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動員能力的三個維度

      2021-09-17 13:33:23張強軍劉光斌
      理論導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

      張強軍 劉光斌

      摘 要: 在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強大的動員能力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競爭力。黨的動員能力主要表現在目標指向、價值旨歸和組織效能三個維度:在目標指向上,中國共產黨科學追求共產主義理想,動員人民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奮斗目標具有超強的政治判斷力、深刻的政治領悟力和堅定的政治執(zhí)行力;在價值旨歸上,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立場、實現價值引領,滿足人民需要、建立利益基礎,實現人民權利、獲得政治認同;在組織效能上,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的組織方法保證動員,以嚴密的組織體系保障動員,以嚴格的組織紀律保持動員。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動員能力;人民立場;組織效能

      中圖分類號:D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21)09-0046-05

      任何組織或集團要帶領成員實現奮斗目標都離不開通過動員來統(tǒng)一思想、整合資源、協(xié)調行動。動員能力既是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黨領導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各個歷史時期,通過開展有效動員,黨和人民事業(yè)在風雨兼程中不斷向前發(fā)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xù)“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把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匯聚成強大動力,共同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和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歷史時刻,全面總結黨的動員經驗、分析黨的動員特征、探究黨的動員規(guī)律,對于進一步提高黨的動員能力,持續(xù)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動員能力的目標指向

      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目標和人類社會的最終發(fā)展方向。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意識到目標在引領動員工人開展革命運動中的重要作用。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指出,工人階級只有將社會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政治斗爭目標,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2]3,“只要人民在心目中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就會顯示出足夠的勇氣”[2]118,反映出明確的目標對于賦予工人力量和勇氣具有重要的影響。之后,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宣告了無產階級“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的奮斗目標”[2]907,并將這個“新社會”概括為一個“聯(lián)合體”[2]7。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馬克思因此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將實現共產主義這一根本目標分為兩個奮斗階段,明確了脫胎于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為第一個奮斗階段,“各盡所能,按需分配”[3]1066的共產主義社會為高級階段。

      共產黨人既要有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也需要制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體目標,才能團結、動員廣大人民群眾[4]。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引領動員全體中華兒女為之奮斗的偉大目標。 “為實現偉大目標所付出的努力之所以沒有取得效果,是由于工人間不夠團結、缺乏親密聯(lián)合?!盵3]171馬克思認識到確立了科學偉大的目標并不意味著勝利,偉大目標需要“各個不同勞動部門的工人”團結努力才可以實現。當前,我們之所以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對這一奮斗目標具有超強的政治判斷力、深刻的政治領悟力和堅定的政治執(zhí)行力。

      1.中國共產黨對奮斗目標具有超強的政治判斷力。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指引下,中國共產黨科學把握形勢變化,及時調整階段奮斗目標。因此,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黨始終能夠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將共產主義根本目標與階段發(fā)展目標有機統(tǒng)一,根據社會發(fā)展需要和人民群眾意愿,提出了具有動員引領效應的具體目標,并團結帶領民眾為實現目標不懈奮斗。在革命時期,黨以“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奮斗目標,激發(fā)了人們參加革命的熱情和斗志,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最終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迅速適應了從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的角色轉變,發(fā)揮了善于政治動員的優(yōu)勢,以“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奮斗目標,動員全國人民參與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最終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以來,黨明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并動員全國人民掃清障礙、團結一心,積極參加國家和社會建設,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推動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在實現一個又一個具體目標的同時,我們黨也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目標的樹立應與初級階段的實際情況相適應,絕不能急于“跨階段”,把將來要干的事情提前到現在來做。同時,也不能停滯不前,放棄對共產主義這一根本目標的追求,而要為進入更高階段做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在根本目標和具體目標的共同感召、引領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為之不懈奮斗。

      2.中國共產黨對奮斗目標具有深刻的政治領悟力。 對目標的理解與領悟是執(zhí)行目標與實現目標的重要前提,尤其在面對重大問題、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根本利益時,更加要求目標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保持頭腦清醒,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奮斗目標的本質內涵。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xié)會共同章程》中指出,工人階級的所有政治運動都應當服從于“經濟解放”這一偉大目標[3]171,這為中國共產黨對奮斗目標的深刻領悟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時,中國共產黨堅持的奮斗目標具有世界性。從理論上看,馬克思主義在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指明正確方向、擘畫現實道路的同時,提出了一系列世界性的觀點與目標。無論是“世界歷史”理論、“共同體”理論,還是“消滅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和“消滅異化、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等觀點和目標,都是站在全世界高度、基于全人類角度提出來的,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及其奮斗目標的世界性。從實踐中看,中國共產黨歷來具有世界眼光和人類情懷。早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美國記者斯諾和斯特朗就評價毛澤東“對當前世界政治驚人地熟悉”,稱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思想深刻、頭腦敏銳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中國共產黨不僅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宗旨,也把為世界發(fā)展做貢獻作為時代使命。

