運啊。有時我想,真正的旅游是不是就應(yīng)該像冬游青海湖一樣,匆匆地來匆匆地走,駐足觀看美景即可,除了美好的回憶,不帶走什么,當然我們也留不下什么,湖還是湖,你還是你。惟愿這個形成于13萬年前的湖,在下一個13萬年后,若我再次來到人間,湖還是湖,我還是我,有幸看到它的美景,從冬到夏,從夏再到冬。
吃面小遇
中午和幾個同事吃面,偶遇一幕,讓我思忖良久。
小餐館位于城市的鬧市區(qū),地處醫(yī)院、學校、寫字樓中心地帶。吃飯的人總是很多,尤其是在午時的飯點。小餐館主營砂鍋面,陜西風味,價格親民,裝修現(xiàn)代、環(huán)境清新。因為味道正宗,我和喜好面食的同事或朋友,時不時光臨。沸騰的湯汁中,有菜有面有粉有金針菇,還有炸土豆塊,最讓人著迷的是它的湯汁,這才是真正熬煮過的豬大骨湯呢。湯上的肥肉丁末就是明證。這家的肉夾饃也很搶手,肉夾饃中的肉應(yīng)該也是這湯中鹵過的。還有一個證據(jù),便是有同事連吃他家的砂鍋面三天后,竟出現(xiàn)了血壓升高頭疼頭暈不止的現(xiàn)象。這個事實是不是讓我的判斷更加確鑿呢?
盡管有人吃到頭疼頭暈,但大家還是很愛吃這家砂鍋面。這不,這天中午,我約了面族同事,又來了。和往日一樣,飯館里還是人滿為患,熙熙攘攘。上一撥顧客還沒吃完,下一撥顧客舉著手中的小票已經(jīng)等在旁邊了。下下?lián)茴櫩鸵呀?jīng)到了門口或者已經(jīng)在路上了。哦,中午在這里上演的就像是一場吃面的接力賽。
我們要了面,有人在取飯窗口排隊,我負責觀察即將出現(xiàn)的空位并及時占領(lǐng),像在戰(zhàn)爭中占領(lǐng)某個高地。仔細偵查過后,決定在一對老年夫婦的桌邊站定。因為從碗中的面量分析,他們基本到了吃面晚期。碗里沒有幾根面,剩下的全是湯了,只要他們受到我手中小票的提示,或不習慣有人站在身旁觀看他們進餐,他們就會加快速度,草草結(jié)束戰(zhàn)斗,將座位讓給更急更餓的我們。但事與愿違,這對夫婦沒有按照我內(nèi)心的路線圖行走,而是不緊不慢,安之若素。在他倆旁邊的嬰兒車里,還有一個酣睡的孩子。他們夫婦應(yīng)該不會有這么小的孩子,有可能是他們的孫子或外孫。好吧,閑著也是閑著,猜想一下這對夫婦吧。看言談舉止,他們應(yīng)該來自州縣。退休了,來省城給兒子或女兒看孩子。祖孫三人,大概是在附近的公園玩了一上午,玩得又餓又累,順路來這里吃面。孩子撐不住了,在如此嘈雜的環(huán)境中都能睡得如此香甜又深沉。
男人察覺到有人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們的座位后,和女人說了幾句話,哦,聽不懂,可能是某種少數(shù)民族語言。但從表情和形體語言上判斷,他的意思是,不要著急,稍安勿躁,我們還沒結(jié)束呢。于是更加慢悠悠地撈起所剩無幾的幾根面條吃了一口,然后開始與女人有一句沒一句聊天。作為等座的人,我漸漸焦急,就在這期間,又一撥吃面的人涌進飯館,場面更加擁擠。但那夫婦二人居然還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中沉得住氣,泰然處之。這時,三四個年輕女子和一位懷抱小孩的中年女子也擠過來,來到這個桌子旁邊。我出示手中的小票,她們立刻明白這位端著小菜拿著小票的等座人應(yīng)該是這張桌子合法的繼承者,順序在她們前頭。但此時出現(xiàn)了意外,與老伴悠閑聊天的男人突然站起來,熱情地要將自己的座位讓給懷抱孩子的中年女子。我被迫再次出示手中的小票,幸好那中年女子瞅準了靠窗戶一個即將空出來的座位。而作為嬰兒車里那個孩子的爺爺,面對我,卻是憤憤不平的表情,大聲獨白了許多話,像莎士比亞的悲劇臺詞??晌乙痪湟矝]聽懂,但意思全明白了。都在一個文化環(huán)境中,不明白他,也就等于不明白自己。我們的面來了,擺在桌子一角,砂鍋面逼迫他們,不得不站起,但這對夫婦意猶未盡,心有不甘。
一場小小的座位風波,卻令人深思。有誰錯了嗎?站在這對夫婦的角度和立場,他不會感到自己有什么問題。他的意識中,此時此刻,這個位置就是他的,他們的。無論飯館的座位多么緊張,多么一座難求,也與他無關(guān)。進餐快慢、何時離座,不由客觀環(huán)境、飯店老板、等座者來決定,而是由他的個人性情和心情來決定。這也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典型案例。既然此時此刻由他來控制這個座位,那么,下一個繼承者是誰,也得由他來指定。他指定一位懷抱小孩的中年婦女來坐不行嗎?多么正當和崇高的理由啊。暫時和臨時的處置權(quán)也是一種權(quán)力。而站在我們的立場上,我手中的小票就是一種規(guī)則,先來后到的規(guī)則,一律平等的規(guī)則,在這個座位旁邊等待的時間也是一種秩序,約定俗成的秩序,所謂禮治秩序。何為禮治秩序?源于我國人類學家、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一書,即以禮治作為一種約束人和規(guī)范人們?nèi)粘I畹姆绞?,在長期以儒家思想為根基的國家,人們更習慣于利用祖祖輩輩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和做事方式解決問題,慢慢地人們就對這種經(jīng)驗產(chǎn)生了依賴和尊重,至此傳統(tǒng)和禮數(shù)也就有了信服力和神圣力。
