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秀
摘 要:家校共育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但是傳統(tǒng)家校共育的方式還有很大的局限性,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全面到來,將這一理念融入家校共育的策略中,已經(jīng)收獲了不錯成效,改善了之前存在的弊端與局限,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新機制,充分發(fā)揮了家校共育作用。對此,本文以此為例,對“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進行詳細分析,希望能夠給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家校共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0-0001-02
【Abstract】Home-school co-education can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bu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still has great limita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the "Internet +" era has come in full swing. This concept is integrated In the strategy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the previous drawbacks and limitations have been improved,a new mechanism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has been formed,and the role of family-school co-education has been fully brought into play. In this regard,this article uses this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hoping to provide people with valuable references.
【Keywords】Internet+;Family-school co-education;Strategy
互聯(lián)網(wǎng)+”是連通學生、學校和家庭的重要紐帶與橋梁。其有著傳播信息快、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像微信、QQ、微博等客戶端等都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將“互聯(lián)網(wǎng)+”與學校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其能夠發(fā)揮更加高效便捷的作用,將這一技術手段有效利用起來,就會使人們的教育教學變得更加完美。
1.傳統(tǒng)家校共育的弊端
目前,傳統(tǒng)的家校共育存在諸多不足,我國新型創(chuàng)新的家校共育模式逐漸得到完善。首先,其方式過于單一,通常都是以家長會的形式開展。但是像很多城市學校,因為學生數(shù)量較多,而且班級數(shù)量也多,教師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學校開家長會也是較為復雜的。其次,因為家長數(shù)量眾多,教師不可能與每一位家長進行詳細溝通,所以對于家長是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的。除了家長會外,教師家訪這種形式在新形勢下也受到了很大局限,因為城市化建設和擴容,班級學生的家庭住址并不是聚集的,多數(shù)是比較分散的,所以教師家訪也會出現(xiàn)不方便。最后,人們的隱私權利逐漸提高,諸多的家長比較在意孩子的隱私權,認為出現(xiàn)問題在學校得到解決最合適,假如老師說明要家訪,家長會覺得老師別有用心,具體的意思家長不是很明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現(xiàn)在電話也已經(jīng)成為很多教師家訪的一個新途徑。其實電話家訪也有很大的弊端,因為只能聽到聲音而看不到對方,再加上班主任工作較為繁忙,所以并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與家長的電話溝通中。很多家長也各自忙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來學校與教師溝通學生的學習狀況,是非常不利于家校共育實施的。
2.“互聯(lián)網(wǎng)+”的重要作用
“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名詞最早是在2012年提出,之后便迅速與我國的各個行業(yè)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給人們的生活學習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時代發(fā)展進步,科學技術不斷提高,我國已經(jīng)全面進入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理念一經(jīng)提出,就因為它具有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性這些特點,受到了很多人們的歡迎,將其與教育教學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給學校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學的發(fā)展。這一時代變化,形成了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背景的個性化、數(shù)字化、終身化教育體系,全面建設創(chuàng)新型、學習型社會。在當今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決定了學校教育只有充分地將家庭教育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發(fā)展形成最大合力?,F(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與家校共育相融合,成為連接家庭和學校的重要紐帶,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作用。將家庭教育和“互聯(lián)網(wǎng)+”有效融合起來,改變了傳統(tǒng)家校共育的模式,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既便捷又高效。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可以每天都能交流學生的基本情況。利用網(wǎng)絡進行家校共育這種方式,可以在一些學習資源好學習方式上進行共享,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學習的資料發(fā)送到統(tǒng)一的班級群里,讓家長進行實際的觀看,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而且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家?;悠脚_,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對班級進行管理。
3.“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家校共育現(xiàn)狀及問題
除了上述積極的一面外,“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家校共育在實際的開展中還是有著一定的問題。家校共育過程中家長的主題性還是相對比較缺乏的,仍然過于依賴學校教育,通過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所班級中盡有少數(shù)家長能夠做到一學期與教師溝通學生狀況三次,在學生的學習中,家長更多的是旁觀者的角色,并不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教育當中去。其次就是共育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學校和家庭是教學學生的兩個重要場所,如果家校共育只是單一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師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家長則遵照架勢和學校的要求,是很難將家校共育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的,而且只注重學生學習上的共育也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忽視了學生思想道德和身體健康這些方面的共育,也是不符合家校共育本質要求的,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除了這些,當前學生是信息化時代的原始者,從其出生到現(xiàn)在生活學習都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世界里耳濡目染。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里的新鮮事物,有很多學生甚至是家長都不能有效地把握住尺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說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的,“互聯(lián)網(wǎng)+”也是如此,當人們正確的使用時,其會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極大便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其被錯誤的使用或被別有企圖、別有用心的人使用,那么其弊端和問題就更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只有這樣才能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去開展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