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瑩,何石燃
(中山市中醫(yī)院 心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慢性心衰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心臟、心血管疾病終末期表現,患者的患病時間長,且病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心功能,增加了病患的死亡率,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由于患者的病程長、病情改善慢,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需要配合相應護理,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1-2]。綜合護理干預是建立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的一種更加系統(tǒng)、更加完善也更具備綜合意義的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豐富的護理服務?,F選取50例患者,旨在進一步評價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F共選取50例于中山市中醫(yī)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心衰患者作為主要對象,納入時間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使用數字隨機表法將5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25例/組。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6~84歲,平均(60.38±2.15)歲;病程2~13年,平均(6.85±1.15)年。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83歲,平均(60.32±2.11)歲;病程3~13年,平均(6.96±1.27)年。通過比較兩組的相關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是具備可比性的。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遵醫(yī)囑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幫助患者調整作息時間,適當調整氧氣的吸入量和靜脈給藥的滴注速度,予以常規(guī)宣教。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開展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焦慮、煩躁、恐懼、抵觸是慢性心衰患者的常見不良心理,護理人員要與患者積極的溝通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伴有的負面情緒類型、產生原因,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讓患者意識到消極情緒對改善病情的不利影響,及時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在溝通過程中,與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贏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與認可,同時鼓勵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為患者提供來自家庭的支持和鼓勵。②飲食干預:慢性心衰患者的病程長,控制好日常飲食是控制病情進展的關鍵。護理人員綜合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和身體條件制定嚴格的飲食規(guī)范。病情較輕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 g,病情偏重患者的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3 g。每日早餐前測量體重,若3 d內體重增加2 kg則說明患者出現了輕度水鈉潴留,需控制飲食中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多食用高纖維素和高蛋白的食物。③睡眠干預:睡眠障礙是慢性心衰患者的另一典型表現,對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出舒適的、溫馨的、安靜的睡眠環(huán)境,叮囑患者睡眠時要盡可能選擇右側臥,睡前用溫水泡腳,避免飲用濃茶或咖啡,保持情緒平緩,避免影響睡眠質量。④行為干預: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制定相應的運動方案,護理人員要多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提高其運動依從性。心功能Ⅱ級患者可指導其有家屬陪同下在病房的走廊處活動;心功能Ⅲ級患者可在床邊坐簡單練習,讓患者扶床行走;心功能Ⅳ級患者在床上做肢體運動。運動鍛煉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也要獲得患者本人和家屬的配合與支持。
1.3 評價標準。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方式為SF-36量表[3],評估時間為護理工作結束后,共評價四個維度: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每個維度的評分范圍均為0~100分,各維度評價所得分數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所得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佳。于護理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評價方式為滿意度調查問卷[4],調查問卷中包括10個問題,每個問題包括3個評價等級,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前兩項均為滿意,計算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和處理數據使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是SPSS 21.0,t和均數±標準差分別用于檢驗、表示計量指標,卡方和例數/百分率分別用于檢驗、表示計數指標,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表1 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s)
?
2.2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通過調查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n(%)]
慢性心衰患者的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加重了患者的機體負荷,長時間的患病和治療容易導致患者器官出現不同程度衰竭,造成其心臟負擔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上主要以綜合治療為主,但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配合護理干預,以提升總體干預效果[5]。本文提出對慢性心衰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經研究發(fā)現,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護理滿意度更高,這主要是因為綜合護理干預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內容更加完善、形式更加豐富。通過開展心理干預,可以緩解甚至是消除患者因疾病和治療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提高其依從性和配合度;通過開展飲食干預,可以在保障機體營養(yǎng)供應的同時避免飲食不當加劇身體負擔[6];通過開展睡眠干預,可以保障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為機體儲備能量;通過實施行為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7]。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既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質量,又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