座位風波,能不能將它視為禮治秩序和法治秩序之間的碰撞?法治秩序往往需要通過外力來進行規(guī)范和治理。而禮治秩序則需要個體的高度自覺和對傳統(tǒng)禮儀的認知認同才能實現(xiàn)其作用。在全球化和現(xiàn)代文化理念的沖擊下,禮在某些領(lǐng)域不再被重視和遵循,由此,許許多多生活中的瑣事和尷尬再難通過禮治秩序來調(diào)節(jié)和自我約束,不小心還會上升為法治強制的內(nèi)容。譬如在禮治秩序的視野里,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人們,在同一個文化概念下,對生活和常識的理解沒有隔閡,沒有人會把熱情厚道、處處為他人著想理解為傻乎乎的愚鈍。而在城里生活久了的人們回到鄉(xiāng)下總會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和輕松感,也曾嫌棄過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差,什么都不方便,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覺得村間那一座小院才是心靈的寄托??粗教幍牟疬w,一個個村莊變成了高樓大廈,心中總是不免會有一絲絲慌亂和痛惜,時代的車輪滾滾而過,誰也無法阻擋,每個人都在一路加快步伐,心中想著要加油加油,趕上趕上。
電車驚魂記
早在2014年,抱著提升自我、開闊眼界的想法,我只身前往遠在千里外的歐洲攻讀學位,剛踏出國門的我,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哦,全是我喜歡的樣子,覺得那里的草坪即使沒有圍欄,也不會有人去踩,鴿子在寬敞的廣場上愜意地散步覓食,無論到哪里,都有統(tǒng)一品牌的連鎖超市,無須擔心價格,也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除了和平、禮讓、和諧、靜謐,這里還值得用所有褒義的詞語去形容。但這種平靜和美好在隨著敘利亞戰(zhàn)爭2015年被打破了。這年年底,大批來自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國的難民,輾轉(zhuǎn)多國進入當時我就讀的德國境內(nèi)。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2016年年初,進入德國的難民突破了100萬人,生活的寧靜被打破,到處都是中東人,商場、餐館、公園,稍不留神,還以為自己生活在中東國家……2015年11月,法國巴黎發(fā)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5次爆炸和5次槍擊事件,遇難人數(shù)達132人,300多人受傷,整個歐洲也陷入了緊張的氛圍。
正是在難民潮和巴黎恐怖襲擊期間,我在電車上親歷了一起中東大叔鬧事的風波。德國的氣候與青海的氣候很像,冬天不是太寒冷,但很漫長,夏天不是太熱,但很短暫,說下就下的雨,薄棉襖一年四季都要放在手邊,以備某個下雨的夏日午后得套著去學校。那年11月的一個晚上,下了晚自習,我背著大書包,穿著大棉襖,上了從學校圖書館到住處的電車。車上很安靜,有看書的學生,也有朋克風十足的青年,還有來自東方的我。人不算多,都是出來學習的學生或是準備去酒吧一條街上開始夜生活的青壯年。在鬧市區(qū)一站,上來一些人,其中有個中東男子,搖搖晃晃,醉態(tài)昭然。一上車,就開始罵人,德國人見多經(jīng)廣,見怪不怪,一向冷靜,沒人理會這個醉鬼。但中東男子見自己的胡鬧沒有效果,于是掄起臟兮兮的包揮舞,用腳狠踢電車上的自行車,還變本加厲,開始騷擾一名金發(fā)女子。鬧劇升級,引起全車警覺,德國人開始行動,全車廂的男士都向鬧事者所在的車廂圍攏而來。還有一位機智的德國女孩偷偷按了車門口與司機對話的按鈕,把車廂里的情況告知了司機。司機當機立斷,就在附近的車站停了車,打開了所有的車門,同時打開了所有的應(yīng)急燈。正好這一站是我平時下車的地方,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敢多看熱鬧,趕快下車,奪門而逃……匆忙間,回頭再看電車,只見夜幕中急促而有規(guī)律的警示燈不斷在閃爍,車內(nèi)人頭攢動,即便如此,卻不見有人下車或出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此评淠牡聡?,在這“危急關(guān)頭”團結(jié)起來,保護同胞……如果我是那個金發(fā)女孩,估計也會被這滿滿的愛而感動??赊D(zhuǎn)念一想,如果剛才那個金發(fā)女孩是我,我不敢肯定,車上的人還會這么做嗎?想到這里,我心中全是后怕。
2021年3月16日,亞特蘭大發(fā)生連環(huán)槍擊案,死者中6人為亞裔,此前,我并不在意此類消息,即使看過也不會有多大的感觸,因為有了在外學習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對留學生、亞裔等等字眼都比較敏感和有更多共情。頻發(fā)的亞裔大學生被害,在美國遇害的章瑩穎,在德國慘遭殺害拋尸的李洋……一個個年輕而又鮮活的生命,原本是為了見識更美好的世界,沒想到卻在異國他鄉(xiāng)遭遇不測。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也許會有人說,中國這么強大了,為啥你們還要出去,難道外國的月亮真的就比我們的更圓嗎?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偏狹。人類和文化需要交流,需要相互學習。而世界和平,人類發(fā)展,不要戰(zhàn)爭,不要殺戮,這是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們內(nèi)心的渴望。所以,關(guān)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和追求顯得多么珍貴啊,同呼吸共命運,人類才會走出困局,到達明天。
賀穎英 女,85后,文學愛好者,高中時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英美文學學士,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文學碩士,天津大學在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