      3.中國共產黨對奮斗目標具有堅定的政治執(zhí)行力。 從歷史上看,世界上一些曾經的大黨和老黨的衰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沒有強大的政治執(zhí)行力,對于自己制定的政治綱領和奮斗目標不能一以貫之地堅持,蘇共垮臺就是最深刻的教訓。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保持百年長青,動員引領全國人民“一代接著一代干”,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堅韌不拔的戰(zhàn)略定力。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中國共產黨顯著的政治優(yōu)勢。以“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為例,在“站起來”時期,黨就制定了社會主義實現工業(yè)化的目標,并在1956年黨的八大上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5]。到了“富起來”時期,鄧小平根據當時中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情況,在“四個現代化”基礎上科學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6],并作出了“三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到20世紀末,由于提前完成了“三步走”戰(zhàn)略中的前兩步,黨又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戰(zhàn)略。進入“強起來”時期,面對新時代、新挑戰(zhàn)、新機遇,黨再次以“舍我其誰”的歷史擔當,規(guī)劃提前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目標,并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最新發(fā)展目標。

      二、中國共產黨動員能力的價值旨歸

      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超越空想社會主義,關鍵在于馬克思主義找到了通往自由王國的現實道路。這條道路不是靠遙不可及的“烏托邦”來鼓動人們?yōu)橹畩^斗,而是依靠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將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目標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利益。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始終把人民至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滿足人民需要,獲得人民認同,最終積蓄了動員人民的偉大力量。

      1.堅持人民立場。 立場表征著社會主體的價值原點。馬克思主義有著鮮明的階級屬性和價值立場,形成了以人民立場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從理論上看,馬克思主義是心系人民的理論。馬克思曾指出:“不是國家制度創(chuàng)造人民,而是人民創(chuàng)造國家制度?!盵7]281也就是說,人民自己建立和規(guī)定自己國家的制度,并可以自主決策。后來,他又進一步強調人民群眾是“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2]669的真正英雄。也就是說,人民群眾是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從實踐上看,馬克思主義是致力于人類解放的學說。馬克思的一生,無論是著書立說還是參與革命實踐,都著眼于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致力于人民自由解放、全面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始終堅持人民立場與價值旨歸。

      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早在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深刻認識到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民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8],并明確了人民的利益是黨的出發(fā)點和立場[9]。鄧小平在闡述黨之所以可以領導人民、組織動員群眾時,也將全心全意為民服務作為了唯一原因[10]218。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鮮明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思想,并將這一思想貫穿落實到“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和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真正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標志”[11]。群眾路線既是黨踐行人民立場的現實路徑,也是黨保持強大動員能力的重要法寶。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在聯(lián)系群眾過程中既能產生正確的路線和政策,也能動員和領導群眾[10]288。越是面臨困難,越要自覺堅持群眾路線[12];越是面臨挑戰(zhàn),越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新時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活動范圍延伸到了網絡空間,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意味著黨服務人民和依靠人民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徑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否則群眾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只有牢牢把握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觀點,結合網絡時代的新形勢新特征,才能增強黨的網上群眾路線意識和能力,解決“不愿走”和“不善走”的問題,才能實現對“網民”的動員。

      2.滿足人民需要。 需要是人存在和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定性,對現實利益的追求是人的需要的外在表現。馬克思主義曾從人類生活動因和人類歷史邏輯起點的高度對需要的本質及其重要性進行了深入闡釋,明確了人的需要的合理性[13],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7]82,并將“自由全面發(fā)展”作為人的根本需要和最高追求,致力于“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提出“共產黨人沒有同整個無產階級任何不同的利益”[2]413。

