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夏玲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作文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作文好的語文成績通常都會好,作文差的,語文成績通常都會上不去。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首先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加強學生平常的小練筆,老師如何在平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日常的小練筆呢?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動筆,善表達!做到“求真,寫實”,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多動筆,多寫作。
教小學多年來,總有一兩個問題困擾著我,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何在平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小練筆?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于習作訓練的目標是這樣提的:“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毙W語文要求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學會知識,形成能力,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真實的生活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平常的教學中不斷折磨,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何才能在平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的小練筆?帶著些問題.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的實踐與嘗試。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知道寫作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很多學生都望而生畏。俗話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沒有語言積累,沒有生活的經歷,沒有對事物細心的觀察,自然就無內容可寫了。為了讓學生有生活經歷、有寫作素材,有內容可寫,我在平常的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進行多渠道的小練筆,利用課本中的精彩片段或例子,或學生的生活經歷,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仿寫或小練筆。我結合一些中小學作文教育專家的理念,加上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1.仿寫是素材的積累
常言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作文沒有寫作素材,就等于愚婦無米,想做飯就更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呢?這就得教會學生認真觀察、深人生活、有生活的經歷,廣開文源,這樣就有了寫作素材。葉圣陶曾經說過: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闭n文是學生活生生的仿寫的例子,也是學生進行平常小練筆的最好素材,所以,我每講到新課,都要找到課文中優(yōu)美的片段或學生比較有興趣的文段,讓進行仿寫。俗話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币寣W生寫好仿寫,首先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抓住學生好奇、有求趣的心理,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一篇篇優(yōu)秀的范文就是學生進行小練筆的最好素材。例如,課文《桂林山水》,里面有一段描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句子非常優(yōu)美,我讓學生熟讀能誦之后,要求學生進行仿寫這段話。開始學生都露出為難的神色。我看在眼里,說: “老師已經仿寫了一段話,讀給同學們聽聽?!苯又夷睿骸按禾靵砹?,百花盛開,我走進廣州的文化公園,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公園里的花可真多??!一眼望去,滿園的千姿百態(tài)、姹紫嫣紅,猶如花的海洋;公園里的花真美啊!紅的像霞,白的似雪,黃的如金;公園里的花真香??!引來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它們在花叢間翩翩起舞,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眲傋x完,有幾位學生就笑起來了,我問:“笑什么?”他們就說:“老師,你是照這段話的樣子寫的?!蔽艺f:“是啊,這就是仿寫,是其中的一種寫作的方法啊,你也來模仿試試。”我說完,學生們都來精神了,個個都把脖子伸得長長,把手舉得高高,說:“老師,我來,我來”。這樣一來呢,課堂氣氛十分濃厚,學生個個興致勃勃,躍躍欲試。結果,有的學生仿寫了媽媽做的菜真不香!從菜的色香味三方面進行描述;還有的學生仿寫了媽媽的衣服真多,有紅的、黃的、綠的等來寫;也有的同學寫了冬天來了,天氣真冷?。穆愤叺男涔舛d禿的樹枝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街上的行人縮著脖子、連人們呼出的氣都成了白色的了這三方面寫。有了模仿的范文,就有了創(chuàng)作的基礎,因為創(chuàng)造,總是從模仿開始的。范文也是學生素材積累一部分,更是學生仿寫的扶手杖。因為優(yōu)秀作文離不開仿寫。小學生學寫作文猶如幼兒學走路,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習作就如大人攙扶幼兒,牽著學步。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 “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蹦7聝?yōu)秀作品進行習作不僅可以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靈氣的熏陶,而且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樣畫葫蘆中,感受作者的表情達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小學高年級很多文章值得仿寫。因此,本人在實際教學中注意分析文章的特點進行習作知識的傳授。
2.生生活經歷,是最好的寫作源泉
