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顯義,王昊玨,陸 勝,季雄娟△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1.婦產科;2.檢驗科,江蘇無錫 214000
妊娠代謝綜合征(GMS)是指發(fā)生在妊娠期的多種異常代謝癥狀,如糖代謝異常、脂代謝異常、妊娠期高血壓、腹型肥胖及胰島素抵抗等[1-2]。有研究認為,GMS一方面增加了胎兒早產、畸形、巨大兒等發(fā)生的風險,另一方面也使胎兒成年后及孕婦遠期發(fā)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概率大大增加[3-4]。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一種新型的血管炎性標志物,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5]。25-羥維生素D[25(OH)D]是衡量人體內維生素D水平的標志物,其不僅能調節(jié)血鈣水平,同時與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有著密切的關系[6-7]。有研究顯示,Lp-PLA2、25(OH)D均與脂代謝異常及炎癥因子有關[8-9],故與GMS的多種發(fā)病機制可能有一定的關系。本研究選擇了128例GM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分析血清Lp-PLA2、25(OH)D與GMS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28例確診為GMS的妊娠女性作為研究組,年齡22~40歲;另外選取同期來本院產檢的120例健康妊娠女性作為對照組,年齡21~41歲。兩組妊娠女性的年齡、孕次、分娩次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診斷及排除標準 GMS的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2009年美國Wiznitzer等的研究結果,即至少具備以下3項可以診斷為GMS:(1)孕前BMI≥25 kg/m2;(2)血壓≥140/90 mm Hg;(3)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GDM);(4)三酰甘油(TG)≥3.23 mmol/L[10]。同時所有妊娠女性均為單胎妊娠;均在本院婦產科建卡進行常規(guī)孕檢及分娩。排除標準:(1)孕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基礎疾??;(2)正在使用甲狀腺藥物、維生素D等影響本研究檢測指標藥物的妊娠女性。
1.3檢測方法 GMS組及對照組均于孕24~28周空腹8~10 h后采集靜脈血,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由廣州陽普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G檢測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過氧化物酶(GPO-POD)紫外光吸收法,總膽固醇(TC)檢測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測采用表面活性劑法(直接法),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檢測采用過氧化氫酶清除法,空腹血糖(FBG)檢測采用己糖激酶法(HK法),以上檢測項目所用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均由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Lp-PLA2檢測采用速率法進行(檢測酶活性),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由蘇州博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以上項目的檢測均在日立LABOSPEST 008AS生化流水線上完成。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檢測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儀器為HA-8180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由日本愛科來株式會社提供。25(OH)D的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儀器為美國雅培i-2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由雅培公司提供。
2.1GMS組與對照組生化指標比較 兩組FBG、HbA1c、TG、TC、LDL-C、Lp-PLA2及25(OH)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H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GSM組與對照組生化指標比較
2.2GMS的危險因素分析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大,以及BMI、SBP、FBG、HbA1c、LDL-C及Lp-PLA2偏高是GMS的獨立危險因素;而25(OH)D充足是GMS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3。
表3 GMS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續(xù)表3 GMS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3Lp-PLA2、25(OH)D與其他生化指標的相關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Lp-PLA2與FBG、HbA1c、LDL-C呈正相關,與25(OH)D呈負相關(P<0.05);25(OH)D與FBG、HbA1c、LDL-C及 Lp-PLA2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Lp-PLA2、 25(OH)D與其他生化指標的相關分析
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高齡產婦不斷增加,GMS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GMS的發(fā)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但一般研究認為,GMS的發(fā)病主要是由胰島素抵抗引起,同時還與遺傳、肥胖、炎癥因子及脂肪因子等有關[1,11]。
Lp-PLA2也稱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其生物學作用主要是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后,將后者運送至血管壁的易損部位,誘導巨噬細胞、脂肪細胞等分泌炎癥因子,導致血管內皮損傷[12]。當機體發(fā)生胰島素抵抗時,糖脂代謝紊亂加劇了Lp-PLA2的結合,過度分泌的炎癥因子進一步使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受損。隨著孕周增加,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上升也可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13]。目前,有關Lp-PLA2與GMS關系的報道較少,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妊娠期高血壓與GDM。如劉倩等[14]發(fā)現(xiàn)Lp-PLA2、TG和LDL-C是子癇前期的獨立危險因素,Lp-PLA2升高主要與脂代謝異常有關。衛(wèi)華等[8]認為血糖水平升高會增加Lp-PLA2活性,加劇促炎因子及體內黏附因子釋放,誘導炎癥因子活化,使血管內皮損傷加重。GDM患者糖脂代謝異常及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與Lp-PLA2等炎癥因子水平升高有關。Lp-PLA2參與了GDM患者的血管病變,與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關。從GMS診斷標準可見,由于GMS包含了妊娠期高血壓及GDM等癥狀,這些Lp-PLA2的改變可能基于同樣的致病機制。
25(OH)D是維生素D代謝的中間產物,由于其在血液循環(huán)中較為穩(wěn)定,同時易于檢測,所以常常被作為機體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理想指標[15]。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孕婦發(fā)生妊娠期高血壓可能與維生素D水平有關,維生素D水平越低,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生率越高[16]。胡偉平等[17]發(fā)現(xiàn),25(OH)D水平的增加可降低子癇前期的發(fā)生率,而維生素D水平與GDM也密切相關。梁秋萍等[9]認為,G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與胰島素敏感性、脂代謝及炎性反應有關。分析原因,維生素D水平下降會影響鈣的吸收,因而機體對血管緊張素Ⅱ和腎素等物質的反應性也會增強,從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16]。同時,25(OH)D水平下降會影響炎癥因子分泌,導致炎癥因子反應激活,而炎性反應過度激活會影響胰島素的生物信號轉導,造成胰島素抵抗及脂代謝紊亂等[9]。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可以激活并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同時還可以降低脂肪組織的炎性反應,改善胰島素抵抗[18]。
結合本研究數(shù)據,GMS患者一方面存在明顯的脂代謝異常,另一方面,不管是即時血糖水平指標(FBG)還是近期反映血糖水平的指標(HbA1c)均明顯高于對照者,可見GMS患者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大,以及BMI、SBP、FBG、HbA1c、LDL-C、Lp-PLA2偏高均是GMS的獨立危險因素,25(OH)D充足是其保護因素。Lp-PLA2與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可見Lp-PLA2在GMS的致病中也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25(OH)D的缺乏與糖脂代謝紊亂、炎癥因子的異常分泌關系密切[9],補充維生素D則能明顯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血糖、血脂代謝,本研究Pearson相關分析數(shù)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通過控制血壓、血糖及BMI,降低血脂、Lp-PLA2水平,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降低GMS發(fā)生風險,或者延緩GMS的發(fā)展。因此,血清Lp-PLA2、25(OH)D水平聯(lián)合其他危險因素的檢測對于預測GMS的發(fā)生及指導GMS患者的干預可能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由于病例數(shù)有限,同時Lp-PLA2采用的是酶活性檢測,而非酶的質量檢測,其影響因素較多,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改進。