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銅陵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鷂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安徽 銅陵 244000)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老齡化程度的加重,該病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對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均造成嚴重影響[1]。腦卒中是由于腦血管發(fā)生病變導致供血區(qū)域的部分腦組織功能障礙,使得患者出現一系列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致殘率、致死率及復發(fā)率均較高[2-3]。為了解決我國目前腦卒中防控比較薄弱的現狀,2009年衛(wèi)生部啟動了腦卒中篩查與防控工程,以盡早識別高危人群,并對其進行干預,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針對高危因素進行健康指導,以減少腦卒中發(fā)病率,減少致殘率和病死率[4]。本文對我市某社區(qū)40歲及以上的居民進行了腦卒中篩查,識別危險因素,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市某社區(qū)≥40歲的常住居民3864例,其中,男性例,女性例,年齡4 0~8 6 歲,平均年齡(60.69±8.69)歲。排除居住時間少于6個月、伴有意識障礙、嚴重認知障礙、思維及表達能力障礙的人群。
1.2 方法
1.2.1 篩查內容 ①觀察對象的基本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身高、體質量、有無吸煙酗酒、是否經常體育鍛煉、血壓水平、既往病史以及家族史等。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檢測。③頸部血管B超。
1.2.2 腦卒中危險因素評估標準 ①高血壓(血壓水平≥140/90 mm Hg)或是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②高脂血癥或是正在服用降脂藥物。③糖尿病患者。④房顫和心臟瓣膜病。⑤吸煙。⑥有腦卒中家族史。⑦體質量指數(BMI)升高,≥24 kg/m2)。⑧每周體育鍛煉不足3次,每次不足30 min,持續(xù)時間少于12個月。
1.3.2 腦卒中高?;颊吆Y查標準 ①具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或腦卒中病史。②具有上述8項指標中至少3項者。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別應用χ2檢驗與t檢驗進行計數與計量資料的比較,當P<0.05時,即可以認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腦卒中篩查情況 本次共篩查3864例,共篩查出腦卒中高?;颊?46例,占16.72%,中?;颊?132例,占29.30%;低?;颊?255例,占58.36%。高?;颊咧校行?95例,占61.15%,女性251例,占38.85%,男性腦卒中高?;颊弑壤@著高于女性,差異有顯著性(P<0.05)。本次篩查出腦卒中患者94例,占2.43%,TIA患者19例,占4.92%。
2.2 高危人群高危因素比較 本組高危人群中,缺少運動、高血壓、超重、吸煙、高血脂、糖尿病等是主要的高危因素,分別占89.47%、56.81%、38.85%、36.38%、32.04%、30.03%。見表1。
表1 本組646例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分析
2.3 不同年齡腦卒中高危因素比較 高血壓在60~69歲、50~59歲人群的年齡段突出,高血脂在40~49歲年齡段比較突出,50~59歲、≥80歲人群缺少運動較多,≥80歲人群吸煙較多,低年齡斷人群超重比例較高。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腦卒中高危因素比較[n(%)]
2.4 腦卒中高危人群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 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顯示,本組646例高危人群中內膜增厚361例,占55.88%,頸動脈斑塊213例,占32.97%,頸動脈狹窄39例,占6.04%。
腦卒中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均是由于腦血管疾病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會負擔[5]。腦卒中的發(fā)病趨勢與危險因素暴露水平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了解社區(qū)人群腦卒中危險因素暴露水平,及早識別高危人群,對腦卒中高危人群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措施,可以減少或是延緩腦卒中的發(fā)生[6-7]。研究顯示,控制血壓、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保持良好的體質量,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腦卒中發(fā)生率[8]。目前,社區(qū)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以及健康干預是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有效的措施[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次共篩查3864例,共篩查出腦卒中高?;颊?46例,占16.72%;男性395例,占61.15%,女性251例,占38.85%,男性腦卒中高?;颊弑壤@著高于女性,差異有顯著性(P<0.05)。研究結果提示,腦卒中高?;颊咻^多,且男性顯著多與女性,可能與男性吸煙、酗酒、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關[10]。TIA是腦梗死發(fā)生的前兆,因此也是腦卒中篩查的重點項目之一[11]。本次篩查出腦卒中患者94例,占2.43%,TIA患者19例,占4.92%,也提示在社區(qū)40歲以上人群中,腦卒中及TIA患者較多,應及早進行干預,防止病情進展。合并糖脂代謝紊亂也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12];另外,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較快,生活壓力較大,交通工具便捷,導致人們活動量明顯減少,超重人數明顯增加,也增加了腦卒中的發(fā)生風險[13]。本組高危人群中,缺少運動、高血壓、超重、吸煙、高血脂、糖尿病等是主要的高危因素,分別占89.47%、56.81%、38.85%、36.38%、32.04%、30.03%。因此,要積極開展社會健康生活方式宣教,促使人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生。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導致血管狹窄、阻塞,增加了腦卒中的風險,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14]。因此,在腦卒中中篩查中增加頸動脈超聲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頸動脈粥樣硬化,辨別頸動脈狹窄程度、病灶位置、斑塊類型、頸動脈血流情況等,作出較為準確的診斷[15-16]。頸動脈超聲具有無創(chuàng)、便捷的優(yōu)點,是篩查頸動脈狹窄良好的方法,也是腦卒中篩查重要的測量方法。本次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顯示,本組646例高危人群中內膜增厚361例,占55.88%,頸動脈斑塊213例,占32.97%,頸動脈狹窄39例,占6.04%。提示,在社區(qū)腦卒中篩查人群中,頸動脈內膜病變的患者占據較多的比例,應進行及早的干預。
綜上所述,某社區(qū)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暴露水平較高,應積極相應措施,加強健康教育,提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及戒煙,有效的控制體質量和血壓,以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