      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關于需要和利益的理論基礎上,吸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利民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利益觀。中國共產黨黨章中明確指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北砻髁它h的利益與廣大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構成了黨動員人民群眾的利益基礎。在動員人民群眾的過程中,黨十分注重對各種具體利益關系的處理:首先,堅持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相統(tǒng)一?!耙率匙愣笾獦s辱”,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進程中,黨既重視物質文明建設又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既注重有形物質激勵又注重無形精神引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其次,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統(tǒng)一。在社會主義國家,個人利益、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是相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全體中華兒女利益的集中體現。最后,堅持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統(tǒng)一。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抗日戰(zhàn)爭,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動員軍事力量抗美援朝、鞏固新生人民政權,都體現出黨對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本質把握。當前,人們的物質文化條件和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人民新的利益訴求。無論是面對人民當前的利益訴求,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利益,黨都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14]144的狀態(tài),領導動員人民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3.獲得人民認同。 認同是人們在社會環(huán)境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相對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與價值判斷,屬于理性認識的高級形式。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各族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既是“五大認同”的關鍵,也是黨堅持人民立場,滿足人民需要,保持和不斷提升動員能力的根本所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政黨的前途和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盵15]歷史和現實表明,得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只有順應民心、維護人民權利才能贏得人民認同。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幾十人組成的小黨發(fā)展到現在擁有9500多萬成員的世界最大政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黨的奮斗目標和動員過程獲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谷諔?zhàn)爭勝利后,我們黨始終不忘深入群眾、發(fā)動群眾、贏得群眾,幾年間數萬名干部換上農裝、深入農村,開展大規(guī)模土地改革運動和清匪反霸斗爭。反觀國民黨軍隊到處派糧派款、強行抓丁,形成強烈反差。廣大人民群眾在鮮明對比中認清了共產黨才是真正代表百姓利益的大救星,因此當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倒行逆施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之時,雖然其經濟條件和軍事實力都占據絕對優(yōu)勢,卻因為失去民心,被人民徹底拋棄,最終潰敗垮臺。我們黨雖然武器裝備處于劣勢,但在動員人民群眾支援戰(zhàn)爭時得到廣泛響應,在“一切服從前線”的號召下,廣大百姓舍生忘死支援前線,忍饑挨餓捐糧捐物,涌現出了“用小車推出來的”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等感人事跡。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始終將人民“是否擁護、是否贊成、是否滿意、是否高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始終將獲得人民認同作為持續(xù)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建設、改革和復興各項事業(yè)的根本前提。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推進社會主義“三大改造”與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運動,到新時代進行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及新冠疫情防控偉大斗爭,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不斷增強,為中國共產黨保持和提升動員能力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中國共產黨動員能力的組織效能

      有組織才能積聚力量,動員才能實現保障。能夠將“動員”和“組織”兩者綜合的政黨便可以實現政治現代化[16]。為了達到某一動員目的,動員主體應通過一定的組織效能取得動員實效,而組織效能則源自科學的組織方法、嚴密的組織體系和嚴格的組織紀律。

      1.以科學的組織方法保證動員。 方法是人們?yōu)榱苏J識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方式、手段、程序和工具的總和。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發(fā)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動員經驗,掌握了科學的組織動員方法。一是強調理論武裝。列寧在《怎么辦?》一書中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盵17]中國共產黨自成立開始就非常重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并善于將理論變成“物質力量”[7]460。通過理論講授、培訓和宣傳等方法,中國共產黨將共同的奮斗目標以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灌輸和滲透到人民群眾的頭腦當中,使動員對象了解、認同、掌握科學的理論,進而積極投身于社會動員活動。二是注重動員宣傳。宣傳既是動員的方法,也是動員的載體。具體來說,就是運用廣播、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以動員大會、動員令、動員口號和誓師大會等形式傳播黨的思想、形成社會輿論,從而進行社會動員。例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黨的創(chuàng)始人就通過編報刊和開書店等宣傳形式,幫助人民大眾了解、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在土地革命時期,通過“耕者有其田”等宣傳號召,動員貧苦農民拿起槍桿子進行武裝起義。三是重視榜樣示范。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存在矛盾和不平衡,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涌現出思想和行為較為先進的典型和榜樣,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時期涌現出的“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最美奮斗者”和“時代楷模”等人物,既是引領社會發(fā)展的“排頭兵”和“領頭羊”,也是在不同領域進行有效社會動員的榜樣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當前中國共產黨具有舉世公認的強大動員能力,但是動員能力不會永遠“保值”和“增值”,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增強動員能力,激發(fā)群眾偉力,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組織動員方法。一方面,應針對社會階層多元化、價值取向復雜化和利益訴求多樣化等新時代特點,深入基層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在組織動員群眾的實踐中把握新時代組織動員群眾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lián)網思維,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通過互聯(lián)網“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14]309,真正實現把社會動員的“最大變量”變成“最大增量”。

