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fā)作期與緩解期反復交替。大多數患者進入緩解期時沒有任何癥狀,感覺像好了一樣,于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不再繼續(xù)治療,結果時隔不久,痛風卷土重來,如此周而復始,結局往往是骨關節(jié)遭到破壞、尿路結石、腎臟受損、痛風石“遍地開花”。
疼痛緩解并不代表痛風已經痊愈,只有將血尿酸降下來并穩(wěn)定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痛風的急性發(fā)作問題。如果不糾正高尿酸血癥,會持續(xù)對關節(jié)、腎臟以及心血管造成損害。因此,疼痛緩解后,即便沒有任何癥狀,但只要血尿酸控制不達標,就應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
痛風緩解期的治療主要以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治靶器官損害為主。人體內血尿酸的產生,80%來源于自身細胞的嘌呤代謝,20%來自食物。有研究發(fā)現,即使特別嚴格地進行飲食控制,血尿酸也只能降低90微摩爾/升左右,大多數患者還是需要借助藥物才能使血尿酸控制達標。
為了有效控制痛風發(fā)作,建議痛風患者將血尿酸控制在360微摩爾/升以下,而對痛風發(fā)作頻繁(每年發(fā)作超過兩次)或出現痛風石的患者,血尿酸宜控制在300微摩爾/升以下,以利于痛風石的溶解??傊?,治療痛風不僅僅是止痛,更重要的是降低血尿酸,而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堅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