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瑩
在我的記憶中翻找兒時的回憶,最多的就是在東北老家……
那時我還小,正值玩勁兒、好奇心最旺盛的時候。外婆家門前不遠處有一條大河,我常到河邊玩耍,特別喜歡脫掉鞋,光腳跑到淺水區(qū),看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從自己的腳背上流過,留下一絲涼意……那是盛夏里獨有的爽朗感受,至今想起來還依稀感覺得到那種美妙。
外婆家的院子不大也不小,跟大部分的東北農(nóng)家院差不多,四四方方,規(guī)劃著好幾個功能區(qū)域。房子的左側(cè)是飼養(yǎng)區(qū)域,養(yǎng)著豬、牛、羊幾種家畜,每種家畜用柵欄隔開。右側(cè)是種植區(qū)域,有花、時令蔬菜和果樹。院子里還養(yǎng)著三條中華田園犬,它們都特別可愛,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黃。記得那時候,我總是牽著小黃出去玩,只要有它跟著,家人就會很放心。院子的后邊還留著一條幽深的小道,那是養(yǎng)雞鴨的地方,我不怎么去后面,因為總有一股難聞的味。
院中曾經(jīng)有一棵櫻桃樹,雖然早在幾年前就砍了,但還是在我兒時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她身姿小巧、嫵媚,與其他櫻桃樹不同,似乎充滿了小美人兒的姿色;那薄薄的水嫩的翠葉兒,以及那小顆卻又潤紅的小果兒,就宛如裹著妖嬈身姿的襯布,既不會走光,又不遮美姿;那結(jié)出的“小顆卻又潤紅的小果兒”,又實在甜美;那“水嫩的翠葉兒”,在淋過雨水后,還會散出一股新鮮的氣息。她在院中,無疑是為小院兒增添了一絲鮮活的氣息。
若有鄰家來訪,打完招呼后,必會對這“一股清流”夸贊一番,就如這櫻樹像是與其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一般……
我喜歡走在老家的路上,聽踏碎石子的嗒嗒音,聽踩薄雪的吱吱聲,聽脫落的房瓦上的聲音……
我喜歡清晨醒后,跟在外婆身后,只是跟著,看著她干各種活計。
我喜歡站在老家大院兒正中間,看著外面連綿的山脈郁郁蔥蔥;看著穿梭在山巒之間的火車,宛如一條蛇從一個山洞鉆出來又鉆進另一個山洞。
我喜歡聞這里的空氣,這種新鮮的味道,在城市里也只有在雨后的草坪和土壤里才能散發(fā)出來。
我喜歡跟著一群與自己相差七八歲卻因不是儕輩而稱呼人家小姨、小舅的孩子們一起去門口的小賣部里買那種簡易包裝不能吞咽的一種糖。
我喜歡對著大山學(xué)“張三兒”叫,但總被外婆呵斥:“不好學(xué)這個呀!”說話間臉上依舊滿是慈祥。
現(xiàn)在,我和老家之間有著“望不到”的距離,但這些種種時常會在我心中憶起。
(作者單位:濟南海川中學(xué)旅游路校區(qū))
(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