      2.以嚴密的組織體系保障動員。 從組織的層面上來看,中國共產黨的動員分為組織內動員和組織外動員。組織內動員主要是指黨依靠組織體系對黨內的各級組織、黨員干部和基層黨員的動員。重視組織建設是我們黨的傳統(tǒng)與優(yōu)勢,從“三灣改編”將支部建在連上開始,黨就堅持“哪里有黨員、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黨的工作”的原則,大力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形成了全方位涵蓋中央、地方、基層的科層式組織體系。依靠嚴密的組織體系、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凸顯黨員的先鋒模范力量,是我們黨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奪取勝利的法寶。組織外動員主要是指中國共產黨通過嵌入和吸納等形式獲取執(zhí)政資源,進而對國家和社會進行動員。一是在“兩新”組織內部建立黨組織。既實現了黨的組織網絡擴充和組織覆蓋面延伸,同時也增進了黨的社會影響力,從而為黨進行社會動員和群眾組織提供了重要保證。在組織嵌入過程中,注重在嵌入客體認同和支持前提下,實現執(zhí)政黨這個嵌入主體與社會組織這個嵌入客體之間的“共振效應”[18]。二是強化黨組織對社會的吸納能力。除了直接吸納,黨組織還通過統(tǒng)戰(zhàn)機制和政協(xié)制度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廣泛接納或者主動招納各行各業(yè)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優(yōu)秀典型,這樣既可以優(yōu)化組織內的黨員結構與成分,又能夠增進我們黨與社會的聯(lián)系,在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組織外的動員能力。

      3.以嚴格的組織紀律保持動員。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19]紀律是一個政黨的基石和保證,也是一個組織實現內外動員的保障。紀律嚴明是黨的獨特優(yōu)勢和傳家寶,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項事業(yè)的堅強核心,不僅在于其有科學的組織方法和嚴密的組織體系,也在于有嚴格的組織紀律作為堅強保證。無論是舊中國時期的軍事動員,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動員、經濟動員,鐵的紀律都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本質上看,嚴格的紀律要求可以使組織內成員在政治上保持“三力”(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在思想上凝聚共識、在行動上高度統(tǒng)一,也可以使組織外成員尊重、認可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從而凝聚組織內外的力量和資源。相反,如果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政黨組織就會如同一盤散沙,缺乏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自然也不會擁有一呼百應的動員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雖然革除了黨內存在的一些弊病頑疾,成效顯著,但遠未大功告成。面對“四大考驗”的長期復雜性、“四種危險”的尖銳嚴峻性,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黨必須通過不斷自我革新,加強紀律性,始終保持并不斷增強組織內外的動員能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 306.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190.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9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 270.

      [6]?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194.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031.

      [9]? 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 253.

      [10]? 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3).

      [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 ∶ 80.

      [1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286.

      [14]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5]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 81.

      [16] 塞繆爾·亨廷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 390.

      [17]? 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311.

      [18] 羅峰.嵌入、整合與政黨權威的重塑:對中國執(zhí)政黨、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229-230.

      [19]? 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 194.

      【責任編輯:雨 蕙】

      猜你喜歡
      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列寧的廉政思想及其現實觀照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的若干思考
      世紀橋(2016年12期)2017-05-02 15:39:38
      論以人民立場推進民生建設
      祖國(2016年23期)2017-04-15 02:49:15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黨建(2017年3期)2017-03-13 15:18:11
      大洼县| 双柏县| 河北区| 旌德县| 渭源县| 来凤县| 瑞昌市| 屯门区| 浏阳市| 巫山县| 驻马店市| 新疆| 元谋县| 格尔木市| 荆州市| 禹城市| 崇州市| 开原市| 绥中县| 汽车| 江达县| 平和县| 探索| 始兴县| 周至县| 桓仁| 大连市| 佛坪县| 安阳市| 牙克石市| 咸丰县| 黑山县| 肃南| 南和县| 修水县| 深圳市| 乌拉特前旗| 东方市| 天气| 酒泉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