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經歷也是進行小練筆的素材之一。為了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練筆,我在布置學生寫小練筆之前,先布置學生回家做做要寫的小練筆的內容的家務事,讓學生在生活經歷中獲得寫作素材。例如:我想教學生寫做飯的小練筆,我先讓學生回家跟父母學做飯,并要求記清做飯的要點。別以為做飯很簡單,要做好飯其實是要講究方法的,要把做飯寫好也是不容易的。剛開始,很多學生都是說出做飯的大概情形,很多學生說那么三兩句就沒有東西可以說了,作文干巴巴的,空洞無物,沒有內容可寫。我運用多媒體把做飯的整個過程錄下來,播放給學生觀看,看完后要求他們講每個做飯的細節(jié):如,米的分量、如何洗米、放水到那個位置的飯才好吃(用手起壓在米上,水到第二手指節(jié)上)等,在學生講的過程中,老師不斷點撥,指導學生補充并抓住細節(jié),學生講好了,才引導他們進行小練筆,在寫小練筆的時候,引導學生多運用好詞好句。又如,我指導學生寫洗衣服的小練筆,我也是讓他們回家先學習洗衣服,再讓引導他們進行寫洗衣服的小練筆,特別是讓他們注意洗衣服的每一個細節(jié):如浸泡衣服、給衣服抹洗衣粉或洗衣液、用手搓洗、用水漂洗、用手擰干、晾曬等,一些小細節(jié)都讓學生寫的時候注意。特別是衣服很臟的地方,要用手來“搓洗”這些細節(jié),都要學生認真寫好,有個學生這樣寫“我澆了三勺水放在盆里、往盆里放了一勺洗衣液,用力在臟衣服的地方來回搓洗,搓了一會,我的手上、盆里都是肥皂泡,泡泡淹沒了整個臉盆,雪白的肥皂泡在陽光下閃爍著彩色的光,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這些泡泡真美!”學生通過生活的親身經歷,就有內容可寫,指導起來也容易很多,有了生活的經歷,加上學生的想象,很多學生會把簡單的洗衣的情景,寫得具體、有趣。這樣學生寫出來的小練筆也貼近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寫的東西也有血有肉。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許多事情往往是頗富哲理的,如果我們用心體會,反復琢磨,便會慧眼獨具,從中悟出并給人以啟發(fā)的哲理。為了讓學生豐富寫小練筆的內容,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創(chuàng)造寫作素材,為學生找到寫小練筆的素材。如:一些紀念日,我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清明節(jié),我引導學生開展“緬懷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掃墓是寫寫自己緬懷親人的心情;又如:母親節(jié),我引導學生開展“我送媽媽小禮物”的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制作小禮物送給媽媽,在把制作過程寫下來;又如:教師節(jié),我引導學生開展“感謝師恩”的活動,引導學生為老師做一點事,寫寫老師的辛苦耕耘的小練筆;遇到國慶節(jié),我又引導學生開展“祖國,我愛您”的詩歌朗誦活動,引導他們寫詩歌歌頌偉大的祖國。我還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班級讀書”活動、“名人我知道”“講故事”等活動、還有學校組織的春游和秋游等,都是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的好素材,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不僅豐富了生活,拓展了知識,更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供了很好寫小練筆的材料。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積累的寫作素材也豐富了,拿起筆來就有大量的內容可選擇,改變了過去看到作文題目就皺眉頭、咬筆頭,無話可寫的狀態(tài)。所以說,生活經歷是寫作的源泉。
3.細心觀察,是寫好小練筆成功的要素
要寫好小練筆,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細心、細致的觀察,在小學的教材里,課文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的,教材中很多課文也配有插圖。我就利用這些插圖,指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再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寫看圖寫話的小練筆。首先,我讓學生明白,觀察圖片要有順序:可以從上到下觀察、也可以從下到上觀察、可以從左到右觀察、也可以從近到遠觀察等。無論是那種方法觀察,都看清圖上有誰?在那個地方?他們在干什么?周圍有什么的景物,然后可以在觀察的同時也可以進行聯想或想象,感悟等。如:《楊氏之子》一課,上面有插圖,我讓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周圍有什么景物?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楊氏之子寫成一篇故事,學生聽說是自己編故事,趣味盎然。寫作的積極性相當高,效果不錯。再如,《小嘎子和胖墩比賽摔跤》一課,我引導學生觀察圖,并啟發(fā)學生: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說什么?又怎樣做?周圍的人會說什么?當時的氣氛如何?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了他們各自想法。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和說話與思維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變強了,這樣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又如《草原》《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樣的好文章,上面的插圖,我也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中的景物,并引導他們找出課文那段是描寫圖片上的內容?畫出文段,進行仿寫。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也拓寬了寫小練筆的素材。又如:《爺爺在院子里講故事》這課,我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如:爺爺手里拿著什么?坐在哪里?給誰講故事?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小練筆的內容很多,方法也很多,認真觀察,重在表達,讓學生敢說敢寫。細心觀察,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有廣泛地積累寫作素材,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經歷,細致地觀察,廣泛閱讀,才是寫好小練筆的重要途徑,只有滿腹素材,滿腹經綸,滿腹佳句,寫起文章來就毫不費力了,正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生活經歷多了,寫怍素材多了語感也就好了,表達起來自然“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