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人民醫(yī)院 傳染科,江蘇 南通 226300)
藥物性肝損傷是肝損傷較常見的一類,指的是患者因疾病治療需要使用的藥物受多種因素影響,機體對藥物缺乏足夠耐受度,表現(xiàn)出超敏感性,進而引發(fā)肝臟受損,表現(xiàn)出不同急性或慢性肝病[1-2]。通常藥物性肝損傷輕度患者停藥后會自行恢復,但部分中重度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影響,所以早期的積極治療非常重要。藥物性肝損傷當前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公共性衛(wèi)生問題,無肝病史的正常人群可能發(fā)生,正常藥物使用劑量患者可能發(fā)生,用藥超量患者可能發(fā)生,自身存在基礎疾病患者也可能發(fā)生,其影響面廣,因此需要加強重視[3]。一般發(fā)生藥物性肝損傷后在迅速停用使用藥物的同時,還需要積極使用肝細胞保護劑、解毒劑、肝功能恢復劑進行治療[4]。本研究以我院60例患者為對象,具體分析復方甘草酸單銨S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60例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為對象,隨機抽簽分為2組,觀察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19~79歲,平均(50.86±12.69)歲;對照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齡19~79歲,平均(51.49±13.28)歲。2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①納入標準:①符合肝損傷診斷標準[5],且確定為藥物性;②肝損傷發(fā)生前至少7天在用藥;③有典型瘙癢、皮疹、發(fā)熱表現(xiàn);④治療依從度良好;⑤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所在醫(yī)院的倫理審批。②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導致的肝損傷;②心腎功能障礙;③伴有自身免疫性疾??;④存在藥物禁忌證;⑤參與研究期間使用其他可能損傷肝功能的藥物。
1.2 方法。對照組選擇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選擇一次使用3~4支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生產(chǎn)產(chǎn)家: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規(guī)格:0.6 g×1支,國藥準字:H20031265)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每天治療一次。持續(xù)治療1周。觀察組選擇復方甘草酸單銨S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選擇1.2 g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每天治療一次。選擇復方甘草酸單銨S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海南通力康力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40 mg×1支,國藥準字:H20050317),一次使用4支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每天治療一次。持續(xù)治療2周。
1.3 評價指標。肝功能:分別在治療前、治療2周結束后測定兩組血清總膽紅素(TBIL)、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水平。安全性:比較兩組治療期間胃腸道不適、腹瀉、皮疹發(fā)生率。療效標準[6]:顯效:治療2周后患者肝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臨床癥狀均消失,超聲檢查顯示冠狀結構清晰,肝臟近場密集回聲增強不超過總面積的30%;好轉:治療2周后患者臨床癥狀減輕,肝功能有所恢復,但未至正常水平,超聲檢查顯示冠狀結構模糊,肝臟近場密集回聲增強不超過總面積的50%;無效:治療2周后臨床癥狀仍嚴重,肝功能仍明顯受損,超聲檢查冠狀結構模糊,肝臟近場密集回聲增強超過總面積50%??傆行?顯效率+好轉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利用SPSS 23.0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計量資料表示為(±s),檢驗經(jīng)χ2、t完成,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肝功能。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TBIL、AST、ALT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組內(nèi)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2周后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比較(±s)
?
2.2 安全性。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3 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藥物性肝損傷的發(fā)生機制為藥物本身或者其代謝物對肝臟實質造成直接損傷,或者使用的治療藥物以及其代謝產(chǎn)物引發(fā)機體免疫應答,進而導致過敏表現(xiàn),或藥物對膽汁的代謝產(chǎn)生不良影響引發(fā)肝臟損傷[7-8]。針對藥物性肝損傷的治療,基礎治療非常重要,主要內(nèi)容包括保證足夠休息、補充熱量、補充維生素與蛋白質,幫助肝細胞再生、修復[9]。在基礎治療之外應用藥物治療可加快肝功能恢復,臨床還原型谷胱甘肽應用廣泛,其可以發(fā)揮良好解毒作用,可對肝細胞的正常代謝給予保護,迅速清除自由基,加快膽汁代謝[10-11]。但單一用藥效果發(fā)揮緩慢,近來臨床逐漸嘗試聯(lián)合不同藥物進行治療,以期提升療效水平。本研究觀察組在還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復方甘草酸單銨S治療,經(jīng)2周治療后顯示肝功能指標TBIL、AST、ALT水平分別為(14.85±8.49)μmol/L、(35.64±10.69)U/L、(30.18±10.18)U/L,均低于對照組(68.02±8.44)μmol/L、(90.82±12.93)U/L、(92.75±13.46)U/L(t=24.327、18.015、20.307,P=0.000)。陳維成[12]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治療后TBIL、AST、ALT水平分別為(46.2±9.8)μmol/L、(187.7±47.1)U/L、(243.7±54.4)U/L,觀察組分別為(36.3±9.9)μmol/L、(47.6±19.3)U/L、(76.6±16.4)U/L(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聯(lián)合用藥較單一用藥對肝功能改善效果更好,但在具體數(shù)據(jù)上與本研究存在較大差異,分析與兩項研究納入對象本身存在差異、肝功能測量時間不同等有關。本研究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73.33%(χ2=4.320,P<0.05),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觀察組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為10.00%(χ2=0.162,P>0.05),提示聯(lián)合用藥治療藥物性肝損傷不僅不會影響治療安全性,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整體療效。類似研究[13]顯示,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2.50%(37/40),相對高于對照組的75.00%(30/40),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復方甘草酸單銨S含甘草酸單銨 S、鹽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幾種主要成分,可對肝細胞起到有效保護,對肝臟代謝類固醇的過程形成阻滯,還能起到抗過敏、消炎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甘草酸成分可調節(jié)免疫,同時不會導致明顯皮質激素樣不良反應,應用安全性良好[14]。
綜上所述,復方甘草酸單銨S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肝損傷可較單一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更明顯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療效果,且不會影響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