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趙帆
(平?jīng)鍪修r業(yè)科學院, 甘肅 平?jīng)?744000)
西葫蘆屬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草質藤本(蔓生)植物[1],原產(chǎn)于北美洲南部,19世紀中葉從歐洲引入我國,目前北方是我國西葫蘆的主要栽培區(qū)域[2]。西葫蘆為短日照植物,喜濕潤,不耐旱,高溫干旱條件下易發(fā)病[3]。其可食部分兼具營養(yǎng)和保健功效,可消腫散結、潤肺止咳,還具有減肥、防癌的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4]。平?jīng)鍪袥芎哟▍^(q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資源豐富,灌溉條件良好,是設施蔬菜的主要栽培區(qū)。西葫蘆作為平?jīng)鍪袥芎哟▍^(qū)大棚蔬菜栽培的主要菜品之一,生產(chǎn)實際中存在的品種雜、亂、多,更新?lián)Q代慢,生產(chǎn)效益下降等問題不容忽視。因此,通過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具有優(yōu)質、高產(chǎn)、抗病特點的品種供生產(chǎn)應用,對促進涇河川區(qū)西葫蘆大棚栽培的產(chǎn)質量和效益提高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試驗于2020年在地處北緯35°27′、東經(jīng)106°57′,海拔1 192 m的平?jīng)鍪修r科院崆峒試驗站鋼架塑料大棚內進行。試驗地前茬作物為辣椒,土壤為新積土類、石灰性新積土屬、黃淤土種,耕層0~20 cm土壤有機質11.63 g/kg、全氮1.20 g/kg、全磷0.51 g/kg、全鉀2.18 g/kg、堿解氮47.1 mg/kg、速效磷24.44 mg/kg、速效鉀149.88 mg/kg、pH值8.02。
試驗品種共4個。分別是玉冠(CK),由太谷大志西葫蘆研究中心生產(chǎn);格林娜,由美國德蒙特爾公司監(jiān)制生產(chǎn);綠霸,由壽光博納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龍騰,由山西晉生種子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3.1 試驗設計 試驗各品種設為1個處理,各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6 m2。采用一壟雙行半膜栽培模式,壟寬70 cm,溝寬40 cm,株距70 cm。
1.3.2 試驗操作管理 各品種3月5日催芽,3月7日播種,4月9日定植(苗齡32 d),5月7日開始采收,7月4日采收結束。定植前每667 m2施復合微生物菌肥(N+P2O5+K2O≥6% ,有機質≥50%,有效活菌數(shù)≥2×107個/g)40 kg、天源寶有機(N+P2O5+K2O≥5%,有機質≥45%)160 kg、復合肥(N+P2O5+K2O≥54% ,N∶P2O5∶K2O =18∶18∶18)35 kg,作底肥一次施入;根瓜長至10 cm時,結合澆水,追第一次肥;之后每5 d輪換澆一次清水一次肥水,其中肥水每次用磷酸二胺7.5 kg/667m2,共追肥6次,累計追施磷酸二銨45 kg。其他田間管理與涇河川區(qū)春大棚西葫蘆常規(guī)栽培方法相同。
終收期前 5 d,每小區(qū)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取3株觀測植物學性狀,第4次采收時每小區(qū)隨機選取10個果實,觀測果實性狀,產(chǎn)量為全小區(qū)實收重。
采用 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間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 Excel 2013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
由表1可見,參試品種格林娜和龍騰植株長勢強,莖長、莖粗、根長均顯著大于對照玉冠,其中龍騰根粗28.3 mm,其他3個品種根粗較小,均值為11.4 mm;根粗與根長的比值以龍騰最大,格林娜最?。?個參試品種毛根數(shù)較對照龍騰增加57.14%~71.43%。
表1 參試西葫蘆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由表2可見,參試品種中單株結果數(shù)以龍騰最多,為10.2個;格林娜最少,僅5.3個。瓜條長界于24.14~29.98 cm,瓜條長和瓜條小頭粗與大頭粗的比值均為綠霸最大,格林娜最??;參試品種單果重均小于對照,其中綠霸最??;商品瓜率以綠霸最高、為93.8%,龍騰次之,格林娜最??;果型均為長棒形,果色玉冠為灰綠色、格林娜為黃綠色、綠霸為翠綠色、龍騰為白綠色。
表2 參試西葫蘆品種果實商品性狀
由表3可見,前期產(chǎn)量綠霸和龍騰分別較對照增產(chǎn)12.84%、14.98%,格林娜減產(chǎn)7.67%;中期產(chǎn)量龍騰和綠霸顯著高于對照,增產(chǎn)率分別為51.56%和13.04%,且龍騰的增產(chǎn)量達到極顯著水平;后期產(chǎn)量參試品種均高于對照,其中龍騰較對照增產(chǎn)133.30%;全采收期產(chǎn)量龍騰、綠霸次之,格林娜最低,分別較對照增產(chǎn)62.77%、14.17%和減產(chǎn)10.20%,各品種全采收期產(chǎn)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3 參試西葫蘆品種產(chǎn)量 kg/667m2
由表4可見,各生育期產(chǎn)值與產(chǎn)量正向相關,前期毛收益龍騰和綠霸的產(chǎn)值極顯著高于對照,分別增收244.9元/667m2、209.8元/667m2;采收中期毛收益龍騰表現(xiàn)出極顯著優(yōu)勢,綠霸也顯著高于對照,分別較對照增收3 718.6元/667m2、940.6元/667m2;后期毛收益只有龍騰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全采收期龍騰毛收益最高,綠霸次之,顯著高于對照,且前者達到極顯著水平,分別增收6 448.7元/667m2、1 502.6元/667m2。
表4 參試西葫蘆品種栽培毛收益 元/667m2
試驗結果表明,4個品種中,農藝性狀以龍騰表現(xiàn)突出;果實性狀以綠霸為優(yōu),瓜條勻稱,果皮顏色翠綠;產(chǎn)量性狀以龍騰前期、中期、后期、全期為最高,毛收益以龍騰為最可觀。
綜合各種田間表現(xiàn),參試品種綠霸抗病性強,瓜蔓較短,連續(xù)坐果性強,不易化瓜,瓜體顏色鮮綠、瓜條勻稱、商品率高,植株高度適宜當?shù)卮笈飾l件,果實符合當?shù)叵M習慣;龍騰瓜條顏色白綠色,抗病性強,單株結果數(shù)多,不易早衰,整個采收期產(chǎn)量表現(xiàn)均突出;格林那對病毒病的抗性差,其產(chǎn)量和商品率、毛收益等勻差于對照。綜合各品種產(chǎn)量、收益、果實商品性狀以及田間抗病抗逆表現(xiàn),結合當?shù)厣a(chǎn)技術水平和消費習慣,品種綠霸、龍騰可作為替代品種,在當?shù)剡M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